绿电涌八闽高质量发展动力足

程银消费 2024-10-10 15:38:53

近期,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共和国巡礼》播出“福建篇”——《传统与时尚交织 漫步多面厦门》《守护“海上田园” 交出“清海答卷”》《科技兴海 激活海洋创新动能》,报道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推进厦门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推广建设渔排风光储微电网、保障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并网消纳,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

 近年来,国网福建电力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署,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加快电网升级改造,高标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用电需求,服务“清新福建”建设,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电“靓”城中村 助力打造“住有宜居”新图景

  9月13日晚,在厦门湖里区湖里社,经过12小时连续奋战,湖里街#7环网柜、#16箱式变成功送电。这是三天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在该村投运的第4台环网柜和第12台箱式变压器。后续,该村还将新投运5台箱式变压器、缆化线路1.2公里。完工后,村内供电总容量将增加近30%,腾挪出来的地面和空中空间,能有效改善村民生活环境。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员工在城中村改造电力设施

  大量城中村的存在,让庞大的外来务工群体能够以较为低廉的成本在城市立足。但长期以来,城中村具有人员密集、社情复杂、安全隐患大等特点,且大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差等问题。

  从2023年4月起,厦门市以现代化治理理念推动全市108个城中村改造,计划用3年时间,通过党建引领、居民参与、多方投入,努力将城中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智慧、和谐的现代化社区。

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员工巡视改造后的城中村电力设施

  城中村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电力提升改造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国网厦门供电公司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以加快配电网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动”的方式,强化政企协同,推动政府将“涉电改造”纳入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工作。该公司建立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指挥部,依托由政府统一牵头建立的城中村电力提升改造“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政企协同体系,加速推进城中村电力改造。

  近两年来,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已累计完成43个城中村的电力提升改造,新增供电容量21万千伏安。

  走进去年完成改造的厦门湖里区高殿社区,昔日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已被舒适宜居的“无线美”所替代,主干路电缆缆化,小巷里重新架设起横平竖直的低压线路。

  由于历史原因,城中村的用电、入网等线缆大多采用架空走线。

  推进缆线入地,让村民“抬头见蓝天”。国网厦门供电公司坚持试点创新、规划先行、兼顾细节,结合政府规划实施“一村一策”改造,重新构建城中村10千伏单环网配网结构,通过线路缆化入地、杆变落地、优化台区布点、美化箱体等措施,在提升供电可靠性的同时,也改善了景观和居民居住环境。

  从“城中村”到“城中景”,厦门市城中村改造焕新颜,让百姓真正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感受转变。

集“风光储充用”一体 渔排用上了新能源

  初秋时节,在地处宁德三都澳白基湾的深水网箱养殖基地,阳光明媚,海风徐来,渔排上的风机叶片缓缓转动,光伏板熠熠生辉。如今,在这片养殖基地,听不到发动机马达的噪音、闻不到汽油的臭味。

位于宁德三都澳白基湾的“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

  “这是新能源给这里带来的变化。”福建三都澳食品有限公司海上养殖负责人宋向国介绍,福建省首创的“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2021年6月在此正式投运。“现在我们海上渔排用上了风电和光伏发电,用电功率从柴油发电机的10千瓦增加到了100千瓦,不用担心用电问题啦!”

  福建宁德依山傍水,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海上渔排养殖发达,全市共有养殖户近3万户。宁德三都澳是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拥有全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形成了上万亩养殖区。

  海上电力紧缺,用电不便,长期以来困扰着当地渔民。以前约30%的近岸养殖户通过从岸边拉电缆方式进行供电,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约50%的养殖户使用太阳能方式用电,但储电的铅酸电池寿命短,存在电池随意丢弃污染环境的情况;剩余20%的养殖户则为柴油机发电或无电的情况。此外,海上渔排的非标辅助渔船、饵料搅拌机大多以柴油机作为动力,不但运营成本高、噪音大,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员工对“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进行巡视

  宋向国说:“三种方式我都试过,但还是会经常停电,要么电缆被渔船螺旋桨打坏了,要么就是柴油机用油成本高,太阳能还必须是晴天。”

  为了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绿色用电,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联合宁德市环三售电有限公司探索建设“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并结合电动船舶替代,推动清洁能源走进“海上田园”。

  2021年6月3日,经过一个月试运行,“风光充储用”一体化项目,在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深水网箱养殖基地正式投运。

  该项目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储能、数字能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为一体,适合多种多能互补场景应用,可实时监测各能源子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源网荷储”优化协调控制、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和优化管控,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

  只见渔排上有两种风力发电机,其中5台垂直轴的发电机正随着微风缓缓转动,1台有着长长叶片的水平轴风机因风小而静止不动。海面上还布置了全省首个漂浮式光伏电站,由8列共128块光伏发电板组成。“加上渔排会议室的屋顶电站,光伏平均每天可发电165千瓦时,风机每天可发电近5千瓦时。多出来的电,则存储起来,雨天或无风也有电。”该项目负责人陈思伟说。

  宋向国说:“渔排上,生活办公用电一年大概需要4000至5000千瓦时,富余出来的5万多千瓦时,可以解决生产用电。”

电从海上来 绿色电能送万家

  从福清兴化湾码头出海,放眼望去,一排排海上风机在蓝天白云下整齐列阵,直径百余米的风机叶轮迎风转动,将海风转换为一度度清洁电能。

  福建福清兴化湾,是我国海上风电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沿着蜿蜒的海岸线,强风劲掠,铁塔矗立相连,我国跨海距离最长的架空输电线路——220千伏赤厝至华塘线路工程就坐落于此。

220千伏赤厝至华塘线路

  今年2月4日,该线路顺利投产送电,有效提升海上风电大范围配置能力,保障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的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向千家万户。“工程预计每年可为福州南部输送电量约25亿千瓦时。”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建设部工程项目经理李长元介绍。

  福建省风能资源丰富,自2000年首台风机并网以来,截至2024年8月底,风电装机容量已达793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9.4%。目前,福建已形成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并且不断刷新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新纪录。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已在福建成功并网发电。预计“十四五”末将超过900万千瓦,其中海上风电装机500万千瓦。

平潭大练海上风电场

  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发展,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出更高要求。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迫切需要。国网福建电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建设,大力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科技攻关行动,在海上风电送出与消纳等领域输出一批成果,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5月10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召开的“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全工况模拟及并网试验关键技术和装备”项目技术评审会上,由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完成的课题核心技术方案——“电网模拟功能控制在环仿真验证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

  该方案重点研究10万千伏安级大容量电网模拟装置拓扑及控制方法,实现海上风电机组并网点故障(扰动)的宽频动态模拟,从而支撑2万千瓦级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开展示范性地面等效试验,为位于福建的国家级海上风电研究与试验检测基地建设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国网福建电力高度重视清洁能源消纳,不断完善相关技术支持,研发的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监测与调度等系统,为福建连续多年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率100%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2023年福建全省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为3082小时,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0 阅读:0

程银消费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