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间谍潜伏15年,同时受命于戴笠与潘汉年,晚年精神错乱离世

水蓝说历史故事 2024-10-25 20:14:36

五重间谍:袁殊的人生转折路

在中国现代史上,有这样一位传奇特工:他是中共特科成员,又是军统少将;他为日本情报机关效力,还打入汪伪特务总部;他更是远东情报员,还与上海滩青红帮交织不清。从1932年到1947年的15年间,他在各方势力之间周旋,为中共输送大量战略情报,成功策划了多起惊天大案。这个人就是袁殊,一个同时受命于中共特科负责人潘汉年与军统局长戴笠的五重间谍。然而,这种多重身份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最终让这位传奇特工在晚年精神错乱,于1987年在北京离世,留下了一段令人唏嘘的谍海传奇。

1911年,袁殊出生在湖北蕲春的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父亲袁晓岚是一位老同盟会员,曾在清末民初担任过官职。

8岁那年,袁殊随父母迁居上海,在立达学园开始了他的求学生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为日后的特工生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年仅14岁的袁殊就投身到反帝爱国运动中。他积极参与罢工、罢市、罢课等活动,并将自己的名字从"袁学易"改为"袁殊",表明了自己的革命决心。

两年后,北伐战争如火如荼,16岁的袁殊已经成为第六军第十八师政治部的一名连指导员。这段军旅生涯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组织工作经验。

1929年,怀着报国之志的袁殊远赴日本留学。他先后在早稻田大学和日本大学攻读新闻学与东洋史,掌握了日语这个日后成为特工的重要工具。

留学归来后,袁殊积极投身文化界,加入了"左盟"组织。他创办《文艺新闻》,与进步文人冯雪峰一起揭露了震惊文坛的"五君子事件"。

1931年成为袁殊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通过潘汉年和其助手王子春的引荐,他正式加入了中共特科。这一步,让他踏上了传奇特工的道路。

1932年春天,组织安排袁殊通过他的表哥、黄埔军校一期生贾伯涛,结识了中统的吴醒亚。他以新声社记者的身份打入中统,担任"干社"情报股股长。

同年,袁殊又通过各种渠道认识了日本驻沪领事馆副领事岩井英一。凭借出色的日语能力和精湛的交际手腕,他成功打入日本情报机关,每月领取200元补贴。

从一个普通的革命青年,到同时身兼三重特工身份,袁殊在短短几年间完成了惊人的转变。他的特工生涯,就这样在民国动荡的大时代中徐徐展开。

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已经站在了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在他面前,是一条充满危险与机遇的谍海征程,等待着他去开创属于自己的传奇。

命运转折:多重身份的谍海路

1934年的一场变故让袁殊的特工生涯掀开了新的篇章。他在特科的联络人王子春突然失踪,组织为了保护他的安全,将他转为苏联远东情报局的情报员。

这一身份的转变让袁殊成为了一名四重间谍,但组织显然对他还有更大的期待。上海滩作为远东情报的中心,青帮的势力不容忽视。

通过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接触,袁殊成功打入了青红帮内部。他展现出的过人智慧和处事手段,很快就赢得了帮派中人的认可。

到1937年,袁殊在青帮中的地位已经如日中天,甚至能与帮派龙头杜月笙平起平坐。这份殊荣不仅为他带来了更广阔的情报网络,还为他打开了另一扇重要的大门。

杜月笙看重袁殊的才干,亲自引荐他加入了军统特务处。军统局长戴笠对这位能说一口流利日语的年轻人也格外赏识,破格任命他为国际情报组的少将组长。

至此,年仅26岁的袁殊就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蜕变:特科成员、中统内线、日本特工、远东情报员、青帮骨干、军统少将,六个身份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这些身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环环相扣、相互借力。在军统的掩护下,他能自由进出日本特务机关。

借助青帮的关系网,他能为组织获取最新的军事情报。通过中统的身份,他能将虚假信息传递给敌人。

但六重身份带来的不仅是便利,更是巨大的压力与风险。每天早上醒来,他都要仔细回想自己今天要扮演的是哪个角色。

与不同对象见面时,他需要切换不同的说话方式、行为举止,甚至连写字的笔迹都要做相应改变。一个不慎,就可能暴露身份,万劫不复。

在这种高压下,袁殊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他创造性地利用每个身份的优势,将获得的情报及时传递给组织。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借助在日本特务机关的身份,打探到了大量珍贵的军事情报。这些情报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掩护自己的真实身份,袁殊不得不参与一些违背内心的行动。但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为党和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极使命。

这份使命感支撑着他在惊涛骇浪中继续前行,在命运的十字路口做出一次次选择。而这些选择,也最终铸就了一个传奇特工的不朽传说。

谍海纵横:十五载惊天大案

上海沦陷后,袁殊凭借流利的日语和在日本情报机关的关系,奉命留守上海。他以军统少将的身份为掩护,组建了一支秘密行动小组。

这支小组专门针对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分子展开行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炸毁虹口日本海军军火库的行动。这次行动让戴笠大为赞赏,不仅记下大功,还给予了重重奖励。

随着老相识岩井英一重返上海,袁殊成功打入日本"特别调查组"。他利用这个身份,搜集到大量日军的军事部署信息。

1939年,一场惊心动魄的任务降临在袁殊身上。戴笠亲自在香港会见他,下达了暗杀大汉奸李士群的命令。

然而计划还未开始执行,袁殊就在返回上海后遭到军统特工王天木的出卖。他被捕后被移交给了岩井英一。

危机中的袁殊展现出了过人的智慧,他提出成立"兴亚建国运动"的建议,不仅化解了危机,还成功埋伏了一部特科电台。

通过"岩井机关",袁殊获取了多个重要的战略情报。1939年英法慕尼黑会议的内幕、1941年德苏战争的情报、日军南进而不北上的战略决策,这些关键信息都经由他的手传递给了组织。

袁殊的情报工作不仅局限于军事领域。通过他的协助,潘汉年成功打入了汪伪特工总部"76号"。

1942年2月,袁殊陪同潘汉年前往李士群位于愚园路的住所。通过巧妙周旋,他们成功将特工关露安插在李士群身边,建立起了一条重要的情报渠道。

在敌占区的八年里,袁殊利用自己的多重身份,为新四军输送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医疗物资。这些物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5年,袁殊获悉蒋介石任命汉奸周佛海为京沪保安副总司令的消息。他巧妙地将这一信息泄露给媒体,引发轩然大波。

在抗战即将结束时,袁殊还完成了一项特殊任务。他将岩井英一的三箱黄金财产秘密转移到延安,为革命事业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支持。

在这十五年的特工生涯中,袁殊不仅要应对来自敌人的威胁,还要面对各方势力之间的明争暗斗。他就像一位在刀尖上起舞的艺术家,每一个举动都关系着生死存亡。

这段谍海浮沉的岁月,让袁殊创造了许多传奇。他用智慧和胆识,在敌我难辨的战场上,为革命事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浮沉人生:特工归途泪与悲

1955年的一场饭局,彻底改变了袁殊的命运。那天,他与昔日上级潘汉年在北京一家饭店小聚。

饭局上谈及往事,潘汉年感叹谍报人员因特殊工作难得善终。这番话像一个不祥的预言,没过几天,潘汉年就因"会见汪伪"的罪名被捕隔离。

潘汉年案件的余波很快波及到袁殊。组织以"潘杨案"相关人员的名义将他逮捕,判处十二年有期徒刑。

但这还不是终点,在服刑期满后,袁殊又被继续关押了八年。这一关,就是整整十六年的光阴。

1971年,在秦城监狱中的袁殊写下了一首"自谴"诗:"豪情自负忘生死,毁誉一生甘自羞。"这首诗里浓缩了他对特工生涯的所有感悟。

直到1975年,袁殊才重获自由。这一年,他在北京火车站与儿子曾龙相认。父子俩分别了二十二年,重逢时已是沧海桑田。

1982年,伴随着潘汉年、杨帆的平反,袁殊也终于恢复了名誉。组织还把二十七年前被没收的财物折合成人民币3764.49元返还给他。

组织按照正局级待遇安排袁殊离休,为他在西苑机关大院分配了一套四室一厅的住房。在这里,这位功勋卓著的特工终于有了安身之所。

获得平反后的袁殊只提出了一个请求:放弃用了三十六年的"曾达斋"这个化名,重新启用自己的本名"袁殊"。

然而,长期的特工生活和十六年的牢狱之灾,给袁殊留下了无法愈合的创伤。他经常在谈话中突然落泪,特别是提及自己的党龄问题时。

过往的峥嵘岁月时常涌上心头,让他控制不住地痛哭。这与他曾经在敌营中的沉着冷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1987年上半年,袁殊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他将自己保存多年的七八本日记全部付之一炬,并反复叮嘱子女不要随意书写关于他的事迹。

这些日记里记载的都是组织机密,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袁殊依然恪守着一个特工应有的职业操守。

同年11月26日,76岁的袁殊在北京病逝。这位叱咤风云的红色特工,最终带着他的传奇故事,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袁殊的一生中,他先后用过"袁学易"、"袁殊"、"曾达斋"三个名字,扮演过六个不同的角色。这些身份的转换和更迭,最终成为压垮这位传奇特工的最后一根稻草。

0 阅读:12

水蓝说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