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高校社团录取比近20:1,堪比考公!就这么被“卷”了20年,值得!

杭州日报 2024-10-18 23:31:00

这是一个大学社团。一招新,最火爆时报名人数达200多人,最终录取10余人,录取比例近20:1,堪比考公。

从第一批深入西部大山支教的大学生至今,他们已经走过20年。时间的节奏既快又慢,它快起来,大山深处早已巨变,年轻的身影猛然“奔五”;它慢起来,那些闯进大山里的,一个个从“80后”到“00后”的青春印记还历历可见。

超60小时的“散架之旅”

热务沟终于到了

2004年7月,绿皮火车由杭州开往成都,一路穿山越岭。硬座48小时,20个大学生的脸上带着疲惫和新奇。23岁的赵君波就在其中。 那年,赵君波刚大学毕业一年,留浙大城市学院校团委工作。半年前的春节,她看到在松潘县做支教志愿者的高中同学拍下的贫困山区,深受触动,便经校团委组建起一支大学生赴西部支教实践小分队——18位在校生,以及两名几乎与学生同龄的带队老师赵君波、许晓。 那是赵君波第一次出远门。出发前,她和父母打好“预防针”,“大山里没有通讯,进出的日子是固定的,如果没等到我消息,就报警吧。” 火车抵达成都,大家就地休整一夜,再从茶店子客运站坐9个小时长途车去松潘县,公路盘山,一侧悬崖之下就是岷江河。 从松潘县到热务沟还有4个小时。现在回想起来,赵君波仍记得清一路上不时映入眼帘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刷的痕迹。 全程超60小时,人都快散架了,热务沟也终于到了。 那时的年轻人们都没想到,正是这次“散架”之旅定下了之后连续20年的志愿支教之约,而实践小分队的名字“西城心旅”也沿用至今。

每天暴走十几公里

翻山越岭去家访

“尘土飞扬的黄泥路,房屋破旧,里面黑漆漆的,很多人家都是用一把很陡的木梯子上下楼。小朋友们脸上是明显的高原红,腼腆里又透着礼貌和热情。”坐在办公室里,现任浙大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的赵君波,努力拼凑着初见热务沟时的零碎记忆。 当年的热务沟几乎与世隔绝,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有一户人家开了个小卖部,一辆小货车会隔几天进来一趟。 支教的学校叫红土乡热务中心学校 ,班不多,且是混龄班。当然,学生也不多。校长泽登,既是体育老师,也可以说是其他科的老师,或者学校内勤。 那时候,暑假从5月放到10月,其中两三个月,一些孩子会跟随大人翻山挖虫草和贝母,这笔收入几乎占到一家人全年收入的八成。即使在平时,背着背篓赶羊或拿着镰刀割草的孩子也随处可见。 第一年支教,白纸一张。除了教授简单的语文、数学、音乐之外,大学生们大量的工作便是家访——以学校为原点,翻山越岭走进山区学生家庭,采集贫困生信息以便结对帮扶。 山里人家,户与户之间相隔甚远,走完一户,去下一户便要再翻一两个山头,很多地方得手脚并用才能通过。刚开始家访那会儿,大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要徒步往返十几个小时。 家访的路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一个令人心疼的事实——孩子们的上学路同样是翻山越岭。

山区女孩哭着撕了高中录取通知书:

我去读书,两个妹妹怎么办?

张惠是第一批支教大学生资助的孩子之一,跟赵君波老师结对时她12岁,读六年级。 张惠家是一幢木结构房子,房子里黑漆漆的,墙上贴满了张家三姐妹的奖状。张惠说,大姐的成绩比她好很多,但大姐考上高中时家里实在供不起,她哭着把录取通知书撕了,丢进沟里。大姐那时候说了句话,“如果我去读书,两个妹妹怎么办?” 张惠妈妈并不善言辞,端上来热腾腾的牛奶和凉拌莴苣给家访大学生们吃。“里面有我们藏区特有的香料。”大大的笑容挂在她经历风吹日晒的脸上,显得格外热情了。 家访那天下午下了场大雨。张惠坐在门边望着窗外说,“可不要下冰雹啊。”大学生问她,“怎么,是不是砸到会很痛?” “不是。庄稼会被砸坏的,收成就不好了。”小女孩说完便低下了头...... 第二年,实践团队的大学生再去时,得知张惠的大姐已经在县城打工。第三年,得知张惠马上要参加中考,赵君波“五一”假期时提早来了趟热务沟,给她带去几册复习资料,为她加油打气。她考上了松潘中学,还说试卷有考到复习资料里的题,“幸运死啦!” 很多像张惠这样的孩子给支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沉默又爱笑,稚嫩却懂事,顽皮但好学......一对对矛盾交织在一起。

对大学生们来说,2004年的夏天是漫长的季节,那里的白天漫长,家访的路途漫长,留在心里的余味更长。 当年支教结束前两天,大学生杨辉突然找到带队老师,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不想回去了,我想留下来。” 他的女朋友也在一旁哭红了眼眶。老师只得劝他,“你还是学生,现在还不能发挥更大的能量,最起码等你学业有成,再想回来也是可以的。” 支教团队离开回到松潘县那天,竟意外地发现一名叫丹丹的热务沟女孩不知搭上谁的车,也紧跟到大家落脚的旅馆。她总是离家出走,说妈妈总让她做繁重的农活。大学生们没办法,只能先托老师接她回去...... 此后很多年,这种因不同生活境遇带来的撞击,总会轻易地击中“西城心旅”里一颗颗年轻的心。 “那时候我们的大学生生活条件普遍都不错,但是到了那边,每个人都大受震撼。”赵君波说,“所以大家回来后,组织爱心拍卖、一对一结对,各种公益活动很多。这么多年,靠学生社团自己发动的公益捐助,达到了10万多元。”

十年前结对的大山女孩成了老师

那只背包,背到现在还没烂

2008年,汶川地震,松潘县是受灾区之一。很长时间里,赵君波和张惠一家失去了联系。后来才知道,地震中,张惠家的许多东西都弄丢了。 赵君波再见到张惠是2021年。张惠托人加上了赵君波微信。 张惠妈妈听说赵君波又要来松潘县,给她发来长长一段语音,说着张惠的情况、家里的变化,“什么时候回家来?15年没见了......” 赵君波与张惠母亲 因为当年灾后重建,张惠家造了新房。房子看起来像个极具异域风情的藏族民宿,水晶灯、藏族风的木饰面,装修得金碧辉煌的。 成年后的张惠出落得漂亮,做过几年村医,后来在一家超市上班,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张惠爸爸翻出来这几年的相片集,都是女儿们带他们去旅游的留念,北京、成都、湖南......照片里,孩子们咧嘴大笑。这一切,让赵君波感觉到翻天覆地的变化。 藏族姑娘多妹,则是2009年与“西城心旅”支教团结对的,那时候她的理想是成为和支教的哥哥姐姐那样,春风化雨的人。 2019年,新一批支教大学生在热务沟的田间地头推广普通话,劳作的阿姨们都说自己念不好,可以让她们这儿的一位大学生试试。顺着阿姨们指的方向,学生们看到了在田间干活的姐姐——多妹。 “我刚才听到‘西城心旅’的名字,耳朵都竖起来了,还想着会不会听错了!” 面对这些素不相识的大学生面庞,多妹却满脸惊喜。 原来,多妹已经从西华师范大学毕业,成了母校热务九年一贯制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趁暑假,她回老家帮父母干点农活。 她请大学生们去了自己家,拍了合影。她从小心锁好的柜子里取出一只书包、一个信封,说那是十年前的哥哥姐姐送给她的,一直保存着。 “去上学或者赶山,这个书包我一直背,因为能给我力量。”她说,“那时候哥哥姐姐的到来,让我对大学生有了具体的认识,心里种下的种子就慢慢生根发芽了。” 那次和多妹的偶遇,让大学生们感觉到一种无声的回响,“像是被上了一课”。

二十年,他们教会大学生的

远比大学生们带去的多

现在再去热务沟,最快7小时左右就到,不用连天地赶路了。山谷中的热务九年一贯制学校早有了好几幢三层楼高的新教学楼。 今年是“西城心旅”二十周年。7月,赵君波又带队去了一趟热务沟。一起去的老朋友中,还有当年那个“不想回去了”的大学生杨辉,带着他那时候的女朋友黄晶晶——现在是妻子,以及一对双胞胎女儿。 张惠一家知道赵君波来了,张妈妈早备好了一锅藏香猪肉在家,得知她没法排出时间,拎着热乎乎的肉就到了学校。朋友们聊天时讲到一届届支教大学生和山区结对的孩子们,不知不觉过去的20年,赵君波还掉了眼泪,张妈妈摸摸她的头安慰:“好女儿、好女儿......” 赵君波当天还要随松潘县委工作人员去对接更多帮扶资源,得知她当天要走,张惠爸爸还不乐意了,“怎么每次这么急急忙忙的。现在家里条件也好了,多住些日子啊。”他总希望老朋友多留些日子在家里。 赵君波与张惠父母在一起 杨辉也见到了丹丹,当年那个偷偷跟着支教大学生的车跑出来的女孩,已经出落成时尚的大姑娘。还有一名藏族男孩更登,后来去当过兵,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小伙子。 大家说起那时候支教条件的艰苦——“水要省着用,大家就忍着不洗澡。”“男生日常工作之一,是护送女生去上厕所,因为是旱厕。”“我们吃了快一个月的莴苣......”说起杨辉那年“不想回去”的往事,他坦然地笑了,“那时候是年轻热血,我相信到这里的每一代年轻人都会有这样的热血。” 其实六年前,杨辉一个人悄悄来过,走了走以前走过的地方,买了些书和文具送给学校里的孩子,“当时就觉得,这里的变化已经很大了 。” 那天,当地人又请老朋友喝了青稞酒。20年前那碗酒,让20个大学生醉了19个半...... 二十年来,赵君波发起的支教团越来越火,从最初的“摇人”组队发展到最火爆时200多人“抢”十多个名额,录取比接近20:1。很多参与支教的大学生和带队老师都觉得,西部山区教会他们的,远比他们带去的知识多。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后,他们的人生轨迹各不相同,但那层公益底色始终保留。 比如2011届毕业生陈程程,留学回国后接班了湖南老家的企业,一直在开展助学。她的资助对象中不乏被“985”“211”高校录取的学生。“那年支教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多生活上的富足令我们觉得习以为常,可是没有什么是理所应当的。” 2021届毕业生何骏飞是浙江省“两项计划”大学生志愿者,毕业后先后去了浙江岱山、淳安两地山区支教。 “00后”毕业生 梁桂铭参加“西部计划”,成了甘孜州得荣县的志愿者......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如今“西城心旅”支教团的脚步已遍及四川、新疆及浙江的3省(自治区)10地 ,更多年轻人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记者 钟玮 图片 范烨前 吴柠娴

编辑 钟玮 审核 谢俊 谢珂

“杭州新闻”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