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仍能在敌阵中六进六出,真正做到出将入相的顶级猛人

刘涛慢叙历史 2024-05-13 09:06:41

看的顺眼请点个关注~高频率更新中外历史故事,供君解闷~

古代的读书人,都希望自己“武能上马安天下,文能提笔定乾坤”,做个文武双全的强人,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能做到其中一点,都足以名留青史。

而在唐朝时期有一个人,他是将门出身,战场上所向披靡,官场上也身为宰辅,达成了古人梦寐以求的“出将入相”的顶级成就,更难得的是,他武力值爆棚,古稀之年仍能上阵杀敌,让敌军胆寒。

这般人物,哪怕是名将无数的唐朝建国时期,也并不多见,到国家稳定后就更加罕见,但这位猛人在历史上的名气却并不算大。相比差不多同一时期的薛仁贵、裴行俭,“唐休璟”这个名号,估计知道的人并不算多,这是为啥?

论起家世,唐休璟算是相当的显赫,往前数八代的祖上唐瑶,原本是北凉晋昌太守,他联合周围的邻居,拥立李暠(hao)为大将军,建立了西凉,是西凉的头号开国功臣。

西凉灭亡后,唐瑶的儿子和孙子逃亡到伊吾,自己建国,向柔然称臣,后来不堪柔然的压迫,归降北魏,协助北魏攻占西域。唐休璟的七世祖唐和被封为镇南将军,他政治能力很强,病逝后,被追封为酒泉王。

唐家几代都在北魏担任高官,到北魏分裂后,唐家继续在北周任官,唐休璟的曾祖父担任北周的骠骑大将军,爵位酒泉公。

不过再往下,唐家就有些没落,他的祖父在隋朝担任洛阳县令,父亲在唐朝担任咸阳县令,从军方高层变成了地方基层小官。(值得一提的是,唐休璟的祖父名字很响亮,名为唐世宗,乍一看,挺像是唐朝哪位皇帝的名头)

627年,贞观元年,唐休璟出生,唐家累世将门, 家学渊源,唐休璟自小就学习兵法,但他父亲早逝,唐休璟先后拜两名大儒为师,学习《易》和《礼》。

永徽年间(650-655年),唐休璟考中了明经科,入仕为官,他进入吴王李恪的府邸担任典签。

唐休璟运气不咋地,他刚进吴王府,李恪就牵连进了房遗爱谋反之事,命都没了,吴王府自然是树倒猢狲散,朝廷念在唐休璟刚过去,跟李恪没啥联系,只是将他贬为营州(现在辽宁朝阳)户曹。

在营州,唐休璟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从满怀豪情的青年,变成了头发胡子花白的老年,眼看着就要以一介小官默默无闻的退休时,他的机会来了。

自从贞观年间,唐朝名将们覆灭东突厥,突厥各部落在唐朝的统治下相对稳定,但时间长了,后面的突厥首领们就慢慢忘了唐军的威风,而且朝廷不断的征战也抽调了大量突厥的人口辎重,加剧了突厥内部的不满情绪。

679年,单于大都护府下属的两名突厥酋长起兵造反,拥立一名叫尼熟匐的人做可汗,二十多个羁縻州的突厥酋长群起响应,号称拥兵数十万,南下劫掠河北和河东地区。

唐高宗派宿将萧嗣业出兵镇压,被突厥人击败,死伤万余,朝廷大为震动。唐高宗便启用了名将裴行俭,任命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领大军号称三十万北上平叛。

但是,唐朝调动大军需要时间,这段时间中,北方的州郡都面临着突厥铁蹄的威胁。

当突厥军开始围攻现在河北定州地区时,孤悬在东北的营州,处境越发危险,不断的有小股突厥军游弋在城外,且越聚越多,有攻打城池的迹象。

营州都督彷徨之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居然任命身为户曹的唐休璟领兵出击。唐休璟在营州多年,对周边地势很是熟悉,他选择了一处名为“独护山”的地方,摆下阵势,与突厥叛军交锋。

唐休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他大破突厥叛军,斩杀甚多,一下子解除了营州的威胁。

680年,裴行俭平定了突厥叛乱,战后论功行赏,唐休璟被越级提拔为丰州(现在内蒙古五原南部)司马。

当裴行俭撤兵后,突厥再次反叛,裴行俭二次北上,以反间计诱使突厥内讧,一个酋长绑了另外一个造反的酋长投降。唐高宗不顾裴行俭的反对,将被抓的和主动投降的两个突厥酋长都砍了脑袋,惹得裴行俭长叹:“杀了降将,只怕以后就没有人敢投降了。”

正如裴行俭预料,唐军走后,突厥又一次反复,召集流亡的人马,入寇并州等地。

683年,突厥叛军入寇丰州,丰州都督领兵出击,被突厥叛军击败,成了俘虏后,又被突厥人砍了脑袋。

丰州都督丧命的消息传到长安,朝廷震动,不少大臣建议索性放弃丰州,将当地百姓南迁。唐休璟上奏反对:“丰州从秦汉之时,便是国家重镇,土地肥沃。隋末大乱,百姓南迁,导致胡人深入寇掠至灵州夏州。贞观年间,朝廷移民充实丰州,整个西北才得以安定,若是再次废弃丰州,则黄河以北的土地将再次被胡人占据。”

朝廷讨论后,采纳了唐休璟的建议,守住了丰州地区。

这一次上奏,让唐休璟进入了朝堂的视线之中,能领兵打仗,能判断局势,这是大将之才啊!

683年唐高宗病逝,武则天掌权,她开始翦除老将,扶持新的军方势力上台,尤其是那些跟原本朝廷高层没啥牵连的中低层将领,更是武则天喜欢提拔的对象。

唐休璟就沾了这次大规模提拔的光,一下子被提升为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驻守碎叶城。

689年,右相韦待价西征攻打吐蕃,被吐蕃名将论钦陵击败,损兵折将。论钦陵趁势攻入新疆地区,占领了焉耆等地,唐休璟收集残兵,驻守西州(现在新疆高昌一带),挡住了吐蕃的兵锋,朝廷便封他为西州都督,这时的唐休璟,已经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

在唐休璟的策划下,武则天以王孝杰为主帅,出兵收复了安西四镇,战后朝廷上下都认为这场胜利是源自于唐休璟的谋划,便调任他为司卫卿、凉州都督、右肃政御史大夫、持节陇右诸军州大使,成为西北地区最顶级的大员之一。

当时吐蕃执掌大权的是论钦陵,他是名相禄东赞之子,也是吐蕃战神一般的人物,曾攻占唐朝安西四镇,大非川之战击败薛仁贵,控制青海东部,又在青海之战和素罗汗山之战数次击败唐朝和武周大军,征战近三十年,面对唐军无一败绩。

对上论钦陵,武周上下都没有信心,就采取了离间计,计划论钦陵家族和吐蕃赞普之间的矛盾,促使双方翻脸。

699年,吐蕃赞普赤都松赞捕杀论钦陵党羽两千余人,论钦陵举兵反抗,兵败自杀。

论钦陵死后,他的弟弟赞婆带着千余人投降武周,武则天册封赞婆为归德王,命他带着部众驻扎在洪源谷(现在甘肃古浪县西部),陆续又有论钦陵的党羽近万人前来投奔。

洪源谷的这票人对于吐蕃来说,就是明晃晃的眼中钉肉中刺,在安定好政务以后,赤都松赞立即派大将麴莽布支带兵数万人,杀奔洪源谷,要将论钦陵的残党一网打尽。

赞婆完全不是麴莽布支的对手,被杀了个鸡飞狗跳,狼狈的带着残余人手逃进了洪源谷旁边的昌松县城,希望得到武周的保护。

巧了,此时的昌松县里面,正蹲着堂堂凉州都督,唐休璟。

唐休璟担任持节陇右之后,一有时间就深入边防各地,考察地形地貌,研究如何攻守,对山川关隘都了如指掌,这一回也是他在巡视的过程中,听说吐蕃人出兵越境,急急的带着身边少数兵马赶到昌松县,却来晚了一步。

面对武周的昌松县城和三品大员唐休璟,麴莽布支完全不打算给面子,直接将县城包围,在城外修建攻城器械,摆出一副要攻破城池,砍掉城里面所有汉人和吐蕃人脑袋的架势。

看着城外满坑满谷的吐蕃人,昌松县城中不少人请求唐休璟派人突围,向附近的城池求援,大部分人则是被吓的心慌慌,双股战战,双手哆嗦。

唐休璟在城头往下一看,却不屑的笑出声:“麴莽布支刚刚当上将军,手下都是些贵族子弟,看着兵甲强盛,实则不通军务,你们就看我如何破敌吧。”

他不仅没有关闭城门死守城池,还将手下的三千人集结起来,被甲持兵,亲自一马当先的杀出城,向着数万吐蕃大军发起了冲锋!看着七十岁的老头都如此骁勇,武周官军士气大振,呐喊着跟随唐休璟冲杀出去。

麴莽布支拉着部队要一口吞掉这几千敌兵,唐休璟撞入敌阵之中,兵刃连连挥舞,亲手砍翻了多名敌兵,有他带头,麾下军队无不奋勇厮杀,与吐蕃军六次交锋,六次均获得胜利,吐蕃军被杀的崩溃,全军大败而走。

战后检点,三千不到的官军,斩首吐蕃士兵两千五百有余,还杀死了吐蕃领兵将领两人。唐休璟兀自觉得不过瘾,命人将吐蕃尸首堆积起来,筑成京观,震慑四方。

七十三岁的老将,别说古代,就说现代人,有几个能披挂沉重的铠甲纵马驰骋?更别说还在敌人阵中来回冲锋,亲手斩杀敌兵无数,胜利后还指挥手下筑京观。考虑到年纪,唐休璟在昌松县外的这份战绩,甚至还要超过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子龙!

702年,数次被打的满头包的吐蕃派使者觐见武则天,唐休璟也被召回朝中,陪同接见。

招待吐蕃使者的宴席上,武则天看到几个吐蕃使者一直偷偷的往边上看,她询问吐蕃使者你们在看啥?

吐蕃使者敬畏的说道:“这位大人,在洪源谷交战的时候勇猛无比,杀死了我们许多将士,所以我们想记住他的相貌。”

这说的自然是唐休璟,武则天听了不由得动容,原来这老将在敌人眼中具有如此的威慑!武则天便不让唐休璟再回边疆,升官为右武威、右金吾二卫大将军。

703年,突骑施部落与西突厥各部互相攻伐,让朝廷断了与安西的联络。朝廷商议的时候,唐休璟根据他对西北的了解,给出了实施的策略,后来的局势发展与唐休璟所说完全一样,武则天大喜,对群臣赞叹道:“唐休璟熟悉边事,一个人能顶你们十个!我重用他太晚了啊。”便提拔唐休璟为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踏入了宰辅的行列。

只是说重用太晚这话的武则天,自己也没剩多少时日。

704年,契丹叛乱,唐休璟被任命为安东都护,前去镇压局面。他走后没有多久,武则天病重,在张柬之等人的推动下,洛阳爆发“神龙政变”,朝廷从武周再次回归到了李唐。

705年,新即位的唐中宗李显召回唐休璟,加封他为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晋爵为酒泉郡公,加特进、尚书右仆射,相当于让唐休璟重振门楣,恢复了老唐家当年“酒泉王”、“酒泉公”的荣耀。

706年,唐休璟八十岁了,按照惯例,他应该上书请求致仕。但他才真正的干了一年的“大唐宰相”,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实在不想就此退休。

当时的皇帝是唐中宗,但后宫的韦皇后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重演武则天女帝的故事,不断的伸手干预朝政,唐休璟打探到韦皇后身边的女官贺娄氏颇为得宠,便鼓捣着让自己的儿子娶了贺娄氏的养女,攀附上韦皇后这棵大树。

他的操作收到了效果。

709年,唐休璟被起复为太子少师、同中书门下三品。

唐休璟对于北方边事谙熟于心,但对于朝堂上的争斗,则显得有些孱弱。

710年,韦皇后毒死了唐中宗,立年幼的李重茂为皇帝,临朝称制,大肆任用亲信,试图建立韦家的朝廷。

同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斩杀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扶立李旦登基,为唐睿宗。

政变中,贺娄氏也丢了脑袋,韦皇后一党被大规模的清洗,唐休璟也牵连其中,刚到手还没热乎的宰相职位,“唰”的一声,又没了。

不过念在他是朝廷老臣,年逾八十,也没跟着韦皇后干下什么对李唐不利的事情,唐睿宗还是留了情面,加封唐休璟为特进、朔方道行军大总管,防备突厥。

唐休璟到边关转了一圈,总算不再折腾,老老实实的于次年再次递上请求致仕的奏章,唐睿宗也很痛快的批准,让他回家闲居。

没了官职,似乎也就没有了活力。

712年,唐休璟病逝家中,享年八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为“忠”。这位七十三岁还能冲锋陷阵的老将,在历史上可能是这个年龄段最能打的人了,绝对是“老当益壮”这个成语的代表人物。

唐休璟在军中的时候,表现得极为出色,但到了年老该退休的时候,他“恋栈不去”的一系列操作,却导致晚节不保,以至于史书中也给了他一个“亏于余行”的评价。关键是这一系列操作,也只让他多做了一年的官儿,恐怕在第二次致仕的时候,唐休璟自己也会后悔为啥去攀附韦皇后吧。

10 阅读:2677

刘涛慢叙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