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后说:“有这样的才华与容貌,又不肯失身,倒也不愧是忠臣的女儿,你就挑选几个读书人与她们相配吧。”几年之前,他将那些不肯投降的建文帝旧臣一概斥之为“奸臣”,以显示自己疯狂滥杀的合法性;几年之后,随着皇位的基本稳固,他也想做点收买人心的事情,被他残酷杀害的铁铉、胡闰等也就一下子变成“忠臣”了。纪纲自然不敢用这些话来当面指责朱棣,以自寻杀身之祸,而是奉了圣旨,高高兴兴地回到家中,设宴与高贤宁共同祝贺。对酌之间,纪纲问:“高兄一别许久,有没有生下令郎与令爱?”贤宁答道:“什么令郎令爱的?我一贫如洗,铁家十六岁的小公子要去海南探望其祖父祖母,我有心相陪,却因盘费实在难以筹集而只得作罢,哪里还有闲钱娶妻生子?”纪纲道:“我倒有一头媒,就替老同学做了吧。那女子我亲眼见过,果然是才貌双绝,倒也能够与老同学相配的。”贤宁叹道:“铁公的后事尚未真正了结,我也不得不流落于异乡,实在没有这份闲心啊!”
纪纲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知己尽义固然应当,如果因此而断了自家祖宗的血脉,不就成了不孝之人么?何况这头亲事又不要你花费半分财礼,一切都由我来张罗。你就安安心心地等着做新郎吧。”说完,就起身到教坊司属下的院楼之中去宣读圣旨,除掉了铁孟瑶、铁仲瑛与胡郡奴的乐籍之名,又说奉圣旨挑选读书人与她们成婚。胡郡奴发誓终身不嫁,纪纲也只得由她。后来她回到家乡江西鄱阳,靠做些女红勉强糊口,穷得家徒四壁。然而她每次外出,见到她的人都说:“这是忠臣的女儿啊。”争相送给她一些钱米——这是后话了。再说铁家两姐妹听纪纲宣读了圣旨后也说不愿出嫁,纪纲劝道:“自古以来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二位小姐何必固执呢?若不出嫁,你们后半生倚靠何人?我想,这也是令尊大人九泉之下的遗愿啊。何况我所说的这个人,不但是令尊大人生前最为赏识的,而且为了收葬令尊大人的遗骸,差一点还送了命。这样一个义士,难道你们也不肯嫁么?至于妆奁,全由我来准备,不劳两位小姐费一点心。”
仲瑛便道:“这样说来,还是我们铁家的大恩人呢,又有纪大人主媒,姐姐就依了吧。”孟瑶摇头道:“骨肉飘零,只剩下我们姐妹俩相依为命,我倘若出嫁,叫妹妹孤零零地去依靠何人?不如妹妹与我一起嫁给他吧,日后姐妹俩也就可以朝夕相处了。”纪纲拍手赞道:“妙极了,妙极了!当年娥皇与女英姐妹俩不是也都嫁给大舜了么?”说着,便赶忙将喜讯告诉了高贤宁。贤宁却犹犹豫豫地说:“我与铁尚书有师生之谊,这样做恐怕不太妥当吧?”纪纲骂道:“迂夫子!你亲口和我说过,当年铁尚书曾经捐出俸银,委托王省老师替你物色亲事,因为你父亲逝世而搁了下来;他既然肯捐俸赠婚,难道就不肯将女儿嫁给你?何况学生做了老师女婿的事屡见不鲜,有什么不妥当的?人家姐妹俩已经愿意了,你再推推让让的,不就伤害了女孩儿的自尊么?”贤宁一听有理,也就不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