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反者道之动之凡事有阴阳

斯威国学 2024-03-20 02:40:26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有读者在我前面文章的评论中说“反者道之动”中的这个“反”就是物理学上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样理解,说明思考已经落实到实践层面了,只不过,是在物的层面。“反者道之动”的含义更加广泛和深刻。 比如说,有块石头挡住你的去路,你必须把它推开才能走,你只需用力把它推开,你的力的作用力大于石头的反作用力,事情就能解决。 但是,有个人站在你前面,挡住你的去路,他不走,你也不能前进,你怎么办?你会考虑多种方法。有的人像推石头一样,用力把那个人推开,有的人会冷嘲热讽地说,好狗不挡道,赶紧让开!这样做,任谁都不爽,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更多的人会考虑到对方是人,不是石头,所以,懂人情世故的人会递给对方一根烟说,兄弟,请让我过去一下。这是打个比方。我们面对人,一般是先建立情感连接,再提出要求,对方更容易接受。万事万物都是道,每个人都是道,让别人动起来,是在推动道运行。这里推动道就是在用反,叫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你会发现,你对物和对人所用的方法不一样。对物,用机械力,直接控制即可,而对人来说,一个人,本来对你毫无感觉,凭什么他会让你?你用的就不能是简单的机械力,而是存在转化,转化的是人的思想。而这种转化靠什么?靠人的语言。语言行为,行为也是一种语言,人通过语言转化自己与对方的关系,最终达成目标。小到请别人让一下路、购物、聊天,大到家庭、团队建设、国家发展、世界和平都是通过语言,人的思想转化一致,目标统一,身份一致,大家各司其职,关系调整,最终达成目标。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经常看三国,刘备在三人当中底子最薄的一个,却能从最底层做到蜀国的皇帝,靠的是什么?就是他过人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能力。 桃园三结义,刘备捭反了关羽和张飞的故事讲了很多次。还有一个特别经典的案例就是吕布被曹操打败投奔在徐州的刘备。这个时候,刘备面临的是巨大挑战。 吕布到这里来了,不收留他吧,会给自己仁义的旗号留下一个大污点。人们会说,刘备他们那里,兄弟三个最亲,你去了也是外人,容不下别人。那刘备扛的仁义旗帜还有什么用呢?群雄逐鹿,最需要的是人才,天下人都不愿意追随你,靠兄弟三个想得天下,只能是做梦。所以,吕布来投靠,刘备是一定要接纳的。可是吕布这个人,大家都知道,武艺高强,却连义父都杀,不可靠又不可测,他来了以后会怎么样,谁也搞不清楚。 换作一般人,看到吕布来,就在收留与拒绝之间打转。一种是直接拒绝,这种人道德败坏,他来,我的地盘有可能不保。一种是想收留,但是不知道怎样才合适。也有的人可能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收留,根本不考虑后果。 刘备是怎样做的呢? 面对吕布的客气话,刘备说,你这说的是哪里的话,上次曹操来徐州,多承将军袭扰山东,解了徐州之围。今陶使君逝世,无人管领徐州,所以由我来代管。今天幸好将军来了,正好,让你来管理徐州吧! 刘备的这一席话,惊呆了所有人。 关羽知道大哥做事情都是很有分寸的,可是他不明白为什么大哥会这么说。而张飞呢,直接就认为大哥是疯了。 其实,刘备此举最符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刘备做出的动作,最少有两层含义。 1.吕布此来,最差的结果就是和自己的团队起内哄,互相争斗。刘备叫吕布掌管徐州,吕布拿了,就是吕布的不义。这样,刘备既避免了伤亡,又维护了仁义的旗号,不在徐州,还有小沛可以回。此外,还避免了鹬蚌相争,曹操渔翁得利的后果。 2.刘备此举,也是因为吕布来了,曹操可能就会接踵而至。如果自己主管徐州,曹操一定是会打自己的。如果把徐州让给吕布,那么矛头就不会指向自己,一切都由吕布去扛了。自己可以随机而动,到时候是帮曹操还是帮吕布,或者两者都不帮,主动权仍然在自己的手上。 刘备不像一般人一样考虑的是收留还是不收留,而是上升到更高维度,从高处去思考其中的关系变化,再把话抛出去,看的是吕布的反应,吕布无论接还是不接,其真实意图都会暴露无遗。 刘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本领是炉火纯青,在一瞬间,用什么语言,对于关系的考量,如何转化,转化的效果都清清楚楚。 任何人的任何一句话,并不在于其语言本身,反映的都是语言背后的思维模式。一个在表象,一个在里象。你说出一句话,对方接收到的是什么,对方返回的是什么,你又如何反应。这里,一阴一阳,阴阳互动,产生万物。 咱们智慧的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发现,任何事物都有阴阳两面,而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是一体的,叫有物混成。有无是相生的,难易是相成的,长短是相形的,高下是相盈的,音声是相和的,前后是相随的,万事万物的状态也是,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驰或张…… 反者道之动关键在于两极之间的转化。我们看任何事物,想到整体,就要想到个体,想到个体,就要想到整体。想到强就要有弱,想到弱就要有强,想到柔就要有刚,想到正面要有反面。在两极中间就是过程,白是怎么转黑的,黑是怎么变白,刚是怎么变柔的,柔是怎么变刚的,等等等等。 这块是最难理解的地方,现代人的思维方式用心理学上的话讲叫非黑即白的思维。很多人话一说出来就是死的,无法推动道正向运行,很多时候起反作用。 比如有人气愤地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这句话出来很硬,很阳刚,说明缺阴柔。你马上就知道太阳刚,缺阴柔,阳刚就极致了,这句话就变得物极必反,马上遭到对方反抗。如果对方反抗也很阳刚,回怼,你他妈也不对! 这两个阳刚,物极必反,说的人初衷是想帮助别人,结果却变成了对抗。 其实,我们可以一字不差地用原句子说出,在里面加一点阴柔的成分,语调柔和地讲,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甚至加一些包容性的东西,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这样做是不对的。 有阳有阴,里面充满了变化。 所以,我们中国人多数时候说话都留有余地,避免把话说绝。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才能推动道往正向去走。 比如批评人的时候,有的人是这样批评的,你怎么这么蠢!这样做, 是把人往下按,无法推动道正向运行。 推动道正向运行要如何批评呢?批评人的时候,如果你的目标是为了扬,就稍微按一下。某某今天做的事情是我没有想到的,稍微让我有一点点失望,失望在什么地方?你们任何人犯这个错误我都能认可,就你犯这个错误我不能认可!你是知道我对你的看法的,其他人都可以犯错,唯独你不能够犯错。 但是我们也有时候会加快推动道的运行,把话说到极致,叫言善以始其事,言恶以终其谋。物极必反,打破旧有的道的框架,才能建立新框架。 举个古代的例子,楚庄王非常喜欢马,他将马养在宽敞舒适的厅堂里,让马睡清凉的席床,吃美味的枣肉,并给马披上华丽的锦缎。 后来,有一匹马得了肥胖病死掉了。楚庄王很难过,命令全体大臣向这匹马致哀,准备用精美的棺木将马装殓,并按大夫的葬礼规格隆重下葬。左右大臣纷纷劝谏楚庄王不要这样做,但是楚庄王不听,还下令说:“凡是敢对葬马表示不同意见的,一律处死。”这样一来,大家都不敢表态了。 楚宫内有位歌舞艺人叫优孟,他能言善辩,擅长表演。这天,他走进殿门就嚎啕大哭。楚庄王见了非常吃惊,就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 优孟回答说:“那匹死去的马儿啊,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大国,却只用大夫的礼仪来埋葬它,实在是太不像样了!” 楚庄王问他:“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优孟接着说:“应该用国君规格的葬礼才相称啊!用珍贵的白玉做棺,用细腻的梓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挖个大大的坟坑,发动全城百姓来筑墓。出丧那天,让齐国、赵国派出使者在前面敲锣打鼓,让魏国、韩国派出使者在后面摇幡招魂。再建造一座祠堂长久供奉马的牌位,并赐给马万户的俸禄。这样,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把马看得很重要,把人看得很低贱。” 楚庄王听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说道:“难道我的过错就这么大吗?现在我该以什么方式处理这匹马呢?” 优孟说:“这太容易了。用炉灶作为它的外椁,用铜锅作为它的棺材,放些调料,把马肉炖得香喷喷的,让大家饱餐一顿就对了。” 这个故事中,优孟用反,言恶以终其谋,使用呈现与对方目标,身份和角色相反的方向来使对方对自己的目标进行解释。 大臣们的目标与楚庄王的目标并不一致,大臣认为这只是一匹马,隆重下葬不符合礼仪,大王这样做,明显不符合自己的身份、角色。 优孟先跟后带,先赞同楚庄王,引起楚庄王的好奇,然后用语言把楚庄王的行为推到极致,把他的目标、身份、角色展现的更为清楚。大王将马厚葬,重视马,是一个轻视人民的人,这与楚庄王自我的身份、角色定位相反。因为认识到这种相反,楚庄王才能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嘛!楚庄王能够称霸中原,不是没有道理的。 优孟与楚庄王之间,阴阳互动,非常精彩,细细体会优孟是怎么转化楚庄王思想的。 反者道之动,其背后就是要把关系理解深刻,语言是表象,是影响力,通过语言实现阴阳转化要有效果。反,也是为了顺,为了整个情境,为了推动道更好的发展。 第四十章(三)
0 阅读:4

斯威国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