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如何避免“失控”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4-10-28 21:10:20

近年来,许多地方和部门做好新闻发布的意识越来越强,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频次越来越高。新闻发布会成为党委、政府与公众沟通的“黄金渠道”、各方获取权威信息的重要源头。然而,也有的发布会效果不佳,甚至成了“事故”现场,对地方形象造成损伤。

复盘众多失误的案例,大多是因认识不到位、准备不充分。那么,如何准备好一场发布会,尽可能降低出事概率、提高出彩机率?笔者梳理了七个方面。

一、准确认识新闻发布会是“什么样的存在”

实际工作中,新闻发布有多种形式,如举行新闻发布会、政策吹风会、记者见面会,或是以官方名义发布新闻公报、声明,答复记者问询、开展网络新媒体发布等。这其中,新闻发布会具有权威性高、公开面广、互动性强等优势。比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全会精神;外交部常态化召开记者会,发言人会就国内外重大问题回应表态,展现大国外交形象。

需要认识到,与其他形式相比,新闻发布会更正式,准备程序更复杂。相关部门应该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新闻发布会,提前认真做好充分准备,以足够“信息量”支撑发布“含金量”,力求每一场新闻发布会都能实现目标、取得实效。但一些部门仍存在认知偏差,把新闻发布会当作随便应付的一场会,以为是走过场、念稿子、做样子;有的习惯于宣传成就,大段大段地自我表扬;有的对着记者和公众部署工作、提要求……这些都是对新闻发布会内涵意义的“矮化”和“歪曲”,这样的发布会难免开出事。

二、把握好开新闻发布会的时机

新闻发布会不能为开而开,应把握好召开动机和时机。比如,相关文件规定:重特大事故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又如,重大政策发布要与政策制定出台同步考虑,并根据情况持续开展解读,推动政策有效落地实施;再如,主动设置议题的新闻发布会,要把握时效,不能等到新闻变“旧闻”,再去“炒冷饭”,那就失了“鲜味”。

此外,还应保持必要的发布节奏。特别是一些不常召开发布会的部门,要瞅准时机、精心策划,主动开展发布活动。

三、把“你想说的”变成“别人想听的”

新闻发布会传递党委、政府的权威声音,必须把想说的说清楚、说充分。如果不对政策、材料进行筛选转化,而是照搬照抄、拼拼凑凑,搞“大水漫灌”式发布,那么群众很可能听不进、听不懂,免不了反感和吐槽。

因此,准备发布稿时,应强化受众思维,努力把核心信息点拎出来,把政策和群众的连接点找出来,把社会潜在的兴趣点挖出来,有的放矢、“精准滴灌”,才能让群众愿听想听。此外,还需善用大白话、深入浅出地说,通过举例子、讲故事、打比方等生动形象地说,让群众听得过瘾、解渴。比如,2022年,在丽水市委举行的“‘浙’十年·丽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主发布人以8件具有特殊意义和丽水辨识度的物品,如一瓶丽水山泉、一座梯田模型、一杯咖啡等,生动介绍区域发展变化,找准宏大主题与百姓生活的结合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四、把“别人想听的”变成“你要说的”

新闻发布会不是“你听我说”式的单向传播,而是台上台下的双向互动和场内场外的多向联动。如果对记者的疑问、群众的关切充耳不闻,一味自说自话,搞脱离群众的“内循环”,就会受到诟病和批评。

因此,在发布前,可以主动向媒体记者征集问题,从社会舆情中研判关注点,及时开诚布公地解疑释惑,避免留下不必要的想象空间、谣言滋生空间。今年两会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五部门一把手共同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发布会罕见地持续了143分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党政机关过紧日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等热点问题都得到回应,有效引导了社会预期,与会记者点赞“干货满满”。

五、风险管理要从会前开始

有句话说,最大的风险,是看不到风险。筹备一场发布会,首先需要树立风险意识。比如,发布话风不对、内容“水”的风险。说套话大话,上不接天线、下不接地气;明明开的是新闻发布会,却不含“新闻”量;面对亟待回应的热点问题,却“顾左右而言他”。又如,不熟悉发布内容的风险。有的发布人全程低头念稿子,甚至用指头点读,本来稿子是为人服务的,却变成了人围着稿子转。再如,“弹药”准备不足的风险。在答问环节,一些发布人因准备不充分,或是不理解记者的提问内容,导致答不上来或答不到点上。

因此,发布人事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答问参考,包括超出主题范围的内容,以及对近期本领域热点问题的回应。“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否则,发布会就可能有“脱轨”“失控”的风险。此外,发布会现场管理、发布人形象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风险。发布会的“坑”不少,但高度重视、提前防范和准备,风险可以更有效规避。

六、不能只想着“无心插柳”的成功,要多做“有心栽花”的准备

新闻发布效果与媒体传播密不可分。好的内容能吸引记者主动报道,有句话说:“真有新闻性,挤破脑袋也要来;没有新闻性,三请五请也不来。”实际上,没有新闻性的发布会,记者哪怕来了,也不过是多发几篇大同小异的“豆腐块”,激不起“水花”来。

好内容不能指望“无心插柳”,而要“有心栽花”,擦亮“新闻眼”,策划“引爆点”。比如今年3月,浙江一个90后女孩家里沼虾突然大量死亡,上午在网上求助,下午就得到专家救助,她写了一篇帖子,冲上热搜。在随后的省委一号文件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发布人主动回应这一热点,引得网友纷纷点赞、多家媒体报道。此外,可以把最想传播的关键信息,用心打磨成标题句,进而“递”到记者眼前、送到“大小屏”上。像日前的一场国新办发布会上,财政部部长表态“请大家放心”,掷地有声又饱含信息量,引发媒体竞相报道、社交平台刷屏传播。

浙江一名90后女孩通过网络向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求助后得到反馈 图源:“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

七、新闻发布会的准备,绝不是从一场发布会开始的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但新闻发布则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发布会的准备不能“临时抱佛脚”,而是“功夫在平时”。

对于发布人而言,应保持敏锐、与时俱进、常学常新,涵养深厚的理论水平和媒介素养,练就“台下十年功”;不断锤炼话风文风,做到表达准确又生动,让新闻发布可感可亲,牢牢抓住“台上三分钟”。对于地方、部门而言,“做得好”才能“说得好”,“要想处置舆情,先得解决事情”,只有在实际工作、点点滴滴中积累群众的信任感、满意度,关键时刻新闻发布才能真正有公信力、引导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珍惜每一次沟通对话的机会,以“尽精微”的准备,努力让每一场新闻发布会“致广大”。

来源 | 浙江宣传 值班编辑 | 王可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