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破产也不和中国合作,现在竟主动在华建厂,还承诺搬来生产线

品味红梦史说 2024-09-25 07:07:34
前言

“宁愿裁掉9000人,我们也不可能和中国合作!”

2020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航空企业都受到严重波及。

但英国的罗罗公司却反其道而行之。

即便企业净亏损突破179亿元,都死鸭子嘴硬不和我国展开合作。

可如今竟一反常态,向我国抛出了橄榄枝。

不仅主动提议在我国建厂,甚至还承诺要把生产线搬过来!

罗罗公司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1

罗罗公司名字听起来感觉像是个野鸡公司。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竟是坐落于英国本土、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

著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劳斯莱斯,就是罗罗公司在豪车领域创造的杰作。

成立于1906年的罗罗公司,是一家毋庸置疑的“百年老字号”。

早些年间,罗罗公司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车设计与生产领域。

直到一战爆发,公司开始涉足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

并且以势不可挡之势,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

成为了全球发动机业务领域的领军企业。

尤其是罗罗公司研制的梅林发动机。

让英国在面对德军时,保住了“日不落帝国”最后的体面,在空中战场上大获成功。

罗罗公司名号越发响亮,但他们却并未沉浸在共鸣之中无法自拔。

反而将大部分收益都用在了新产品的研发上。

于是在1944年,英国第一台喷气式发动机——韦兰横空出世。

在当时世界航空工业领域引发巨大轰动。

当人们看到韦兰发动机,人们才真正见识到喷气式飞机在速度、高度以及航程方面的强大优势。

也正是韦兰发动机的出色表现。

让英国先人一步带领全球航空工业迈入喷气时代。

进入21世纪,尤其是在2010年到2020年十年时间。

罗罗公司在航空领域强大的统治力让人感到震撼。

尤其是在2019年,罗罗公司竟然接下了全球超过半数的宽体飞机发动机订单。

业务增长势头强劲。

罗罗公司在技术上取得的突破确实没得说。

但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这家英国老牌公司却有些走不出“舒适圈”了。

2

但任谁也想不到,这个盛极一时的“百年老字号”。

竟在疫情期间濒临破产,这究竟是为何?

当新冠疫情肆虐之时,很多国家为了防止疫情传播,只能将一些航班取消。

很多航空公司陷入困境,而罗罗公司也遭遇了前所未有之危机。

本来凭借技术优势,罗罗公司全体员工忙得不可开交。

手中的订单源源不断,可随着航班的大量取消以及航空公司迎来危机。

大家对飞机的需求量急剧降低。

一夜之间,罗罗公司的财务状况就变得岌岌可危,营收骤降28.7%,亏损近180亿!

我国在挺过疫情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后,各行各业都开始逐渐回暖。

中国市场又重新恢复了活力。

这让很多企业都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于是死死抓住这棵救命稻草。

但罗罗公司内部却出现了巨大分歧。

以务实派为主的领导认为应该尽早同我国取得合作。

这样才能够抢占先机,靠着中国市场强大的潜力,让企业渡过此次财政危机;

可有相当一部分保守派,却始终不想迈出这一步,这究竟是为何?

作为全球遥遥领先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罗公司拥有大量核心技术以及知识产权。

他们生怕这些先进技术流入我国,最终导致其自身竞争力遭到削弱。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那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舒适圈”问题。

作为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老大”,长期以来在该领域可谓呼风唤雨,从未低过头。

实际上,我们早在2005年,就表明了同罗罗公司建立合作的想法。

但当时我国在航空领域取得的成绩并不突出,罗罗公司压根不屑于跟我们合作。

于是便拒绝了。

而此时恰好老美又横插一脚,加强了对我国的技术封锁。

于是罗罗公司便狠下心来,说下了那句“宁愿裁掉9000人,也不跟中国合作”的“名言”。

他们把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希望在响应美国制裁号召后,美国会伸出援助之手,帮自己挺过难关。

可此时的美国已经被疫情搅成了一锅乱粥,哪有心思管罗罗公司的死活。

最终在这场危机中罗罗公司一败涂地,不仅裁掉了企业近五分之一的员工。

亏损额也来到了惊人的200亿美元。

经过这次重创,罗罗公司彻底醒悟,从舒适圈中走出。

也不再将希望寄托在老美身上,他们反思起了之前的决策,后悔不已。

中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巨大。

而自己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却果断放弃。

反而还想通过裁员渡过此次危机,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3

罗罗公司一反常态,向我国抛出橄榄枝。

我们不是慈善机构,罗罗公司想要寻求合作,我们敞开大门欢迎。

但任何合作都要建立在利益之上。

为此,我国提出了两点要求。

首先就是希望罗罗公司能够在我国建立一条高效的生产线。

其次能够提供先进的发动机制造技术,以此来促进后续的技术合作。

上一次我们提出相同的要求,罗罗公司甚至都不屑于多看一眼。

但这次的罗罗公司看到我们的态度后亮眼放光,甚至主动提出要提供技术支持。

罗罗公司之所以选择来我国建厂。

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充足的劳动力。

不仅降低了制造成本,还省去了运输事宜。

在我国生产,同我国航空公司交易,简直是一举两得。

当然,对于我国来讲这同样是个不错的机会。

罗罗公司虽然经历危机后,财政情况大不如从前。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核心竞争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搬来生产线,在我国建厂,不仅能缓解如今就业率降低的问题。

还能够借助罗罗公司强大的技术,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航空机械人才。

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在企业利益面前,罗罗公司终于放下了之前傲慢的态度。

其团队在我国正以一种低调、务实的英伦风格,努力服务着这片充满活力的市场。

在《市场展望》中,罗罗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未来憧憬持乐观态度。

甚至预测到2026年,我国的航空公司将购买三千一百多架新型飞机。

这将形成一个6600台发动机,总价值将超过650亿美元的庞大合作。

如今驻扎在我国的工厂,已经成为罗罗公司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每年在我国采购的业务总量甚至突破了2亿美元。

这场合作无疑是一场双赢合作。

我国民航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

随之而来的便是迅速增长的航空需求以及高度集中的航空流量。

因此,对于航空发动机的需求也不断增高。

这恰恰和罗罗公司的专业对口,双方供求关系完美契合。

结语

在中国市场的强大支撑下,罗罗公司实现了再一次的腾飞。

在见识到我国市场强大的潜力后。

相信罗罗公司在政策上也会作出调整。

会下更多的功夫在我国航空领域方面。

正如斯坦恩所言“‘互联网+制造’的中国模式。

与罗罗用数字技术变革航空业的思路不谋而合。

双方将通力合作,在航空工业发展的道路上,实现更加全民深入的互利共赢!”

17 阅读:23960
评论列表
  • 赞歌 15
    2024-09-26 14:24

    市场和和利益才是真香定律!

  • 2024-09-26 14:59

    作为老牌的帝国主义,美国人的最忠实走狗英国,其一直尾随美帝对华遏制、制裁、威胁、坑害,但其国内经济发展滑坡严重,国家面临破产。如与其合作还得保持十二分的清醒!罗罗公司在研发三转子大型涡扇发动机时曾经破产,后靠其政府输血得以生存。可今天的英国政府不可能再对其输血续命。如合作,必须保证其型号产品所有技术,生产,工装,材料、维护等技术转让,不得留有遥控后门。合资公司其不得控股,不会在将来卡我们脖子。

  • 2024-10-09 23:06

    咋滴,劳斯莱斯也要合资了么[得瑟]

  • 2024-09-28 23:45

    以前不愿意被收购是因为收购就要把这么多年研究出来的机械知识产权全部上交公开给收购方,而现在愿意来中国建厂的只是电动车分部项目,就是说所有的中国生产的劳斯莱斯汽车可以使用劳斯莱斯的品牌,都是核心三大件技术不能使用,劳斯莱斯的外壳套上中国生产的电池,买个300万-500万,也不过分

    坐地炮 回复:
    字多以为就对了什么都不懂 罗罗航空发动机和汽车早拆分独立公司,汽车属于BMW宝马集团
  • 2024-09-30 20:03

    英国这种企业来中国建厂首先要签订50年以上合同,如果50年内不按中国自己合同履行,有权没收罗罗公司以及公司所有员工和专利

  • 2024-09-27 05:47

    没可能过来的,小编在发梦!!

  • 2024-09-27 13:56

    还是不来了!在中国得到好处,最后还反咬一口。

  • 2024-10-06 20:46

    英国给919开放试航证

  • 2024-09-27 11:56

    咱家飞豹的发动机还是人家六十年代的,没市场在好的技术都会被时代淘汰。

  • 2024-09-26 19:51

    搬来不必!俺们有C919了!

  • 根本不可能过来的,别做梦了,西方对中国的封锁是重来没有停止过,人家连汽车发动机的生产也不愿意在中国,何况飞机的发动机,想都别想

  • 2024-10-06 17:37

    23年把前几年年所有亏损都挣回来了,建厂我觉得不可能,

  • 2024-10-06 09:07

    C919的发动机和老外合作还没造好?

  • 2024-10-12 21:54

    罗罗的mt30燃气轮机功率可以放在055上

  • 2024-09-27 12:04

    外国没有优势了,所以开始合作了。

  • 2024-09-28 09:04

    长江2000加油!争取2028年研发成功[点赞]

  • 2024-10-03 13:34

    等着吧!

品味红梦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