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首诗看透人生,末尾两句,点醒世间无数人

槐序文史 2024-09-08 11:43:58

精读古诗词

公元1084年,已经贬谪黄州四年之久的苏东坡收到朝廷诏令,同样以团练副使的职务平迁汝州,虽然没有升官,但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被贬黄州,身为谪官,没有官舍,没有俸禄,更不能签署公文,还要受监管,因此吃了很多苦。

所以收到调令后,苏东坡很激动,当即就准备往汝州赴任。

当时正值盛夏,行船至金陵江岸时,幼子苏遁不幸中暑,夭折而去。这让苏东坡悲痛不已,因此上表朝廷,请求暂居常州,并打算在此终老。

得朝廷恩准后,苏东坡先是去看望了昔日的老对手王安石,一笑泯恩仇,后又赴九江看望自己的弟弟苏辙。

时苏东坡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便写下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这首《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时苏东坡已经厌倦了朝堂之争,否则就不会去看望王安石,但功名依旧在身,因此便借庐山之景,一抒胸怀。

初读这首诗时,仿佛一幅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引领着我们和诗人一同走进庐山,慨叹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正面望去,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宏伟壮观;从侧面端详,庐山是陡峭耸立的山峰,险峻奇秀。而随着距离的远近、位置的高低变化,庐山又呈现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苏东坡以其独特的视角,营造出一种非凡的意境。

当然,这种意境的营造,并非仅仅是为了描绘庐山的美景,更是在阐述一种人生哲理。

苏东坡的后半生,充满了坎坷,而贬谪黄州正是他人生的分水岭。在经历了生死磨难以后,苏东坡身上的傲气早已荡然无存,更多的是这浮世万千,寻找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正如他在《赤壁赋》中所写: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看透了官场的名利之争后,苏东坡的内心变得更加通透与豁达。在游庐山的过程中,他以一颗敏锐的心,感受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同时也在思考着未来。

他的达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面对庐山的千变万化,他没有陷入迷茫和困惑,反而从中领悟到了官场的尔虞我诈。

他深知人生的道路充满了曲折和不确定性,并在游庐山的过程中,通过对庐山景色的观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往往也是如此。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价值观、立场等因素都各不相同,从而导致了观察事物的角度也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诗就是在告诉我们,当我们身处山中,视野往往被周围的山峦所局限,只能看到山峰一角,无法窥到它的全貌。

同理,在日常生活中,因自身的利益、情感、偏见等因素左右,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出现片“以偏概全”的情况,一度被自己的情绪和主观想法所左右,无法冷静地分析问题,找到解决办法。

唯一能破局的,就是跳得更远,用局外人的眼光去审视一切,这让才能穿透迷雾,使自己保持清醒。

公元1085年,宋神宗驾崩,哲宗即位,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司马光复相,因此苏东坡被召回朝,得到了重用。

可是,已经看透一切的他,不再参与新旧党争,再次自请出朝,任杭州刺史。

再后来,苏东坡又经历了惠州、儋州等许多次贬谪,他无论他身在何处,都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也因此成为了“千古第一词帝”。

这就是这首《题西林壁》的不同之处,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更是对人生的感悟,值得反复去读。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