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

武汉发布 2024-08-16 09:14:43

不是普通的红,而是清雅粉嫩的胭脂红;

不是普通的纹饰,而是繁复中透着疏朗的西番莲纹;

不是普通的瓷器三件套,而是《西厢记》故事主题的茶壶、加热器和底座;

不是你想象中的古风器物展,而是对眼睛极度友好的广珐琅颜值大PK——

8月10日,“浮金流燦——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广珐琅特展”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展,136件(套)精美无比的广珐琅珍品首次在汉展出,为观众带来广珐琅界的“颜值天花板”。

何为珐琅?据本次广珐琅特展策展人余珮瑶在现场介绍,珐琅是外来语的音译词,是一种将粉状硅酸盐玻璃熔于金属等胎体表面的工艺技术,其粉末是混合玻璃和金属氧化物的鲜艳颜料,所以珐琅器大多色彩绚丽,颜值“动人”。

广珐琅之名最早见于清宫档案记载,特指粤海关进贡的广东珐琅,现泛指广东制造的金属胎珐琅,以铜胎画珐琅为主。据介绍,画珐琅工艺起源于西欧,17世纪末,随着康熙开海,西洋画珐琅技艺经海路传入中国,而作为岭南门户的广东,便成为清代金属胎画珐琅的重要制作基地。可以说,广珐琅融汇中西,是清代珐琅器工艺的重要代表,也是中西方文化、技艺交流与融合的重要见证。

花蝶昆虫纹水丞。花果昆虫纹水丞。花卉纹镂空碗。《西厢记》故事图茶壶。云龙纹西洋妇孺图高足碗。花果飞蝶纹荷叶式盘。蝙蝠纹碗。广彩开光花鸟人物纹潘趣酒碗。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136件(套)广珐琅展品大多为盘、碗、碟、杯、盏等实用器物,也不乏成套的酒具、餐具。观众可以透过这些仿佛“打翻颜料铺”的绚丽展品感知清代审美,也可以从中领略广珐琅的百年发展历程。

在展厅中心位置,单独陈列的云龙纹西洋妇孺图高足碗吸引大批观众驻足拍照。据悉,高足碗造型在广珐琅中较为少见,而这个碗最特别的是,外壁及高足部分皆施胭脂红,粉嫩颜色极为吸睛,成功“留”住了喜欢“看脸”的观众。同时,碗心绘有西洋妇孺图,发色浓艳,碗内壁则赫然饰有四爪双龙穿行于流云间,这种中西结合的装饰元素,也体现了鲜明的广珐琅特色。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馆长姚进庄在展览现场接受极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专家研究发现,早期广珐琅就出现了大量西洋元素,比如西洋人物画等,这说明当时在广东一带,大众对西洋元素的接受度比北方要高。而广珐琅在奉旨承制宫廷器用的同时,也外销欧洲及东南亚地区,一度成为来自东方国度的迷人珍奇,引发持续的“中国风”热潮。

杯碟呈桃子形状、绘有渐变果绿色和粉红色的福寿图意桃式杯盘,以戏曲中“董永遇仙”桥段为创作灵感的“仙姬送子”图镜,可以一边涮肉一边欣赏山水风光的锦地开光山水图火锅,和梁庄王妃的大金镯子一样诱人的透明珐琅嵌宝石手镯,将崔莺莺、张生、红娘的故事搬上“下午茶三件套”的《西厢记》故事图茶壶、加热器、底座……广珐琅的美,九图朋友圈装不下。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张晓云在展览现场表示,广珐琅从西方传入东方,从宫廷走向民间,从广州销往世界,中国古代广珐琅工匠保持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态度,制作出融汇中西的广珐琅作品,广珐琅近二百年的发展历程俨然是一部中西方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史诗。(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摄影: 记者 肖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