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内战,带出王牌军的王耀武为何没真正受到重用?有这两大硬伤

文诩与过去 2024-08-22 21:32:33

在抗战结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三年的内战,毕竟这关乎到由谁真正掌控中国。经过三年的激战,我军节节胜利,将国军赶到东南的孤岛之上,并建立起新中国,由人民当家作主。

3年的时间内,我军与国军打到无数战斗,最终奠定胜局。虽然我军取得胜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军军队以及将领不行,固然其内部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国军之中不乏那些能力出众的将领。

然而,纵观战争过程,可以发现受到蒋介石重用的将领基本都是他真正信任之人,比如顾祝同、陈诚、杜聿明等人,这些人中有些确实不乏优秀的军事素养,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些酒囊饭袋,平日里争权夺利是一把好手,真到战场上的时候,却如同一个门外汉一般。而国军中更多的那些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却受到各种排挤,不受重用,比如孙立人、薛岳等等,哪怕黄埔出身的王耀武,到后来也逐渐被排挤出核心圈。

今天我们就简单说一下为何王耀武没有办法真正受到重用?其中有着两大原因。

其一,派系林立。

从蒋介石掌权以来,他用人习惯一直都是任人唯亲,只有真正受到其信任的人,才能身居高位。因为他担任过黄埔军校的校长,因此黄埔出身的将领一般都能受到重用。而真正能进入核心圈的人,不仅仅要出身黄埔,更要是江浙人,因为蒋介石有着很重的乡土情结。

王耀武虽然黄埔三期毕业,但因为是山东人,并没有真正进入核心圈。不过因为其过人的领军才能也是受到重用,尤其在抗日战争时期,正是王耀武一手带出王牌军队74军,杀得无数日军胆寒。就这样一位悍将,却在内战中的表现十分平庸,这让人不免感到唏嘘。

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国军内部最主要的就是分别以陈诚、何应钦、胡宗南等人为首的各大派系,但是还有不少小派系,就比如王耀武、杜聿明等人就从属于何应钦的黄埔系,因为各自统领过一支王牌军,因此也有着自己的小团体。

在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就对东北地区展开争夺,因此蒋介石就需要安排一个统领东北之人,这个人必须能力出众。针对抗战中的表现,其实最合适的人选是王耀武,但是因为东北没有他的嫡系军队,最终选择与新一军和新六军有着渊源的杜聿明。而王耀武被安排在山东,看似也是一方诸侯,深受重用,实际的自主性与东北完全不能比。

其二,就是整编74军的覆灭。

王耀武能得到蒋介石的看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整编74师的强大。而在1947年,孟良崮一战,直接让备受瞩目的整编74师全军覆没,不仅让蒋介石感到痛心,同时也造成山东局势的变化。

整编74师的覆灭,对于王耀武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毕竟这是真正属于他的一支嫡系军队。没有这支军队,其在国军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在当时,镇守济南的王耀武就敏锐感到山东局势的糜烂,多次向蒋介石建议收缩防线,主动撤军,在徐州战场布置主力军队与解放军决战,可惜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采纳。而从后来战争局势的变化来看,王耀武的建议不失为一条良策。、

再到后来,王耀武虽然名义上为山东战场的负责人,实际真正能指挥的部队也不过十万人。最后只能困守济南,成为解放军的俘虏。

王耀武这员悍将的遭遇不免让人感到可惜,如果他能真正受到重用,可能真的会对我军造成巨大的困扰。然而,在派系林立、论资排辈的国军之中,王耀武能做的也仅仅只是寻求自保。

4 阅读:1321
评论列表
  • 2024-08-22 23:04

    废话连篇

    用户88xxx92 回复:
    是废话,也是事实。
  • 2024-09-20 12:02

    民国时期乡土情结很重,阎锡山喜欢用山西人,最好还是五台的,老蒋喜欢用江浙人,李宗仁白崇禧那必须得是广西人。

文诩与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