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的真实结局:离开贾府不知所踪,薛宝琴曾向贾宝玉暗示去向

君笺雅侃红楼 2024-09-17 09:51:57

林黛玉会泪尽而亡,是前世转世还泪便定下的结局。“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注定要泪尽而死。但一生的长度可以百年也可以十数年。显然林黛玉是后者。曹雪芹既然为她预设了“慧极必伤,情深不寿”之谶,就注定不能长久。

林黛玉面对与贾宝玉之情,最大的困扰还是与前世一样“求不得”。根据“三生石”的典故出于苏轼的《僧圆泽传》,圆泽和尚转世后投生王姓妇人为子。可知神瑛侍者前世就是和尚。而他今生转世的贾宝玉也注定与圆泽和尚今生一样,要再去做和尚,势必又辜负林黛玉。所以,贾宝玉三番两次与林黛玉说:“你死了,我去做和尚”。

尽管林黛玉并不愿意有此结果,“我死了,你做和尚有什么用”?可现实是她面对贾元春支持的王夫人的强烈反对,就像《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钗头凤》的唐琬一样,最终不得不与贾宝玉姻缘断绝,被棒打鸳鸯离开贾府后断肠而逝。

曹雪芹在原文曾借“张金哥退婚案”,林黛玉不喜欢陆游诗,都为林黛玉之“影”的袭人和晴雯的名字,双双出于陆游诗《村居书喜》:“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以及宝钗扑蝶等情节,铺垫出宝黛钗三人的“终身误”的原型,就出于《孔雀东南飞》《钗头凤》和《梁祝》故事。

刘兰芝,唐琬和祝英台三人,也无一不是姻缘断绝后再嫁而死。尤其唐琬再嫁皇室赵士程,契合“薛蟠打死冯渊抢走香菱”的伏笔。薛蟠字文龙,本意以“龙”谶帝王,也契合林黛玉潇湘妃子的外号。

不仅如此,影射众女儿姻缘的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掣花签”。林黛玉的芙蓉花签“莫怨东风当自嗟”,典出于欧阳修的《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之一》,是昭君出塞故事。与掣得杏花签“必得贵婿”的贾探春一样,隐喻嫁作帝王妃,都是远嫁去异国。

而潇湘妃子又是贾探春给林黛玉取的名号,典出于娥皇女英二女同嫁舜帝为妃的故事。如此高度契合的伏笔,绝不是巧合。

还有,第七十回潇湘馆放风筝,贾探春的凤凰风筝,突然被另一只凤凰缠住,隐喻“有凤来仪”之谶,

(第七十一回)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逼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了。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倒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

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这个结局看似让人想不到。实际书中线索众多。当日薛宝琴得了四盆花却只送给贾探春一盆腊梅,林黛玉一盆水仙,随后就在潇湘馆讲述了一个“西海沿子真真国西洋美人作诗”的故事。《红楼梦》的名字,就出于这首西洋美人作的《无名诗》:

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

岛云蒸大海,岚气接丛林。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浅深。

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

这首诗非常浅显的表达出一个汉家女儿在一个海外岛国思念中原故土家园之情。我认为就是曹雪芹借由薛宝琴的故事和花,为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西海沿子真真国作谶。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真”当就是“假”。未来不光贾探春会在那个没有封建礼教的国度大放异彩。就是贾宝玉在家破人亡出家做了和尚后,也会寻踪而至。书中对此有两个重要伏笔。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2 阅读:186
评论列表
  • 2024-09-19 13:25

    希望有下篇讲述贾宝玉投奔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