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古往今来最符合“浑然天成”诗风的诗人,若以此为标准,则李白是毫无疑问的诗歌第一人!
李白诸体皆善,只有七律因作品太少,成就稍弱,其他体裁都至少有一流以上水准。
众所周知,李白是绝句大家,五绝、七绝皆有巅峰神作。
绝句通常短小精悍,用字最为精练,以表达清新流畅、言有尽而意无穷为优胜。
而在不懂诗歌的人眼中,这就成了李白诗歌“肤浅”的体现,这实在是对李白最大的误解,也是无知者最大的悲哀!
表达直白浅近的心境情感时,李白往往会创作绝句。
但若是表达复杂婉曲的心境情感,李白大多会创作古体长诗,而这才是李白真正的杀手锏!
李白的反战圣歌战城南 唐 李白
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去年在桑干源会战,今年转战葱河河畔。曾经在条支海中清洗兵器上的污渍,也曾经在天山草原上放牧战马。多年间转战万里,三军将士也已经日益衰老。匈奴人是以杀戮作为职业,正如汉人耕种庄稼一样。在他们生活的地域,自古以来就只能见到白骨与黄沙。秦朝修筑城墙防御胡人的地方,汉朝还有烽火一直在燃烧。烽火永不止息,征战就永不断绝。野战的格斗中,战士们凄惨而死。荒凉的沙场上,伤败的战马仰头向天不断悲鸣。乌鸦口中衔着死人的肠子,飞到枯树枝上不断啄食。士卒喷洒的献血涂在野草上,将军们在战争中也是两手空空。然后知道兵者是凶器啊,圣人也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它。
这是一首典型的反战诗歌,相比于浅近的绝句名篇,李白的这首诗显然并没有那么被大众所熟知,但这丝毫不减此诗的风采。
但凡读过这首诗,应该不会有人再口嗨李白“肤浅”了吧!
《战城南》个人赏析天宝年间,唐玄宗轻启战端,派兵到边疆进行作战,经历了多次战败。
念及于此,忧国忧民的李白心有不忍,于是奋笔疾书,下笔有神,遂成就《战城南》这一反战名篇。
从首句至“三军尽衰老”,寥寥数笔,用写实的手法白描了将士征战在外的严酷现状,笔触之下,同情之意溢于言表。
从“匈奴”至“征战无已时”,从历史的高度去分析汉人与胡人之间连绵不断的战争,这是一场长期的资源争夺的命运之战。
从“野战”至“将军空尔为”,这是一段极为写实也极为凄惨的描写,李白毫无避讳地写下了这一段血泪文字,战士、战马、乌鸦和尸体、鲜血、荒草和将军,从生到死,从拥有到失去,从鲜活到死寂,终究是一切归零!
最后一句是点睛之笔,“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充分表达了李白对战争的抵制态度。
元萧士赟曾解读说:“开元、天宝中,上好边功,征伐无时,此诗盖以讽也。”
李白的浪漫只是外化,他的骨子里有着儒家“救民济世”的大情怀,这一点在他的很多诗歌中都有体现。
很多不深读李白的人难免会误解李白,他们的狭隘和无知注定了他们无法理解李白骨子里的那份沉重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