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姑娘嫁没有四肢的志愿军,并守护55年,离世后丈夫为她披麻戴孝

思枫谈历史 2023-04-04 08:16:03

1955年,22岁的陈希永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了因战争失去四肢的志愿军战士朱彦夫。

55年后,陈希永病重去世了,朱彦夫泪流满面,坚持要为妻披麻戴孝。

这对令人钦羡的夫妻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往事?

朱彦夫和妻子

朱彦夫出生于1933年,在山东淄博一个叫做张家泉的村子里面长大。

退伍后的朱彦夫

14岁那年,他终于实现了他小时候的梦想,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随后,解放战争打响,朱彦夫跟随大部队先后参与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上百场大大小小的战争,身经百战或许还算不上,但朱彦夫确实得到了很多历练。

1950年,朱彦夫跟随部队奔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中,朱彦夫与战友们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与美军三个装备精良的连队,展开血腥的争夺战。

这一战,惨烈至极,在一天一夜的时间里,他们接连打退美军数次进攻,战到最后,连队伤亡殆尽,唯一幸存者便是朱彦夫。但朱彦夫的情况也很不妙,美军的炮火,引燃了他身边的手榴弹,朱彦夫重伤昏迷。

醒来后的朱彦夫,在一片寂静的雪地里爬行着寻找武器,他还想要继续战斗,然而,却因为剧痛反复昏迷又复醒。后来,朱彦夫被其他部队发现,因为伤势严重,朱彦夫被带回国内进行救治。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朱彦夫付出的代价也极为惨烈,他的双腿从膝盖以下截肢,双手手腕也被截去,左眼失明,右眼的视力也只有0.3。

痛失双手双脚的他,一时无法接受现实,疯了般哭喊,喊着要向敌人讨回残臂残腿,他才18岁啊,没了手脚今后该怎么活?

愤怒过后,朱彦夫心灰意冷,只想去死,他这样的残废,只会拖累家中的老母亲,拖累身边的医护人员。

刚开始,朱彦夫想绝食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护理人员接到院长指示:确保朱彦夫的安全。所以,一到吃饭的时间,医生总是逼着他吃饭。

紧接着,朱彦夫又萌生了跳楼的念头。他趁护士不注意,偷偷溜到窗边,却发现没有手脚连窗台都爬不上去。

见他这样,院长决定横下心来给他一剂猛药他大声吼道:“朱彦夫,你是个懦夫!你问问自己还有没有良心?对得起死去的战友和亲人吗?”

这让朱彦夫彻底醒悟了:自己是2连52个人中,唯一幸存下来的人,在长津湖那样的冰天雪地里,自己都能活下来,以后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自己必须坚强地活着。

朱彦夫出院后,被转到荣军医院继续休养,还有专门的医护人员陪伴照料他,并帮他安上假肢。但这样安逸的日子,朱彦夫却过得十分难捱。

1955年,朱彦夫果断放弃了原有的特护待遇,选择回到他阔别多年的故乡。

当看到朱彦夫,他的老母亲十分惊讶,原来,长津湖战役之后,他的上级以为他已牺牲,已经给他的老母亲寄了烈士证书,痛失爱子的老母亲,给他立了一座衣冠冢,此时他的“坟头”已经长出嫩草。

老母亲惊讶过后便是心碎欲裂。为了不让母亲担忧,朱彦夫一个人住在老旧的茅草屋里,苦练生存技能。由于家里条件艰苦,伤口反复发作。他忍了又忍,直到一场大雨后,县领导武宪德走进了他家,强制下命令,将朱彦夫送往了医院。

只是让朱彦夫没有想到的是,也正是这次医院之行,从此改写了朱彦夫后半生的轨迹,让他得以邂逅天命良缘。

在医院里,朱彦夫照常在医院走廊练习走路时,恰巧碰到了路过的护士陈希永。22岁的陈希永在看到朱彦夫的第一眼就被他坚挺的背影折服了,这个经历了病痛,刚从鬼门关回来的人,依然能昂首挺胸,不论做什么永远是挺直脊背。

朱彦夫的影子就这样在陈希永的心里扎了根,正巧陈希永的姑父也在这家医院工作,对朱彦夫比较了解,朱彦夫小小年纪参加过上百场战斗,多次立功,多次负伤,是动过40多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

当陈希永了解到朱彦夫的身世和事迹后,从心底里对朱彦夫更加敬佩。

后来,经过陈希永姑父的撮合,陈希永很愿意嫁给朱彦夫,并照顾他一辈子。但是,朱彦夫却不愿意。

“我已经是一个废人了,我不能用自己残废的身体去拖累这么好的姑娘。”朱彦夫拒绝了陈希永姑父的好意。

当陈希永知道朱彦合的想法后,直接当面找到了他说:“你没有手脚和眼睛有什么大不了的,我是劳动人民,我不怕吃苦,我愿意做你的眼睛和手脚。”

朱彦夫被陈希永的这一番话给感动了,再三思考下接受了她的告白。

可是陈希永的父母反对这桩婚事。然而,陈希永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嫁给了朱彦夫。

婚后,陈希永把朱彦夫老家里的房屋打扫得井井有条。每天早上帮助朱彦夫戴上义肢,然后和朱彦夫出门种田。

虽然生活清贫,但她从未有过一句怨言,就这样,两人将生活经营地有声有色,并且还孕育了几个儿女。

1957年,朱彦夫当选村支书,开始全心全意为张家泉村办事情,为了增加村民的收入,他决定开荒。

可张家泉村的荒地,七零八落地分布着,到处都是乱石。

每天天刚亮,外面就响起“嘎达嘎达”的声音,那是朱彦夫托着17斤重的假肢,拄着拐杖出门了。

他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蹒跚在乡间小路,不分严寒酷暑,带领妻子和村民们劈山修田,棚沟造地。

历时三年,才终于填平张家泉村的2条大沟,整理出100多亩农田。

图注:朱彦夫带头种地

图注:朱彦夫亲自种树

果实累累

可是这时候乡亲们大多数不识字,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朱彦夫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朱彦夫用自己的抚恤金,在村子里建立了一座图书馆,然后,又开办了一所夜校,教村民们读书。

1970年,朱彦夫又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要把电引到张家泉村来。

要把电引进来,但是供电部门却缺少架电器材,怎么办,朱彦夫就利用一切外出机会到外面采购。

一次他出去外地采购器材,晚上他舍不得住旅馆,就睡在马路边。

没有枕头,他就把假肢枕在头下做枕头,过路的人看见了,还以为他是流浪汉,有好心的人,还在他身边丢点零钱。

七年后,张家泉村终于引来了电,第一次用上了电灯。

看着自己一手打造的村庄,望着万家灯火,朱彦夫高兴地说道:“我终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982年,由于劳累成疾,一场大病险些要了朱彦夫的命,这也迫使他不得不辞去村支书这份工作。

就这样,朱彦夫放下了“锄杆子”,握起了“笔杆子”,要去完成一项更重要的任务——写书!他要把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写下来传给后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朱彦夫用嘴咬着笔写,累了就用残臂绑着笔写,胳膊酸了,再换嘴巴咬着笔写,寒来暑往,循环往复。

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用舌头舔翻字典,一边阅读认字,一边构思写作。最后,朱彦夫向世人呈现了生命巨作——《极限人生》、《男儿无悔》。

2010年2月,朱彦夫的妻子陈希永就这样无声地离世了。这件事对朱彦夫的打击非常大不过,想到还要处理好妻子的身后事,朱彦夫还是振作了起来,虽然二人共同孕育了多个子女,但朱彦夫依然坚持,自己也要为妻子披麻戴孝。

要知道,披麻戴孝可都是晚辈对长辈才会做的事情,可在葬礼前,村民们以不合规矩为由,劝阻朱彦夫,但都被他坚定地拒绝了,朱彦夫说:“在过去的55年里,我的妻子一直守护我。在有了妻子的帮助后,我不仅可以恢复原来的工作,还能为乡亲们做更多的事情。所以说,没有我妻子,就没有我朱彦夫!”

结语

人们称他为铁血汉子、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他被评为“时代楷模"、"人民楷模"、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他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1 阅读:45

思枫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