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蒋介石称为“当代韩信”,死讯传到台北时,蒋落泪:太遗憾了

今人说古 2024-07-11 23:50:59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这天,蒋介石在做什么呢?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以胜利者的姿态,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蒋介石正在纠结是否空袭新中国开国大典。最后,他做出正确决定,放弃空袭。

当时苏联倾向新中国,美国态度不明但也隐隐偏向我方。蒋介石从广播中,听到许多自己过去的老部下,如今也加入我方阵营,参加开国大典后,十分恼怒,嘴里骂骂咧咧。10月1日,蒋介石一生中心情最复杂的一天,也是他最不想开口说话的一天。

败退台湾时,蒋介石还只是“下野”草民的身份,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远赴重洋,并定居美国,不愿交权老蒋、公开拥护他复职。1950年3月1日,蒋介石违背民国宪法,重新上任“总统”。

蒋介石对自己的失败,进行了深刻反省,并多次召集在台的高级官员和将领,进行“革命失败”原因探讨。首要原因,不是蒋介石自我反省后的自我认错,而是“国人”。“不幸个人的主张,不能取信于国人。”他认为国民党失败的第一责任在“国人”。真是可笑,人不行怪路不平。

除此之外,蒋介石还总结了几个原因:国民党内部的腐朽,国民党军的作战不利,知识分子的“随风逐浪、道听途说”,美国的支援不利,苏联的言而无信等等。到最后,他也没说自己有什么问题,而是讲假大空的“自责”。

于蒋介石而言,败退台湾并不都是坏事,起码他在台湾,做了许多在大陆只敢想、不敢做的事:国民党改造,农村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等。国民党军也因此,收获了一些民心,提升了部分战斗力。

在49年后的二十年时间里,蒋介石一直没有放弃“反攻”的想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反攻的希望愈发渺茫。到1966年那场“运动”开始,他看到了一线生机,尤其是看到那个站在毛主席身边的二号人物。

蒋介石在国民党大会上,高兴地举起一张报纸说:“我不相信这个人会忠于毛泽东。”此人正是蒋介石曾经的学生,黄埔四期毕业生的林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崭露头角后,蒋介石就想将其收归己用。

其实,若不是那一系列亮眼战绩,蒋介石哪会把他放眼里、放心上。沙场论将,蒋介石给他极高的评价:“当代韩信。”蒋介石后知后觉,想起毕业前黄埔学生们的上台演讲,突然觉得他相当不凡,后悔当初没有下足本钱笼络。

黄埔之后,蒋介石跟他还有交际谈话,但早已不是校园时期那种和谐师生关系,而是你死我活、立场对立的敌人关系。

1966年后,他大红大紫成为副统帅,蒋介石让人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他的信息,送到自己案桌。1971年“913”后,他的死讯突然传来,蒋介石不禁嚎啕大哭。

蒋介石哭得不是其他,哭得是随着这位的去世,自己反攻大陆的最后机会、最后一点希望没有了。蒋介石的泪水,被国民党大员陶希圣看到,他说这是因为蒋介石深表遗憾。

蒋介石至死,嘴里还喃喃自语着“反攻”。当初国民党在大陆占尽优势都被赶走,如今偏居一隅还回得去吗?“反攻”不过是吊着蒋介石的一口气,是他活下去的借口。

1 阅读:77

今人说古

简介:读史可明鉴,知古以鉴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