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麦琳年轻时候的照片,你会感觉很惊艳。
和现在这个身材肥胖,又不怎么打扮的中年妇女判若两人。
那时的她,年轻美丽,小家碧玉,温婉动人。
当时有很多条件远胜李行亮的男生追求她,她却都没有动摇过,坚定地选择了他,因为爱情。
那时的李行亮在音乐上还没有崭露锋芒,是个小透明,麦琳跟随他从深圳到北京,过上北漂的生活。
为了支持李行亮的梦想,麦琳吃过不少苦头,节衣缩食地规划两个人的未来。
李行亮说,大冬天的,麦琳连一双暖脚的鞋都没有。
她为了全心全意陪伴和支持李行亮,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从明媚动人的小清新,渐渐成为了家庭主妇。
后来李行亮逐渐在音乐界有了一定的名气,两个人日子慢慢好了起来。
经济条件也一点点变好,俩人幸福的结婚,生儿育女。
李行亮在外努力赚钱,完成自己的音乐梦,麦琳负责照顾好孩子们和自己的男人。
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麦琳全心全意为家庭付出的同时,人到中年,身材一点点发福,面貌也跟当年大相径庭。
而自己的老公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反而随着年纪增长有了更好的沉淀。
外面有很多女歌迷,痴迷着自己的丈夫,其中不乏年轻貌美者,而她自己却感觉状态越来越糟糕。
已经习惯为家庭奉献的麦琳,眼里只有老公孩子,很少再关注自己。
她变得不爱打扮,舍不得花钱,她不爱自己,只爱家人。
虽然隐形的家务和付出有无数种,自己对家庭也付出了很多。
却经常会有人说,是她高攀了李行亮,嫁给李行亮是她的福气,被他养着就该知足。
时间一久,她便质疑自己,质疑自己的付出是不是有意义和价值。
她想要在李行亮身上得到他的肯定和爱意,起码这是唯一她知道可以证明自己很重要的机会。
然而她想要的,始终得不到。
哪怕李行亮已经在努力想办法送她礼物,给她惊喜,她还是觉得不是她要的。
每一次的沟通都以:
我觉得你不爱我,而对方说你到底想要什么来结束。
他们的吵架永远陷入一个死循环,她想要的爱,是一个男人能给予的确定的在乎。
而李行亮却不知所措,因为他们彼此不理解,对方要的到底是什么。
观察团看到这一幕时,有人说,建议麦琳找一份工作。
潜台词是:
你太闲了,没有自我,所以适当忙起来就不会一天到晚胡思乱想。
胡彦斌更是表示,在感情上不要全部付出,不然很容易患得患失。
只是,这样的评价,对于一个全职主妇而言,并不公平。
一个当了十几年全职主妇的女人,她的青春和汗水都挥洒在了家庭上,她的工作就是照顾老公和孩子。
去找一份工作,谁来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
谁在幕后帮李行亮操持一切,让他后顾无忧的拼事业?
没有她全心全意的支持李行亮,他是否一定会有现在的成就?
就连李行亮都说过,自己现在的房子,起码有一半的功劳是麦琳帮他抠出来的。
她已经习惯了付出和全心全意,如今让她不要爱那么多,也不要再那么抠,她一时能改变吗?
还有,脱离社会那么多年,让一个已经跟社会脱节的家庭主妇去她感到陌生和不擅长的领域重新出发。
这样的难度有多大,有人试想过吗?
这不是一份工作就可以解决的矛盾,是一个家庭主妇在辛苦付出后,希望得到另一半的情绪价值的渴望。
麦琳是一个物质的人吗?
很显然不是,年轻时有那么多有钱的富二代追求她,她都不为所动。
她要的是爱情,如今在这一段关系中,因为感觉不到爱意了,想要寻求丈夫的关心,这没有错。
在观察团几位嘉宾的评价中,男生们都十分理性和客观,他们就事论事,因为他们无法与麦琳产生共鸣。
只有侯佩岑表示,自己以前也像麦琳似的,自己说不清想要什么,但是就希望男方给予。
虽然看上去蛮不讲理,但是自己亦有自己说不出的委屈。
而复旦大学教授沈亦斐说的这一段话,才是深扒了矛盾的核心。
麦琳年轻的时候,在物质与爱情中,毅然选择了爱情。
她想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自己没有输。
所以,当她看到身边那些曾经不如自己的女孩子都比自己过得还好时,心里难免不平衡。
李行亮目前能给她的物质水平,她当年随便选一个富二代就能得到,不必要吃这么多年的苦。
当然她自己的选择也绝不后悔,怕的就是一直支撑着走到现在的那股爱意,正黯然消逝。
亦舒的小说《喜宝》中,有一句女主说的话:
“我想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很多很多钱。”
钱和爱情,总是要有一个的,而她当年选择了爱。
如今爱正在悄然消失,钱也没有很多,那么这么多年的付出,意义在哪里?
她会不断质疑自己的选择,觉得一切不值得,这才是痛苦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