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思维“生锈”:从刻舟求剑到胶柱鼓瑟

迎曼溪学 2024-11-04 11:39:20

朋友们,咱们中国有句老话,说得那叫一个深刻,满满的都是人生大道理。这些老话,用词简单,比喻又生动,一下子就能点出咱们在看待事情、做人做事上容易犯的错误。

就像《幼学琼林》那句“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简直就是对那些脑筋转不过来、做事死板的人的生动写照。接下来,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两个说法,看看它们背后都讲了些什么道理。

“刻舟求剑”出自《吕氏春秋·察今》。

“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楚国有个坐船渡江的人,不小心把剑掉进了江里。他并没有立即下水寻找,而是在船上刻下一个记号,并说:“这是我剑掉下去的地方。”

当船靠岸后,他便根据这个记号下水寻找他的剑,结果当然是一无所获。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比喻那些处理问题时不考虑实际情况,一味按照旧有的、不切实际的方式行事的人。他们缺乏变通和适应能力,无法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它也讽刺了那些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灵活的思维,不能一味固执己见。

同样的,“胶柱鼓瑟”,也是嘲笑那种固执拘泥不化的人。 

“胶柱鼓瑟”原意是指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使弦柱不能移动,从而无法调整瑟的音高。

后来,这个成语用来比喻那些固执拘泥、不知变通的人或行为。他们就像被胶粘住的瑟柱一样,无法根据环境的变化或新的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或改变。

“胶柱鼓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是:“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赵孝成王因为赵括的名声而让他担任将军,就像用胶粘住瑟上的弦柱来弹瑟一样,音调不能变通。赵括虽然能熟读他父亲的兵书,但却不知道变通运用。

朋友们,赵孝成王因为赵括的名声而让他担任将军这一事件,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前夕。

赵括是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他自幼熟读兵书,对兵法理论有着深厚的造诣。可是,他缺乏实战经验,对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了解不足。

在长平之战前,赵国的老将廉颇在与秦军的对抗中采取了坚守不出的策略,但赵孝成王急于求胜,对廉颇的策略产生了怀疑。

在赵孝成王决定任用赵括之前,赵国的大臣蔺相如和赵括的母亲都曾试图劝阻他。蔺相如指出,赵括虽然能读其父的兵书,但不懂得灵活应变。

赵括的母亲则通过对比赵括与其父赵奢的行为和性格,进一步说明了赵括不适合担任将领的原因。

偏偏,赵孝成王没有听取他们的劝阻,坚持任用赵括。

赵括在担任将军后,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

由于缺乏实战经验和对战场实际情况的了解,他的指挥导致了赵军的惨败。

赵括本人在突围中被秦军射杀,数十万赵军投降后被秦军坑杀。

这一事件对赵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几乎导致了赵国的灭亡。

赵孝成王因为赵括的名声而让他担任将军的决策,最终导致了赵军的惨败和赵国的巨大损失。

这一事件了充分说明了在处理国家大事时,不能仅仅依据名声或理论来做出决策,而应该注重实际经验和战场表现。

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灵活的思维,不能一味固执己见或盲目跟风,不要成为那种固执拘泥不化的人。

0 阅读:0

迎曼溪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