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开国元勋突遭革职查办,起因竟是一封信

博士探百年 2024-03-25 09:17:29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2年2月,中央突然下达命令,要求河南省委开除开封市市委书记戴季英的党籍还有公职。并将这条消息刊登于《人民日报》之上。

此事一出,全国沸腾。要知道,这戴季英作为开国元勋,对党的革命事业贡献颇多。怎么突然就被革职了?

戴季英究竟做了多么出格的事情,才触及了毛主席的逆鳞,让向来仁慈的主席不顾半点体面?

起因是一封戴季英寄给毛主席的信。

因信生事

建国之初,许多省份与地方都急缺人才来治理。在战争年代就军绩突出的各位将领大都担任了重要职位,在各自的职位上发光发热。

但是乱局之时的军事人才并不一定能扛起和平年代的理政重任,主席怕埋没政治人才,因此在指派完各地主要领导人员,组建好中央领导班子之后,就提出,各位可以积极向他写信建言,可以是举荐他人或是自荐,目的都是让新中国能更好地发展。

戴季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呈上了一封自荐信。

作为开国元勋之一,戴季英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就投身于革命事业,心系于党和人民。

建国之后,他被安排去河南省开封市任市委书记。眼看着身边的好友纷纷留任中央,或是当上省委书记,戴季英心里自然是十分不平衡。要知道,在建国前,他曾担任过军中大大小小的职位,并且立下战功无数。以他的本事,怎肯屈居于一个小小的开封市市委书记呢。

在信中,他就罗列自身能力,提出了自己正当的诉求,期望中央能分配给自己更重要的职位,比如河南省省委书记一职,他就很合适。却不料,打开信件的毛主席,越看越生气,眉头也越皱越紧,最后竟扔了信大声说,要将戴季英开除党籍,革职处理!

一份自荐信,不但没有让戴季英如愿以偿,反倒惹怒了主席,连现在的职位都保不住了。此时在家里做着上任美梦的戴季英想破脑袋都没想到问题出在了哪里,只能说,戴季英还是不够了解毛主席!

戴季英在那封信中,主要写了三点内容。一是罗列自己以前的重大功绩,叙述自己为开封市的发展做出的贡献;二是自夸政治能力,画大饼,许诺自己在重要的职位上能做出更多惠国惠民之事;三是表达对上司及同僚的不满。

最让毛主席震怒的,就是这第三点。戴季英在自荐信中,为了抬高自己,狠狠踩了河南省其他领导一脚。大肆批评这些人近期在政事上的疏忽与漏洞。并说:我比起他们厉害多了,凭什么他们职位高于我?完全一副被嫉妒与不满冲昏了头的样子。

了解毛主席的人都知道,主席相当忌讳背地里搞小动作之人。戴季英既然能看出那些人在政事中做得不好的地方,不当面指出却在背地里告状,这难道是正人君子该做出的行为吗?

仅仅因为对当前的职位不满,就能做出这种背刺同伴的举动,如果让这种人掌握大权,难保他不会做出以公谋私,贪赃枉法之事。

因此毛主席当下便拍案决定,此人万万不可重用。将他放在党的内部任其发展,无异于是养虎为患,踢出党内部是最好的选择。

毛主席当即便发文给河南省省委部门要求处分戴季英,将其革职。未免生出多余的麻烦,毛主席又于一天后,让《人民日报》也刊登上戴季英犯了错误被开除党籍的新闻。戴季英就此被遣送回家。

功绩突出

戴季英出生于湖北黄安,如今已改名为红安县。他出生于地主家庭,父亲名叫戴寿云,早在大革命时期,戴寿云就一直支持革命活动,是一位开明人士。

在这种家庭的熏陶之下,再加上家里有点小钱,在衣食住行与教育上也从不亏待他,因此戴季英很早就接触到新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

戴家除了戴季英以外,还有四个兄弟。几位全部都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对革命事业抱有极大的热情。其中,二哥戴季伦还是当时黄安地区早期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除了戴季英以外,其余四位兄弟均在革命中牺牲。而戴季英的父亲也因与董必武联系甚密而被国民党反动派活活烧死,一家人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奉献出自己,可以称得上是满门忠烈了。

1926年,戴季英加入共青团,又于次年转为共产党员,正式开启自己为革命发光发热的旅途。

1927年11月,戴季英在王树生的带领下,组织三万多名农民参加暴动,很快便突破了黄安,成功抓获了当时黄安县的县长贺守忠,在这场起义中,共产党歼灭了黄安县警备队,缴枪100多条,大获全胜,戴季英也在此次起义中崭露头角,初现自己的治军才能。

作为起义时主要力量的戴季英,在黄麻起义之后,他被委以重任,主持黄安县的县委工作,起义时所组建的第七军也隶属黄安县委的领导,戴季英成了实际上的第七军领导人之一。

从1931年起,戴季英就一直活跃于鄂豫皖根据地,坚持在根据地搞斗争,为根据地建设出谋划策。,在此期间他迅速成长,无论是能力还是见识都提升颇多。后期俨然已经成为了鄂豫皖地区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戴季英被派往大别山,担任重组之后的新四军第四支队的副司令员。时任司令员是高敬亭。

高敬亭也是一位治军奇才,在一场抗日游击战中,高敬亭率领一支抗日游击小分队针对在蒋家河口的日本军队展开了一场伏击战,歼敌二十余人缴获枪支十一条,且无一人伤亡,由此可见其治军能力。

但是,这位能人后来却犯了左倾主义错误。在新四军第四支队担任司令员之时,由于前期太过顺利,他被这些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在支队内大肆宣扬宗派活动,并为建立自己的势力,排挤一些老党员、老干部。

再加上他在军事上的消极态度,一度使我党在皖区的发展停滞不前。在一次重大错误之后,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坐不住了,他立即致电中央与国民党当局要求处决高敬亭,仅在国民党批准之后,项英就迫不及待处决了高敬亭,此后,戴季英代替他的位置,坐上了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的位置。

虽有些小错误,但是高敬亭在第四支队中的地位相当高,士兵们都很听他的。他这一死,支队内人心涣散,甚至有大量人马离开革命军的队伍当中,留给戴季英一堆乱摊子。

刚接手之时的确困难重重,既要带领队伍抗击日军,又要让人心重新归拢,这让戴季英十分有压力,但是他还是一如既往,带军抗击日本,指定作战计划,在队内积极做思想工作,很快便使局面好转,坐稳了司令员的位置。

从大革命时期进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戴季英一直随着人民军队一起成长,在军中也一直身兼要职,立下功绩无数。因此在做了开封市的市委书记之后,才会大为不满。

看到这里,大家就要有疑问了吧?这样一位对党对人民做过大贡献的人,从风光无限到革职查办就仅仅是因为一封信吗?

当然不止,如若仅因一份信,以毛主席的胸襟,不可能将人贬低至如此境地。

戴季英早年的错误

尽管戴季英此人在带军打仗方面立下战功无数,但他在红军内部犯下的错误也是令人咋舌。

在红25军任政委之时,国民党为拔除红军这颗眼中钉,除了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战争之外,还会暗地里派特务混入红军当中,试图窃取情报,瓦解红军势力。

为了对抗国民党的阴谋诡计,当时在红军内部,整顿肃反的力度十分之大。对于新加入的红军与和红军有往来的各界人士都要进行摸底清查。

但是,面对此事的戴继英有点矫枉过正了。

不仅对于外来人士他雷厉风行地进行整肃,就连在红军内部带了好多年,日日同吃同住的老红军战士们他也不放过。

戴季英对于这条军令的执行力度甚至到了病态的地步。只要看见有红军聚在一起说话,他便将这些人打成敌特分子,缉拿清查。在这个过程之中,无数红军战士被冤枉,被拉出去枪毙活埋。敌特分子还没混进来,红军内部就已经乱了套。

戴季英部队中的红军人人自危,他们想要为自己抗争,为自己辩解却也无能为力。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每日行色匆匆不敢说话,往日里欢声笑语,轻松愉悦的氛围消失了,军内一片沉沉死气。

后来,中央收到情报及时出手,总算是挽回了红25军内部人心涣散之趋势。但由于鞭长莫及,中央也无法对戴季英做出惩罚,又因当时正值用人之际,作出口头上的批评教育之后,此事便不了了之。

这件事情重重拿起又轻轻放下,没有受到惩罚的戴季英,也丝毫不觉得是自己做错了。

但是中央急需用人啊!批评也批评过了,检讨也认真做了。中央以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便继续对他委以重任,却不料差点酿成更大的苦果。

组织上打算着手建立鄂豫陕根据地,扩大红军在陕北地区的势力。戴季英毛遂自荐,要在鄂豫陕根据地建设中大展拳脚。

在根据地建设中,戴季英的性格缺点更加暴露出来了。由于家庭原因,他接触到共产主义思想格外早,面对刚刚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僚们,他的优越感可不止一星半点。

戴季英此人自命不凡,眼里半点容不得沙子。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工作中,常常是看到一丁点不顺他意的地方。就要下令整改,手下人被指挥得晕头转向,苦不堪言。

除此外,令中央没想到的是,他仍然对整顿肃反工作念念不忘,在进行鄂豫陕根据地建设工作之时,他与朱理治聂洪钧等人,又一次开始了肃清红军内部敌特分子的活动。

比起之前,戴季英这次的手段更为暴力。只要是对他的工作提出异议的红军,均被他打上敌特分子的标签。甚至在后来,在我军高级指挥员刘志丹同志路过陕北之时,将其扣押,逼迫他承认自己是国民党派来的敌特分子。

莫名其妙被逮捕的刘志丹想要辩解都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戴季英眼见他说不出什么,便更加认定此人是敌特分子,毫无证据之时,就要将刘志丹同志活埋。

好在中央红军来得及时,这才留下了刘志丹同志的性命。

戴季英这人,疑心病太重且刚愎自用,在两次肃反之中,都差点酿成大祸。第一次肃反导致红25军时期大减在蒋介石发起的围剿行动中伤亡惨重;第二次肃反,又差点斩杀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党的重要军事人才。

当时毛主席得知此事时,非常愤怒,甚至动了将戴季英枪毙的心思。戴季英这才开始后悔,向主席求饶,请求主席能给他一条生路。

最后,看在他年纪还小,且全家人都为了革命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份上。毛主席只打算让他当众检讨认错,并将他驱逐出军队便作罢。

戴季英再次来到革命队伍中,就是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的事情了。戴季英还想继续参加革命,组织上也看重他的作战能力,在又一份检讨书递交组织后,他再次投入到了抗日战争之中,一直干到了建国后。

一份检讨书,让他重新回归军队,一份自荐信,又让他被彻底踢出队伍。戴季英这一生,功过掺半,但为人太过冒进,又太过自负,继续留在党内不知道还会捅出多少篓子,被革职才是他最好的结局。

0 阅读:0

博士探百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