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的时候,玉米陷入了阴霾,南北齐跌,无论是东北还是山东,也是一片飘绿,虽然说跌幅不大,但是就这么被阴霾笼罩着也着实难受。
终于到月底时出现了转机。
随着东北第三轮增储消息的正式落地,东北玉米市场得到提振。
本来以为除着余粮渐少,以及粮源的转移,再加上增储的提振,玉米冲出了阴霾后,应该走向光明了,会迎来一番新气象。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玉米刚冲出了阴霾,转眼又掉进了糨糊盆,是涨也难,跌也难,变得动弹不得。
而近期,玉米市场更是乱象频出,表面看,玉米好像又回到了之前价格分化的状态,但实际上背后新一轮的较量已经开始了。
这一次,是谁和谁的较量呢?
从表面来看,山东及东北再次出现了分化走势,并且分化得还挺严重。
比如说东北玉米,又开始涨了。
而除了增储的提振以外,东北玉米上涨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一是持粮主体开始惜售。
一方面是现在粮源不多了,不像之前卖压高企,市场的主动权在买方而不是卖方,现在随着卖压缓解了,市场余粮渐少,并且大家普遍预期后续玉米的供应会偏紧,因此现在手里的优质粮就成了香饽饽。
再加上近日中储粮采购也变得密集,于是更加剧了持粮主体的惜售心理。
二是企业开始提价锁粮,防止外流。
虽然现在东北与山东的价格还在倒挂,但是一些企业也开始着急了,本来余粮就不多了,生怕后期一旦价格顺价,玉米就会像流水一般迅速外流,而玉米一旦流出去想回来那几乎是没可能了,所以部分企业一改3月下旬时的低迷状态,开始积极地提价收粮了。
不过这只是产区的一厢情愿罢了,销区可不这么想。
由于下游产品消费一般,尤其是饲料企业,需求平平,自然也就没有积极性。尤其是南方的企业,还有替代的选项,所以更是不着急。
于是,玉米的较量就从之前的基层与贸易主体之间的较量,开始转变为产区与销区之间的较量。
而最尴尬的就是半产区半销区的山东了。
由于售粮进度偏慢,而且玉米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卖粮的积极性仍然较高,只要天气允许,上量也是噌噌往上涨,玉米价格也就哗哗往下落。
所以玉米看似是价格分化,实则是产销区的较量开始了。
别看产区上涨的情绪很浓厚,但是由于销区不买账,且价格倒挂,上涨的苗头很容易被打回去,也就形成了当前上涨的气势很强,但实际雷声大、雨点小,低头一看,没涨到哪儿去。
所以现在的玉米就像是掉进了糨糊盆——动弹不得,这么“尬”住了,除非供或者需一方出现较大的变动,来拨动玉米行情,否则玉米依然是一个窄幅震荡局面。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