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原: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郑懿 2023-06-20 10:48: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今天是我日更的第92/100天

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认识外部世界,二是人改变外部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外部的客观世界是人认识的对象,但是没有人的实践,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是不会自动反映到人的头脑中来的。

只有通过实践,客观事物才会成为认识的对象,才会有对它的反映。

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要主动去关注、主动去想,才能看到世界的现象和本质。

实践是人的才能和知识的唯一源泉。

一个生下来就完全与实践隔绝的人,既不可能有什么知识,也不可能有什么才能。

同样的,如果想提高知识与才能,就要多实践。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由于个人的生命和能力的限制,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人的绝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是从书本和他人那里学来的。

但书本上的、他人的知识,对我们来说都是间接的。

书里的内容有可能会出错,如果不加以辨别,全盘接受,就会形成错误的认知,把事情做错。

典故“纸上谈兵”,赵括只学习了兵书里的内容,却没有活学活用,最终打了败仗。

现实是动态发展的,书里写的内容却是死的,只有学了里面的精髓,活学活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动,才能适应现实。

要重视向他人、向书本学习,但尤其要重视向实践学习。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实践不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手机信号从3G到4G,再到5G、6G,云计算、AR、VR、自动驾驶,新技术出现,刷新我们的认知。

社会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观察、研究的物质手段。

神舟飞船、天宫空间站、蛟龙载人潜水器,让我们能在更高深的领域进行探测、研究。

社会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随着新领域、新技术的出现,认识到新问题,对这些新问题进行研究、思考,会得到新认识,在此基础上,去研究其他更深的领域。

推陈出新,周而复始,我们的知识才会越来越多,认识才会越来越深刻,认识是无限的。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人们从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否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相一致,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证明。

光说不练假把式。

认识与实践统一,说明认识是对的;如果统一不了,认识是错的,要改变认识。

典故“一叶障目”里,书生在书上看到螳螂躲在树叶后面,昆虫看不见它。

书生以为有隐身的树叶,就去找,找到了自以为的可以隐身的树叶,就利用这个树叶去偷东西,被人发现,送到衙门,被县官教训一顿。

书生原先的认识是错的,相信有了这次经历,他的认识就会改变。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动力、标准和最终目的,这些都是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表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脱离实践。

欢迎点赞,转发给我鼓励~

我是郑懿,关注我,陪你一起持续进步。

0 阅读: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