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工作原理?全球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二维码,它会有用完的一天吗?
“你扫我,还是我扫你?”在当今这个数字化时代,“扫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扫码支付、扫码乘车、扫码点餐、扫码查看快递信息……一个个或黑或白的小方块经过排列组合后形成的图案,就能表达特定的信息,化身为人们熟悉的互联网产品。
那么,二维码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工作原理?全球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二维码,它会有用完的一天吗?
事实上,二维码的工作原理并不复杂。二维码中的黑色小方块代表“1”,白色小方块代表“0”,黑白相间的图案其实就是一串数字编码。当人们用设备扫描二维码时,设备会通过光学传感器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从这些数字信号中解码出二维码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维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维码。走进超市,我们在许多商品包装上看到的条形码就是一维码。由黑白相间、宽度不同的线条组合而成的条形码,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转换成与计算机兼容的信号,进而解码为包含信息的数字或字母数据。不过,条形码的存储量有限,为了存储更多、更复杂的数据,二维码应运而生。1994年,日本工程师原昌宏为解决制造业和物流业的产品管理问题,研发了二维码,后在全世界范围内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一枚小小的二维码自诞生开始,就集合多个优点于一身——
信息存储量大。二维码生成规则较为灵活,能够容纳远大于一维码的信息量,同时还可以通过调整图形的大小、复杂度等因素来增加编码容量。以人们平常使用的“33×33”版本的二维码为例,根据大致推算,假设全世界每天消耗100亿个二维码,当下版本的二维码数量足够人类使用7.3805×10261个“138亿年”。
编码范围广。二维码不仅可以编码文字,还能表示图像数据,支持多种语言文字,这使得二维码在表达复杂信息时具有更高的灵活性。
校正能力强。二维码内置有L、M、Q、H共4种纠错等级,这些纠错等级可以让二维码在出现部分损坏的情况下仍能被正确解读。比如,如果一个二维码有30%以下的面积被遮盖或者去除,二维码扫描器依然能够从这个残缺的二维码中准确读取信息。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二维码虽然有诸多优点,但是用户在扫描之前不能有效判断所扫的二维码是否安全有效。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一特点对二维码进行篡改和替换,使得一些用户在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时发生个人信息泄露、感染病毒等问题。希望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一问题可以被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二维码的保密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