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贬诸葛亮
很多人认为易中天的三观不正,比如对信仰的缺失,对中华文明的否定,对中华文化的嘲讽,我认为他的历史观也非常不正,这种不正突出表现在他品三国上,表现在他对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恶意贬低和抹黑,这是很多了解诸葛亮历史的人所无法接受的,也与历史事实不符。
作为半路出家的所谓历史学者,他并不是学专业历史的出身,开始学的是古代文学,估计觉得没有前途就改学美学,因此还拿到了教授的职称,但至今无人知道他在文学和美学方面的建树。反而用旁门左道讲起了历史,而且歪打正着,他的《品三国》火得一塌糊涂从而使他名利双收,吃了一辈子的红利,赚了一辈子的虚名。但人们逐渐从他幽默搞怪的另类语言中品出了他对历史人物的偏见和错误认知,开始对他的学术水平和态度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不再是那个在神坛和庙堂上趾高气扬,侃侃而谈的教授,而是夹带私货的一个网红明星,一个地地道道的历史虚无主义者,一个极力吹捧西方历史和文明的公知。
△陈寿的《三国志》也有历史的局限性
为什么易中天会拿三国为突破口来戏说历史?关键在于三国里的人物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无数读者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熟知了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很多人对他们的印象都深入人心,比如曹操的忘恩负义,刘备的心慈面软,关羽的义薄云天,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在易中天看来《三国演义》就是大毒草,就像他恶狠狠批判《弟子规》有毒一样,觉得罗贯中这样的小说家不可饶恕,他要匡护正义,为曹操平反,只有把刘备、诸葛亮狠狠踏一脚才解他心头之恨。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写的是小说不是历史,有艺术加工和人物的再塑造,而不是像易中天以历史学者的身份走向“百家讲坛”去理直气壮谈三国的历史,他这种自不量力的行为早就遭到历史学家和广大听众的嘲笑,他有何德何能去评判历史人物,就是有也要客观公正,而不是信口雌黄,乱说一通。
△诸葛亮文韬武略大智大勇
易中天要打倒诸葛亮又不敢明目张胆,但他采取迂回战术,用陈寿和司马懿的观点来贬低诸葛亮没有用兵打仗的军事才能,说他只是一个不懂计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的平庸之辈。
陈寿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那陈寿的评价真不真实?易中天并没有分析考证这句话历史背景和写这几句话的动机,而是断章取义去理解。其实陈寿也没有肯定诸葛亮就是“奇谋为短”的军事水平,后来也说“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盖”就是大概的意思,不是肯定,而易中天就断定陈寿在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对陈寿的评价,有历史学家就直接驳斥说是“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说陈寿评价诸葛亮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
陈寿原来是蜀汉政权,诸葛亮治下的一个官员,且不说他的父亲和他本人在诸葛亮统治下受了责罚和委屈(陈寿被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瑾侮辱,陈寿的父亲因为是马谡的参军,马谡失街亭被斩而陈寿父亲受牵连被剃光头的历史)而有报复心理,单单陈寿作为晋朝统治集团的一个小小的“著作郎”,他不可能不屈从晋朝统治者的意志来写符合本国利益的历史,为晋朝的始祖司马懿歌功颂德,极力抬高司马懿而贬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有可能是他讨好主子的刻意逢迎,也有可能是不得已的违心之言,为什么易中天不去分析一下而妄下结论说非常准确呢?
△陈寿受统治阶级意志影响也不可能秉笔直书
易中天用司马懿的评价来贬低抹黑诸葛亮显然没有说服力。司马懿在和诸葛亮交战时,司马懿很多时候都没有克敌制胜的计谋,仅能自保而已,甚至被魏将嘲笑"畏蜀如虎”,司马懿凭什么说诸葛亮好兵无权谋?而且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攻灭蜀汉之后,甚至让麾下武将陈勰学习诸葛亮的用兵方法,这是不是和易中天说得自相矛盾?
司马懿说诸葛亮是“天下奇才”是通过与他多年交战得出来的结论,无论是治军还是用兵诸葛亮都在司马懿之上。易中天引用司马懿后面那句话“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其实是在诸葛亮评价“天下奇才”前面说的,开始以为诸葛亮多谋少决,好兵无权,后来通过诸葛亮成功撤退回到汉中才发出诸葛亮是一个军事奇才的感慨,是先贬后褒,不是先褒后贬。
易中天颠倒两句话的顺序,意在强调司马懿对诸葛亮没有用兵打仗的能力,其实就是易中天想突出他的观点:诸葛亮是一个不能打正规战,不能随机应变,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不会用兵的平庸之辈。在他看来诸葛亮没有什么好吹捧的,只是罗贯中笔下神化的“妖怪”而已,必须打倒推翻。
△奸诈阴险的司马懿
诸葛亮有没有军事才能,是不是杰出的军事家,会不会用兵打仗?这些疑问早已被无数历史学家所回答而肯定,只是易中天想标新立异,特立独行,所以持否定和贬低的态度,但读者不是傻子,不是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恰恰是易中天的历史知识让人看出了他的浅薄和无知。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主要体现在他深谋远虑和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上。早在刘备还未成大业时,诸葛亮就在隆中为他规划了天下大势,提出了“借荆州之兵,取益州之地”的宏伟蓝图。这一策略不仅为刘备后来建立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也展现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在刘备成就大业后,诸葛亮又再次提出“联吴抗曹”和“安内攘外”的策略,使蜀汉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有了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壮大的空间。
在随机应变上,诸葛亮也展现了超凡的智谋和决断。例如他指挥的卤城之战 。这场战役蜀军以少胜多,歼灭魏军三千余人,迫使司马懿退守祁山,不敢再与诸葛亮正面交锋,为蜀汉赢得了一次重大的战略优势,不仅奠定了其军事领袖的地位,甚至还成了西点军校的经典战例。
在五丈原之战中,面对魏军的大举进攻,诸葛亮病危巧妙布局,用各种假象迷惑司马懿,使其不敢追击,蜀军成功地跳出了包围圈回到汉中,百姓为此事编了一句谚语说:“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这一战术布局不仅体现了诸葛亮的胆略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战争规律的深刻理解和运用。
在平定西南番邦的时候,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使得孟获心悦诚服,西南边陲得到稳定,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唐太宗李世民和李靖等唐代名将都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认为其军事才能卓越,甚至将其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有同等地位。这一评价不仅肯定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也体现了后辈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
△诸葛亮空城计出神入化
必须承认,诸葛亮的北伐并未取得最终的成功。这主要是因为蜀汉与曹魏在综合国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诸葛亮早逝等原因。但这并不意味着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平庸。相反,他的许多战术和战略都体现了高超的智慧和深远的眼光。
诸葛亮面对实力强大的曹魏,尽管困难重重,但诸葛亮仍然以攻为守,主动发起进攻。他通过巧妙的战术布局和深远的战略规划,成功地迫使曹魏采取守势,陷入了被动地位。这种以弱击强的战略态势,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充分展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
△历史学家翦伯赞讨论《中国史纲要》
近、现代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都是高度赞扬,觉得诸葛亮就是一流的军事家。
著名历史学家剪伯赞认为:诸葛亮训练良好,纪律严明,作战讲究阵法,指挥若定。
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之彦认为:诸葛亮能对曹魏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进如风雨,击溃若摧,合战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谓创造了古今战争史上的奇迹。
另外,历史学家马植杰在其《三国史》中也详细分析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他认为:诸葛亮在军事上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和出色的战术运用,尤其在北伐战争中,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现代历史学家中徐道邻在其著作《中国军事史略》中将诸葛亮列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军事家"之一。
这些历史学家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认为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们的观点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战略思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易中天作为一个非历史专业的学者,他的历史解读往往缺乏深入的考据和史料掌握。他更多地是从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出发,对历史进行解读和评价,这种解读方式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却很难被传统历史学家所认可。
△易中天的二十四史太壮观了
为什么易中天要逆历史潮流而动,与大家的观点相反?这就表现了他一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文明持蔑视的态度,唯有彻底否定他才有胜利者的快感和骄傲。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中将西方的神话当作历史,而将中国的历史当作神话,这种荒谬的观点和畸形的立场本身就存在严重问题,也觉得幼稚可笑。
易中天还认为中华文明只有3700 年,这种观点缺乏充分的考古和历史证据支持,且忽视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将中国历史简单化的做法是对中国丰富历史文化的片面解读,不利于公众全面了解和认识中国历史。
△易中天品三国品名利双收
易中天对于我国古代那些“正面人物”的评价并不高,往往是采取贬低的态度表现他的见识和高度。他认为这些人物所代表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形态都是值得批判,这种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偏见和误解。
易中天对于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的讲述往往缺乏深入的考据和有力的史料参照,掺杂了过多的个人喜好和解读。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仅影响了他的学术声誉,也误导了公众对于历史的看法。
他的所谓“历史著作”更多地是对他人观点的包装和再加工,而非真正的学术研究。甚至有人指出,易中天的学术水平可能还不如一些历史系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我觉得很有道理。
易中天对历史和文化的构解和歪曲迎合了很多人的逆反心理,他的走红令人匪夷所思,在评论三国人物中他只能片面的理解陈寿和司马懿的言论,而不去分析他们说话的历史背景和深层次的意义,简单的认为非常准确,无须争论。好像他就可以一锤定音,是历史评判的最高裁判官,他这种不加分析的言论只能遭到大家的嘲讽和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