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报道的当地调查处理的情况
据说成都市新都区美化侵华日军,侮辱八路军的“毒试卷”测试题首先曝光,发到网上的是一个参加初三考试的学生。他之所以发到网上肯定是觉得里面的内容有问题,也说明这个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这份试卷的出现,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正义的公然挑战,对民族感情的极大伤害!
令人奇怪的是这样的试卷,新都区的考试命题中心是怎样通过的?那些审核,批准试卷测试题的老师难道不如一个学生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看不懂作品的内容还是不懂日本侵华的罪恶历史?是装聋作哑还是有意为之,难道想通过考试来加深对学生有关美化侵华日军的印象,从而歪曲历史?
“毒试卷”的测试题是根据某中学校长写一篇短篇小说来命题的,这个校长来头不小,在安阳市和汤阴县名气大得很,他叫李佳前,又是十佳校长,又是学科带头人,还是学校的党支书记。各种光环和名誉叠加使得这篇有严重问题的小说也能畅通无阻,大行其道。
他的这篇小说叫《杜鹃花落》,据说去年发表在网上,就是这样一篇有严重错误倾向的小说竟然在去年没有人揭露曝光,而且得到了当地教育机构的肯定,拿来作为命题的试卷,可见不仅是李佳前有问题,整个汤阴县教育局的领导和出题审题的老师也有问题。
△被评委十佳校长的李佳前
李佳前的《杜鹃花落》把八路军描绘成“共fei”“破衣烂衫的土八路”“di人”,而把侵华日军冈田的儿子描绘成壮烈牺牲的无辜青年,小说作者字里行间对八路军有刻骨的仇恨,而侵华日军的儿子却成了“帝国的殉难之花”,用杜鹃花来美化衬托。
胡锡进之流认为这篇小说没有侮辱八路军,是站在侵华日军冈田的视角去描写的,这完全是罔顾事实,文中虽然有冈田的口气,但更多的是第三者也就是李佳前对场景和人物叙述的倾向性的描写,对八路军战士充满蔑视,而对侵华日军却充满深情厚意,立场和态度显然是倒向侵华日军。
很多读了这篇小说的人都怀疑作者是不是中国人,是不是一名党员,难道是一名潜伏在中国教育机构的日本间谍?我觉得这样联想并不过分,虽然这位英语学科的带头人学的是英语,难道他就不懂中国近代史?不懂日本侵华的历史?稍微有点是非观念的人都不敢那样露骨的去美化日本鬼子,不会丑化侮辱八路军!
△李佳前美化侵华日军的小说
有人说文坛有方芳,莫言鼓噪;媒体有胡锡进撑腰;教育界有李佳前冲锋在前,所以“毒试卷”才可以登堂入室,向最纯洁的校园和学生发起进攻,想通过这些人的恶毒思想来达到歪曲历史的目的,我觉得“毒试卷”不是偶发事件,它有存在的土囊空间,有一批精日分子为侵华日军去招魂跪拜!
虽然新都区已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全面调查,对相关教研员及区教科院院长予以停职,并将根据调查结果、依据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我觉得不仅仅是处理教研员和科教院院长,还要追究那个所谓的优秀校长李佳前的刑事责任。
李佳前的小说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违背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教书育人的起码道义和职责,他作为学校的校长,又是当地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人物,本应该传承英雄烈士的遗志,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结果这个精日分子却去美化日军,侮辱八路军,这样的人不仅仅是撤职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胡锡进屡次为起诉莫言事件辩护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对于莫言的小说有类似李佳前内容的描写,社会舆论和官方态度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让人不禁思考,是不是因为莫言是知名作家,就可以对他有问题的作品视而不见?
同是写美化侵华日军,侮辱八路军的小说,官方媒体对李佳前和莫言却是两种绝然不同的态度,官方媒体对李佳前的小说和学校考试的“毒试卷”争相报道,地方也及时跟进处理,而对莫言小说中存在的问题却讳莫如深,不作定性。
胡锡进不但极力为李佳前的小说辩护,解围,而且对起诉莫言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在给莫言扣“侮辱革命先烈”“美化侵华日军”等敏感政治帽子,是突破了所谓的底线。并且说把它们作为罪名起诉莫言,是动机高度值得怀疑的拙劣表演。
如果胡锡进看了李佳前的《杜鹃花落》,会不会也认为是网民无端扣政治帽子?是不是在构陷李佳前,对他上纲上线?胡锡进明辨是非的能力难道不如一个初中生?胡锡进说,如果起诉莫言得逞将构成标志性事件,产生剧烈后果。我觉得正是由于没有起诉成功才会有无数个披着名人外衣的李佳前在歪曲我们的革命历史,歪曲英烈,诋毁爱国主义精神。
△胡锡进评论“毒试卷”事件,为李佳前辩护
在这个多元包容的社会里,我们应该尊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但前提是这些声音和观点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任何试图歪曲历史、挑战正义的行为,都将受到人民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胡锡进评论“毒试卷”事件再次暴露了他折中调和,没有是非立场的恶劣态度。
多元包容的社会并不意味着可以无底线,无原则去发表错误言论和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不是一些人蓄意歪曲丑化中国历史的挡箭牌,违反了英雄烈士保护法就要追求其责任,胡锡进及其同伙再巧舌如簧,再有话语权,即使他们逍遥法外,也逃脱不了人民对他们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