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每年供养费占税收40%,该降薪减员了?

杨杨看国际 2023-10-03 23:17:00

文章共约2100字左右,预计需要8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当前我国财政供养的人口大约有8000多万,这给国家造成很大的财政压力,国家决定精兵简政,这项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于这些裁员的人要怎么办?

财政供养闲人太多要裁员

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每年供养费占税收40%,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关注和思考。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信息和相关概念。

财政供养人员,也被称为编制内人员,是指由国家财政直接支付工资和福利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其他受雇于国家机构的人员。

供养费是指国家每年为财政供养人员支付的工资、津贴、福利等费用。

要知道,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超过8000万,并且供养费占税收的40%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这意味着国家需要耗费相当大的财力来维持这一庞大的编制内人员体系。

对于一个国家的财政来说,这样的负担是非常沉重的,可能会对财政可持续性和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压力。

根据去年我国公务员人数调查,去年一共有710万人,事业编共3100万人,国家财政供养人数5100万人。

除了这些之外,国家还要供养那些退休人员,这意味着财政供养人已经超过8000万了。

当然这些数据有一定偏差,但是也大差不差。

还有一些具体的案例,陕西的汉中市调差显示,佛坪县共有3.2万个户籍,2020年年底数据调查显示行政编共640人,事业编制1554人。

一个小小的县城,常住人口共8000人,编制人员就已经占据2000多人,而这个项县的财政状况也有问题,债务问题较为严重。

一个小县城都这样,更不用说一些大城市了,有很多年轻人反应,很多基层的喏人员每天十分忙碌,甚至身兼数职,任务繁重。

但是也有很多人每天喝茶看报,十分清闲,因此裁员问题就需要进一步考虑了。

当然我们需要考虑降薪减员对于财政供养人员和整个社会的影响。降薪减员可能会引起财政供养人员的不满和抗议,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劳动价值被低估了。

为何财政压力大?

目前除了财政供养的闲人太多之外,地方财政压力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地方债务问题。

地方在推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资金需求。由于财政收入的有限性,地方政府往往通过举债来填补资金缺口。

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导致了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作为地方政府举债的重要渠道,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借款途径,但也容易造成债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地方债超过60万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债务规模庞大带来了巨大的财政压力。

地方政府需要支付大量的债务利息和本金,占用了大量的财政资金,限制了政府财政的灵活运用。

债务风险积聚,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如果地方政府无法按时还款,将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地方政府举债过多也可能导致投资过度集中在基础设施等领域,而忽视了民生领域的需求,影响了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社会发展的平衡。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债务管理、完善财政收入体系、加强财政管理和风险防范能力的建设等一系列措施。

这样才能有效控制地方债务规模,减轻财政压力,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解决这一问题的另一条渠道就是精兵简政,裁掉多余的地方财政人员,过多的人员容易造成地方的债务压力更大。

但同时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数量可能会导致失业问题的加剧,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就业状况。

因此,在采取任何降薪减员的措施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评估,以确保能够平衡经济效益、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

三.如何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质量?

财政供养闲人太多需要降薪裁员,但同时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剩下的人员,提高供养人员的质量。

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提高财政供养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些财政供养人员可能存在工作不力、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会浪费社会资源并且不利于公共服务的提供。

因此,国家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和绩效评估等措施,激励财政供养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减少浪费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我们还应该倡导更加公平和透明的财政供养制度。在当前的制度下,财政供养人员的薪资和福利往往相对较高,而普通民众的薪资增长却较为缓慢。

这不仅会加剧社会贫富差距,还会引发公众的不满和不公平感。

因此,国家应该加强财政供养制度的改革,确保薪酬制度的合理性和公正性,让财政供养人员的待遇与其工作贡献相匹配。

降薪减员只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可能方式,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公平正义等方面的考虑,以寻求一个全面而合理的解决方案。

总结起来,财政供养人员超过8000万,每年供养费占税收40%的情况确实需要引起重视。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我们应该采取综合的思考和措施,包括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改革财政供养制度、促进公平和透明等方面的努力,以实现财政支出的合理化、社会稳定的维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0 阅读:6

杨杨看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