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印度外交部长苏杰生在媒体访谈中罕见地流露出对中印和平的期望。他表示:“我们期望与邻国维持融洽的关系,然而我们与中国的关系目前并不顺畅,我们期望能够解决余下的分歧。”
这番言论可以看作是对印度总理莫迪之前强调的“整体视角”的进一步阐释。莫迪曾指出,中印之间的和平稳定不仅对两国意义重大,而且对全球稳定也至关重要。这不禁让人疑惑,一向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印度,是否正在转变其态度?
当前,印度的国际处境颇为微妙。由于其在中美俄三大国之间巧妙周旋,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导致它并未获得任何一个大国的真心信赖。即便是传统盟友俄罗斯,也因印度拖欠货款而对其态度冷淡。
印度原本期望能够承接来自中国的制造业转移,但这一愿景并未实现。尽管如此,印度近期的经济表现仍然可圈可点。2023年,印度的GDP增长率在全球主要大国中名列前茅。
进入2024年上半年,印度工业和民用电量持续增长,尽管增幅远不及中国,但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其表现依然亮眼,仅次于中国位居第二。
而西欧和美国的用电量则呈现下滑趋势。这表明印度经济仍在稳步增长。此外,印度还从中国引进了大型化肥厂等企业,积极布局国际市场,与中国展开竞争。
然而,印度渴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移却迟迟未能实现。拜登政府已明确指出,美国当前重视的三大产业包括电动汽车、绿色能源和高性能集成电路,而这些领域正是未来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石。
中国已在电动汽车、绿色能源这两个领域取得领先,并正努力在第三个领域争得一席之地。莫迪政府对这一形势心知肚明,也渴望将这些新兴产业引入印度。
近年来,印度不断向马斯克等企业家抛出橄榄枝,同时期望台积电、富士康等集成电路企业在印度设立生产基地。这些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苹果手机已将部分产能转移至印度。
然而,马斯克多次拒绝了印度的投资邀请,中国的光伏电池和锂电池企业也暂无赴印计划。这既受到国家对外投资限制的影响,也与印度在边境问题上的多次挑衅行为有关。此外,印度整体投资环境的不稳定也让许多外资企业望而却步。
近期印度试图通过缓和对华关系来吸引中企的投资和技术。但印度的这一目标难以实现,主要障碍并非经济因素,而是印度自身设定的政治前提。
在讨论中印关系缓和时,苏杰生提到了所谓的“巡逻权和巡逻能力”,这显然是指印军试图突破实际控制线,进入中方实际控制区域进行巡逻的企图。
这种做法不仅在国内舆论上难以接受,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也行不通。如果印军不放弃这种不切实际的“前进政策”,那么无论其如何周旋,都难以达到其期望的目的。
三哥吹牛逼厉害没有问题,可是边境不安,直接影响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三哥家里到底有没有明白人?那些理性的政客讲的话,能不能听得进去?如果总是拿边境安全问题来平衡国内矛盾,对印度真的好吗?印度已经被外人忽悠一次,被人揍了一次,需要几十年时间恢复自信,三哥真的需要再无端挑起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