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识字但没啥文化的“文盲”都对李白颇有微词,认为李白的诗词太过肤浅。
基本上,这类人压根就不懂什么是好诗,他们只不过是心灵鸡汤的爱好者,喜欢那种诗歌里满是肤浅“哲理”的既没有诗情画意也不能直抒胸臆的垃圾诗!
这种人大多也都是“冷血”人,感受不到优秀诗歌中的至高审美,也难以体会其中真情流露的可贵,只会执着于那点在《道德经》面前不值一提的所谓“哲理”,似乎读过几首诗词就明悟了人生真理,岂不知这是舍本而逐末。
诗歌这种语言极度凝炼且重视留白的文学体裁,注定就不适合去说明精深的道理,只能阐明一些最为浅白的道理,浅白到童稚可以理解的水准!
所以,认为李白肤浅的人是不懂得欣赏诗歌的!
毕竟,很多优秀的诗歌就是如此的肤浅,如此的直截了当、深入人心。
《赠汪伦》是好诗吗?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是文盲们污蔑李白肤浅最常用的一首诗,他们认为这首诗是“打油诗”,可见他们不仅不知道啥是好诗,甚至连啥是打油诗都不知道!
李白之后很多人都自认能写出不错的打油诗,但在唐朝之后又有几人能写出来《赠汪伦》这个档次的诗歌?
下面我就附赠一首张打油的打油诗吧,可以和《赠汪伦》对比一下!
雪诗 张打油
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这首打油诗除了符合诗的基本格式,请问有何美感?表达了什么情感?
再看看李白的《赠汪伦》,描述了汪伦送别李白的具体场景。李白“乘舟”,李白要走水路乘小船离开。将欲行,马上就出发的那个瞬间。岸上踏歌声,李白看到听到汪伦在岸边踏歌相送。
这么简单温馨的一个送别场景,有必要写得很复杂吗?甚至一定要讲点粗浅的道理才算好诗吗?那到底是在讲道理还是在写送别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现在看来,用“桃花潭水”来比喻友情似乎有些俗气,这也是很多人抨击李白肤浅的原因。
但是,在李白那个年代,如此的奇思妙想配合当时的踏歌送别,此景此情,完美相融。景呼应着情,情牵引着景,将要离开的李白,岸上踏歌的汪伦,相视一笑,不言而喻。
这份浓烈的离情别绪被李白用人人可读,非常浅白的语言描述地直入人心,没有任何文字上的障碍,只是看上一遍就能进入深刻体会且完美融入的那种状态。
情景交融本就是优秀诗歌的一个基本标准,不一定非要华丽的辞藻,也不一定非要精巧的构思,恰如一杯烈酒直入肺腑,然后从全身的毛孔中挥发出浓烈的香气,这就是好诗呀!
从诗歌发源说起诗歌最早的发源是民间的民歌,民歌的核心主题无外乎以景折射心情、以情宣泄心绪,情景交融且真情实感,唯独不会写和人讲皮毛道理的。
《诗经》中的《国风》就是最典型的早期优秀诗歌,因为它足够真切,也足够反映现实生活。相对而言,比较官方性质的“雅”和“颂”就缺少这种源自生活的真情实感,艺术成就也明显不如《国风》。
诗歌既是文字美的语言艺术,也是抒发情怀的文学渠道,了解这些是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如果否定了诗歌的美学价值,那么,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什么价值?
如果否定了诗歌抒发情怀的功能,那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有什么意义?
当一个人非要用诗歌去阐述什么道理时,他已经入了魔道了。
讲道理能有啥美感?
讲道理能很好地抒发情怀吗?
诗歌的容量注定了只能讲些肤浅的皮毛道理,这点不值一提的道理真的能让信奉“哲理诗”的读者们纷纷高潮吗?
所以,讲道理的宋诗注定只是二三流甚至更差劲的诗歌!
我们再回头看看《赠汪伦》吧,有景有情,剪取了送别过程中的代表性场景,再用潭水去比拟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情,文字虽浅白,情感却雅而不俗,真挚而深情。
《赠汪伦》在诗歌美感上确实是略有不足,但在情感表达上,这首诗仍旧是一流的。整体上,《赠汪伦》虽然算不上是顶级唐诗,但也基本够得上一流水准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认为李白“肤浅”的人其实真的不懂诗,诗歌毕竟不是哲学的语言,而是美和情绪的语言,“肤浅”而直达人心的诗歌其实大多都是好诗。
当代贬低李白的人也不过是识字的文盲而已,看得懂李白诗的任何一个字,何曾见过谁能用这些常用字续写李白式的辉煌?写不出来李白的诗歌,又不懂去欣赏李白诗歌的美,真的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