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大嫂因偷两个玉米棒被囚禁凌辱,末过门的妯娌率众衙役救人

翱翔评小说 2024-09-23 17:26:52

明朝万历年间,在陕北宜川县有一对同父异母的两兄弟,老大叫田新明,老二叫田新利,也就是说田新利的母亲是大哥田新明的继母。

田新利的母亲嫁给田新利的父亲时,田新利的大哥田新明已6岁了,大哥的亲生母亲在生田新利的二姐时,患产后风病故,当时田新利的爷爷奶奶还在世,大哥和二姐没有了亲生母亲后,就由还比较年轻的爷爷奶抚养。

当时,田新利的父亲在延安府一家知名大菜馆当大厨,平时甚少回家。

两年后,也就是在大哥田新明8岁这年,田新利的父亲才娶了田新利的母亲为第二任妻子,一年后,田新利嗷嗷哭着来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上。

大哥田新明虽比较排斥继母,从没开口叫过继母一声妈,但却非常疼爱田新利这个小了他9岁的弟弟。

在家里,继母和爷爷要下地干一些农活,照看弟弟田新利和做饭的事就交给了奶奶,大哥田新明就常会从奶奶怀里抱过弟弟亲一会逗一会。

因父亲是菜馆大厨,每月薪资还不算低,加上家里有几亩天字一号的好地,爷爷奶奶当时还算比较年轻,农忙时还帮的上手,每年的收成还不错,一家人的日子说不上富裕,但也能维持的下去。

爷爷想让长孙田新明通过读书,走功名仕途的路,日后也能出人头地,于是就早早将田新明送到镇上一家私塾读书,可田新明天生不是读书的料,且生性比较顽皮,在学校常搞一些恶作剧。

学校先生无奈,只好劝田新明退学,爷爷看长孙不是读书的料,就长叹一声,到学校将长孙领了回来。

爷爷为不爱读书的长孙买了几头羊让其牧放,说是养大的羊赚的钱为其娶个媳妇,此后几年,田新明就手甩羊鞭,像大人一般,吼着陕北民歌,在无边无际的黄土高原上牧放了几年羊。

在大哥田新明13岁这年,父亲从延安府回到家里,问长子田新明是在家里继续牧羊,还是愿意跟他到延安府学大厨的手艺,田新明心想学大厨吃的好,餐餐都有肉吃,牧羊满山坡上跑,进了门吃的还是硬梆梆的玉米馒头,于是就毫不犹豫地告诉父亲他想学大厨。

因当时陕北的粮食比较紧张,纳交的粮税一年比一年高,家里虽有几亩不错的耕地,但交纳了粮税后,仍所剩无几了。

为此,陕北农民的日子过得总是紧紧巴巴。

继母在蒸馒头时,蒸的是两样馒头,一种是加了少量白麦面的玉米面馒头,一种是纯白面的馒头。

全家人包括爷爷奶奶以及二妹和继母在内,吃的都是玉米面馒头,只给幼小的弟弟田新利一个人吃的是白面馒头,嘴馋了的田新明,就常常借继母不注意,偷吃弟弟的白面馒头。

继母察觉后,就将白面馒头收起来另外装在一个小笼里,吊到自己的房间里顶棚上,下地干工时会锁了房门,但田新明仍有办法从窗口爬进去,偷吃弟弟的白面馒头。

继母也因这事比较生气,可她不能直接斥责继子,就说给公公婆婆听,婆婆听后不说什么,有点难为情,婆婆也挺心疼长孙,公公听了却哈哈一笑说:

“外瞎熊的跟他大小时候是一毬货,都喜欢偷吃,下次你再蒸馒头时,多蒸几个白面馒头,粮食不够吃的话,我再想办法再到集市上买几百斤小麦回来,我大孙子现在正长身体呢呢!也不能吃的太差了……”

于是,在这年春节,田新明的父亲从延安府回家过年时,继母就对田新明的父亲讲了继子整天偷吃弟弟的白面馒头一事,丈夫笑笑,没有再说什么,心里也就有了让长子田新明跟自己到延安府学做大厨的想法。

年后,田新明就随父亲到延安府那家菜馆当配菜工,父亲传授儿子烹饪技术,那是没有保留的,每授的一技一招,那皆是看家的本领。

一晃两年过去了,田新明也能像父亲一样,熟练翻跳炒锅,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

父亲看儿子已掌握了烹饪技术,就想安排儿子到延安府另外一家菜馆当大厨,可没想到田新明却拒绝了父亲的安排,儿子拒绝的理由是他不想给人打工,虽然眼下当大厨的薪资不低,但必定是给人打工,他要当老板。

父亲寻思,想当老板是好事,但得等长大了再考虑,儿子倔犟地说:“大,我不小了,我已16岁了,我计划是这样,我先回到咱宜川县开家小吃店,等手头有了一定积蓄后,再开一家大的菜馆……”

听儿子的一番话说的挺有道理,父亲就同意了。

田新明回到宜川县后,在县城东边租了两间临街的门面房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开张了,主要经营荞麦面饸烙和红豆小米稀饭以及饺子面条等家常小吃,小吃店初开张,生意不是太好,但也不差,可维持生计。

已年迈的爷爷心想,长孙单打独斗太过辛苦,加上长孙年岁也不小了,就托媒婆为长孙介绍了一个媳妇。

媒婆介绍的女孩子,名叫闵淑芳,虽不是什么大家闺秀,但为人勤劳,身体健康,长相不错,是一个高高大大的农家姑娘,田新明一见挺满意,女孩子对田新明也是一见钟情,亲事就订了下来,不久俩人便迈入婚礼殿堂,结为夫妻。

就这样,闵新芳就成了田新利的嫂子。

再说这田新利也一天天长大了,田新利与大哥田新明在性格截然不同,田新利性格沉稳,好学习,且记忆力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为此田新利就早早被父母送到镇上一家私塾读书。

一晃多年过去了,爷爷奶奶过世。

田新利以优秀的成绩在他18岁的这年的院试中,考上了宜川县的秀才,后到宜川县一家书院继续读书,迎接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

田新明在婚后的几年里,也先后成了一儿一女的父亲。

但田新明小吃店的生意却无什么大的起色,仍保持在勉强维持的份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田新明喜结交朋友,花钱大手大脚,加上田新明有点好高骛远,总想着一夜之间发大财暴富,没有将精力全放在如何经营自己的小吃店上。

话说自田新利考上秀才后,父亲和继母的意思是让在县城书院读书的小儿子田新利吃住在大儿子的小吃店里,田新明没有意见,闵淑芳起初也同意,但后来田新利的嫂子闵淑芳就有意见了,原因是小叔子田新利在她小吃店是白吃白住。

闵新芳原估摸着让小叔子田新利吃住在她的小吃店,公公婆婆会拿一些粮食或者银子给她,没想到公公婆婆长时间不提这事儿。

而公公婆婆则认为当初给大儿子田新明办这家小吃店时,家里给了不少银子,也就是说田新明闵淑芳夫妻俩经营的这家小吃店家里也有份,让小儿子田新利吃住在小吃店是合情合理的事儿。

加上公公因年岁偏高,已辞去了延安府那家知名大菜馆的大厨一职,回家种几亩地凑合着过养老生活。

另外,当时的陕北遭遇干旱,收成不好,人们普遍吃的比较紧张,没有多余的粮食和银子拿给长子田新明。

长时间的干旱,让大小餐馆的生意都受到不小的影响,上门讨吃的人越来越多,上门消费的顾客却不多。

这让闵淑芳倍感压力,于是这天闵淑芳就因小叔子田新利长时间在自家小吃店白吃白喝心生不满,与丈夫田新明大吵一架,夫妻俩差点打了起来。

恰好这一幕被从书院赶回来吃饭的田新利听到和看到。

田新明看到弟弟知道了他俩公婆吵架的原因,就有点尴尬地上前拍拍弟弟的肩膀说:“新利呀!你别管,该吃你就吃,该喝你就喝,有你大哥一家人吃的,绝不让你兄弟饿着肚子,快去吃饭,有两碗粥放在厨房……”

嫂子闵淑芳不说什么,抱着还不会走路的小儿子坐在一旁扭头小声抽泣,4岁的女儿站在一旁陪母亲伤心。

此情此景,让田新利心里是一时五味杂陈,他没有想到,自己在大哥家白吃白喝,会让大哥一家关系变得这么紧张。

他在心里虽对大嫂有意见,但也能理解大嫂闵淑芳的难处。

田新利接下来硬着头皮喝完两碗红豆小米稀饭,临走大声对嫂子说:“淑芳姐,以后不用再给我留饭了,我在学校饭堂吃……”

闵淑芳有点内疚,抱着孩子站起来,想对小叔子说几句什么,可什么也没有说。

田新利随后回到家里对父母讲了大哥家里因他蹭饭吃的事儿,父亲长叹了一声没有说什么,母亲叽咕了几句对大嫂不满的话也没再说什么。

此后,田新利在书院就不再去大哥的小吃店里蹭饭吃了,父母为他准备了一些的糁一点白面粉的玉米馒头和一些红薯。

他每星期可以回家吃一餐热饭。

田新利在生活上的变化,引起了一帮同窗好友的关注。

平时,田新利在学习上刻苦认真,学习成绩优秀,又为人善良厚道,和同窗们的关系相处的都不错,大家在学习上有不懂的地方,都喜欢向他请教。

这天,同窗好友贾敬看田新利在下课后,独自躲在一旁悄悄啃食硬梆梆的玉米面头馒头和红薯,就明白田新利家里吃的紧张,就硬拉田新利到他家里吃饭。

田新利不肯去,这贾敬就生气了,说:“学友这是不把我当朋友看了,你今天若是不去,日后我可就没有你这个朋友了……”

看学友贾敬已把话说到这个份上,田新利只好不好意思地恭敬不如从命了。

这贾敬的父亲是宜川县的知县,家里自然不差吃的。

在赶往贾敬他家的路上,贾敬抬胳膊搭在田新利的肩膀上,知心地说:“学友呀,我知道这两年咱陕北天气大旱,农村庄稼收成减少,不少农民吃的紧张,家父做为为一县的父母官为这事也甚是焦虑,是这样,今后你跟我去我家吃饭,家父虽可管全县人,但在家里我却管着我家父呢!我家虽说不上富裕殷实,但也不多嫌学友一张嘴噢……”

“这可不行啊!”田新利忐忑不安地说:“怎好意思常期打搅你们家呢,我家父已准备到亲戚家借一些粮食回来度过眼下的饥荒……"

这贾敬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就贾敬一个男孩,被父母百般疼爱着,贾敬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个个知书达礼,个个貌美如花。

贾敬进了门,对父母和姐姐妹妹介绍了学友田新利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为人,并表明了在较长一段时间他要让田新利来家里吃饭的态度。

贾知县一听,神情略略诧异了一下,随后和夫人的目光对视了一下,就热情地对田新利说:“田生啊欢迎你,对你这样的好学生,我是打心眼里喜欢,希望你在学习上多多提携我家贾敬,我想是这样,你与我家贾敬的关系这么好,你就不必住在学校3,放学后可来我家里住,一会我让人给你在贾敬书房的旁边收拾一间房子当你的书房,希望日后你俩能共同进步,他日又能共同金榜题名……”

田新利忙从椅子上站起,两手朝胸前一抱,说:“请贾老爷放心,学生会更加刻苦努力的,不辜负您的期望-……”

……

就这样,田新利在同窗好友贾敬的帮助下,吃住有了下落,他的学习更加刻苦努力,常常学习到夜半三更。

刻苦好学的田新利,全然不知好友的妹妹贾惜春悄悄爱上了他,贾惜春常常暗中觑察关心着他的一举一动,贾惜春就住在两人书房对面的二楼上。

贾惜春常在会在夜半时分,支使丫鬟为哥哥贾敬和田新利一人送上一杯送热腾腾的牛奶和几样糕点。

然而,田新利的兄长田新明这段时间却跌到了人生的低谷。

其小吃店的生意勉强维持着。

心有不甘的田新明一心想发财,陕北的干旱,导致粮价瀑涨,他听人说到四川贩粮食到陕北可赚大钱,他心动了。

于是,拿定主意的他,拿出自己不多的积蓄,将小吃店抵押到钱庄贷了一笔款,又找亲戚朋友借了一笔款,尔后搭船与人到四川贩大米,可粗心大意的他没有料到会被人调了包,他贩的几万斤大米,只有上面的几麻代是真正的好大米外,其它麻代里装的全是发霉的大米。

这次不慎的贩粮食生意,让他赔得血本无归。

不敢面对不断上门的讨债人,大哥田新明躲在他乡一时不敢回家露面。

临走,田新明到县书院找到弟弟田新利,潮红着眼睛讲了他在生意上失败的事,让弟弟关照一下嫂子和一个侄儿及侄女的事儿,他在外面混出个样儿会回来的……

临分手,俩兄弟抱头痛哭,田新利将自己身上仅有的2两原准备交学费的银子送给大哥田新明做盘缠。

田新利在和大哥分手后这天晚上,虽也坐在灯下读书。可眼前全是大哥田新明落魄模样,两眼不由泪光闪烁,这一幕被住在对面二楼的贾惜春觑察,贾惜春就忙亲自端杯热腾腾的牛奶送了进来,询问田新利何故伤心?

田新利起初不好意思,后在贾惜春的再三逼问下才道出实情,贾惜春轻轻叹息一声,转身拿了5两银子给他,让其交学费,并再三嘱他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她赠银子的事,包括自己的哥哥和父母。

田新利感激地点头答应了,他知道贾知县的三千金爱上了他这个穷秀才。

这天书院放假,已多日没有回家的田新利回家探望父母,他也非常想念侄儿和侄女,自大哥生意失败后,大嫂闵淑芳就领着一儿一女回到老家过活。

于是这天一大早,他给父母和侄儿侄女买了几样好吃的东西火急火燎地朝回赶。

进村后,太阳已升起两竿多高。

走进家门口,他看到5岁的侄女搂着2岁多的侄儿坐在自家门口的青石板上哭鼻子,田新利忙上前询问缘由,侄女侄子就哽咽着声说:“二大呀!我妈咋晚一夜没回来,不知去了哪里?”

这时,邻家的王大婶走过来,小声对田新利讲了他大嫂闵淑芳咋晚一夜未归的原因,原来是大嫂闵淑芳昨天下午到地里给自己养的一头小猪割草时,偷了吴田村吴大户玉米地里的两个玉米棒被吴家人抓住了。

那吴家人将他大嫂闵淑芳用绳子捆绑起来,关在一间黑房子里,百般打骂凌辱,他大嫂被打的哭声和求饶声听起来可惨了……

田新利一听,泪流满面。

这王大婶的娘家是吴田村的,昨天恰好回娘家走亲戚,知道了这件事。

王大婶也深谙吴田村吴大户的德兴,吴大户家有上百亩地,有4个儿子,个个不是善良之辈,其大儿子是村里的里长,仗着有钱有势,在吴田村是横行霸道,无恶不做,是远近闻名的无人敢惹的恶霸。

吴大户不肯放人,说要拿2000斤的玉米才肯放人,这摆明是借机在敲诈。

田新利的父母也是今天一大早才知道这事儿,如今两公婆到处求人借玉米,想把大儿媳妇救出来。

田新利一听,心里一时是五味杂陈。

他知道大嫂闵淑芳不是那种品行有问题的女人,若不是连续两年夏季欠收,加上大哥田新明做贩粮食的生意又赔得血本无归,家里缺吃的,大嫂才不会铤而走险偷了吴田村吴大户家的两个玉米棒。

正在田新利思索着该如何才能救出身陷囹圄的大嫂时,父亲和母亲盈脸疲惫两手空空地回来了,正是粮食紧张的时节,谁家有多余的粮食借给他们啊。

田新利将他买给父母及侄儿侄女好吃的东西交给父母,安慰父母说:“大呀!妈呀你二老放心,我会想办法救出我嫂子的,你二老把孙子和孙女照顾好就行了……”

交待好二老,田新利借了王大婶家的大红马,先赶到吴田村找到吴大户恳求放了大嫂,但吴大户不给他这个穷秀才的面子,几个儿子不仅不肯放人,还说不拿2000斤玉米,就别想放人。

田新利气愤不过,说了句吴家太贪了,吴家三儿子一听不乐意了,转身先挥手狠狠打了捆绑在一根柱子上的大嫂闵淑芳两个耳光后,又唤人追打田新利,好心人忙小声劝田新利快跑。

田新利看情况不妙,忙跨上马逃离了吴田村。

原不想麻烦学友贾敬的田新利只好骑马赶到县城找贾敬,可遗憾的是贾敬不在家,贾敬到省城走亲戚去了。

田新利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而贾敬的妹妹贾惜春察觉到了田新利愁眉苦脸的神情,就上前询问田新利急于找她哥哥的缘故,田新利轻轻叹了口气,愁苦着脸说了嫂子的事,贾惜春一听,怒目圆睁,气愤地说:

“这吴家也太霸道了,不就是两个玉米棒,就借口敲诈2000斤玉米,没王法了,这事儿不用麻烦我父亲和我哥了,找我父亲还得按程序来,你不写诉状,我父亲还不便升堂审理呢,是这样田生,你规在到城外等我,我去找李叔帮你摆平……”

贾惜春说的李叔是县衙里的捕快头。

田新利按贾惜春所嘱,就骑马在城外等候。

不大功夫,也就是在天色刚察黑时分,贾惜春和李捕快率一帮衙役赶来了,让田新利带路赶往吴田村。

到了吴田村村口,贾惜春将几坛酒和一堆卤肉及几只宰好退了毛的干净鸡鸭交给田新利说:“早就听你说你家父是手艺不错的大厨,你将这些东西带回去,让你家父加工好在家等着我们,我们一会送你大嫂回家……”

田新利依贾惜春所嘱先回了家。

李捕头毕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率人一踏进吴大户家的大门,就令一帮衙役们迅速控制了吴大户的四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并对殴打田新利的吴家三儿子一顿暴揍,打得其三儿子嗷嗷嚎叫,连连求饶。

李捕头威风凛凛地说:“不就是两个玉米棒,你们吴家人竟然敢开口要人家赔2000斤玉米,在你们眼里没有王法了,走,给我押到县衙大牢好好收拾这几个瞎货……”

吴家的老大忙跪地求饶,表示再也不敢了,并表示愿意赔偿10两银子给闵淑芳。

而闵淑芳毕竟真的偷了人家吴大户的两个玉米棒,她不想把事儿搞大,再说了吴田村距他们村不远,连畔种地,日后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她接受了吴大户10两银子的赔偿,让贾惜春和李捕头放弃对吴大户的追究。

这天晚上,一帮县衙里的公差们在田新利他家彻夜饮酒吃肉,酒香肉香弥漫满村,此后再也没人敢欺负田新利一家人了。

两年多后,又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科举考试,田新利和贾敬等学友数人皆是榜上有名,成了举人。

田新利在考上举人的第二年,又参加了会试,考上了进士,后被被朝廷委派到邻县当上了知县。

而田新利的太太,则是贾敬的妹妹贾惜春,与闵淑芳成为妯娌。

其兄长田新明也经几年的打拚,还清了欠下的债务,后在其弟弟田新利的资助下,在宜川县开起了一家大菜馆当上了老板。

针对此文,笔者的观点是黄金有价情无价,亲情是世间最珍贵的感情,珍惜亲情,其人生才会精彩而有意义,朋友,您赞同笔者的观点吗?

0 阅读:15
猜你喜欢

翱翔评小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