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悬棺,古人到底是怎么放上去的呢?是从什么朝代盛行呢?

萱草 2020-04-18 11:14:23

有人认为悬棺葬并不是为了“死不落地”,而是和生活习惯有关。原始人以穴居为主,他们认为祖先生前住在岩洞里,死后也当葬回原处。

还有人认为古代越人与濮人大多生活在高山僻中,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居所,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了解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们作为灵魂的居所或通天之路。

所以,将灵柩安放在高山峻岭的崖穴之间可以使亡魂接近或更易于登上天国。

最早关于悬棺的记载是在三国时期没错,但是其实悬棺真实的原因是为了躲避战乱。在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发生。

若实行土葬的方法,那么逝去的亲人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战争的打扰。为了使自己的离去的亲人不被打扰,很多人在父母去世之后便将其安葬在高山悬崖之间,避免战祸。

除了将悬棺置于高山悬崖中,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位置越高越好,因为人们觉得人去世之后,是由灵魂的,为了得到这些去世的亲人的庇佑,必须想办法取悦灵魂,而这个灵魂寄托在尸骨之上,将尸骨放在越高的位置。

不仅人难以靠近,甚至连野兽也难以靠近,在临海水土异物志中也能看到有所记载,高者绝地千尺,这种说法虽然过于夸张,但是证实了悬棺葬是由思想基础的,将逝者置于高地越容易获得祖先的庇佑。

在云南,今昭通地区沿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是分布最多、最为集中的地区。而巴蜀地区,尤其是三峡那片地区也有很多。大体上就是分布在 云南,四川两省地区。

0 阅读:0

萱草

简介: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