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69岁,右上臂长了个大疙瘩,一开始以为没事,也没有管,可后来疙瘩越来越大,如枣一样大小,这时候他才感到害怕,于是前往医院就诊。
就诊时,医生为其查体发现右上臂有一个肿物,大小约3×2cm,周围皮肤无红肿疼痛,肿物质软,边界清楚,可活动度,无触痛。
为明确诊断,医生建议进行右上臂浅表彩超检查,彩超结果提示右上臂患处皮下脂肪层实性低回声包块,初步诊断为右上臂脂肪瘤,建议手术治疗,刘大爷及家属表示同意。
入院后,医生为其完善血细胞分析、凝血常规、感染八项、常规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在确定刘大爷无手术禁忌证,且签署手术同意书后,医生为其进行局部麻醉下右上臂脂肪瘤切除术,术中切除肿物送病理检查,手术顺利。
医生提醒,脂肪瘤属于一种良性肿瘤,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生长的速度比较慢,一般对生活不会造成影响,所以在患者没有症状时,一般并不需要治疗,但是如果脂肪瘤不断增大,就需要及时治疗,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
01
什么是脂肪瘤?
脂肪瘤系成熟脂肪细胞所组成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最为多见,好发于颈、肩、背部、腰部及臀部。
皮损可为单个或多个质地柔软的扁球形、分叶状或蒂状皮下肿块,与表皮无粘连,可移动,肤色正常,没有红肿、破溃。
脂肪瘤的发展一般较为缓慢,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停止生长,常无自觉症状,极少数可发生钙化、坏死、液化或萎缩。
而深部脂肪瘤多沿肌肉生长,可深达骨膜,但很少侵犯邻近骨骼。
脂肪瘤形成的病因并不明确,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炎症刺激:由于慢性炎症刺激、全身脂肪代谢异常等各种因素引起脂肪异常增生,从而引起脂肪瘤。
2. 不良饮食习惯:高脂饮食,如爱吃肥肉、动物内脏,大量饮酒等,这些不良的习惯也可以诱发脂肪瘤。
3. 负面情绪:如果经常心理压力大,心情烦躁,经常熬夜等,这些情况下发生脂肪瘤的概率也会升高。
4. 遗传因素:有一部分脂肪瘤患者存在家族史。
02
脂肪瘤的分型
1.皮下脂肪瘤
通常位于皮下浅层组织中,呈现柔软的球形结节或肿块,推之活动度良好,活动时可引起皮肤凹陷。
2.特殊脂肪瘤
这类脂肪瘤较为少见,包括血管脂肪瘤和肌肉脂肪瘤等。
血管脂肪瘤约占脂肪肿瘤的10%,常在彩超检查时偶然发现,是成熟的脂肪组织与异常增生活跃的血管组织混合形成的特殊类型的肿瘤,好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男性多见,多发生于前臂,其次可见于躯干和上臂,偶尔可以见于内脏、颅内和椎管内。
临床表现常为单发或多发,一般是对称分布,皮损分为结节型(该类型最多见)、斑块型、条索状和浸润弥漫状四种,质地比脂肪瘤稍硬,有波动感,直径大概在1~4cm,有疼痛或压痛,有时位置不深的脂肪瘤可以透过皮肤看到蓝色的隆起包块,一般无需治疗,若疼痛剧烈者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
3.异位脂肪瘤
发生在非正常脂肪组织的部位,如肌间脂肪瘤和神经纤维脂肪瘤。
肌间脂肪瘤又称浸润性脂肪瘤,是一种发生于躯体肌肉间脂肪瘤,主要累及大腿、肩部和上臂的大肌肉,腹壁和头颈部等处也可以发生。
神经纤维脂肪瘤也叫神经纤维脂肪性错构瘤,是一种少见的周围神经良性病变,常发生在正中神经及其分支,偶可累及尺神经、胫神经、腓浅神经及面神经等。
常见于儿童、青少年或年轻人,临床表现以逐渐增大的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也可合并巨指(趾)症,后期通常会出现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压迫症状。
4.良性棕色脂肪瘤
该病极为罕见,是由棕色脂肪细胞组成的良性瘤,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出现,多呈棕黄色或黄白色,质地柔软,大小不一。
03
什么样的脂肪瘤需要治疗?
如果脂肪瘤直径在1厘米以内,生长缓慢,没有疼痛、压痛等症状,也不影响外观和肢体活动,通常不需要手术割除,只需定期观察。
一般每3~6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脂肪瘤的大小、形态、边界等有无变化。
如果脂肪瘤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则需要考虑进行治疗。
1. 痛性脂肪瘤
有些脂肪瘤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或组织,引起疼痛、麻木、酸胀等不适症状。
即使脂肪瘤体积不大,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以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生长迅速的脂肪瘤
如果脂肪瘤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其恶变的风险虽然较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对于生长迅速的脂肪瘤,应及时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其性质。
如果病理检查结果为良性,术后定期复查即可;如果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则需要进一步治疗。
3. 深部脂肪瘤或特殊部位脂肪瘤
位于腹膜后、纵隔等深部位置的脂肪瘤,由于位置较深,难以观察其变化,且有恶变的可能;或脂肪瘤生长在关节附近、肌腱等部位,影响肢体功能,这些情况下,即使脂肪瘤没有明显症状,也建议手术切除,以防止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4. 脂肪瘤影响外观
若脂肪瘤生长在头面部、颈部、四肢等暴露部位,虽然没有疼痛等症状,但对外观造成较大影响,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参考文献:
[1] 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等.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第3版[M].科学出版社,2013,6.
[2] 赵玉沛,陈孝平.外科学(上册).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1-542.
[4] 王宝玺.中华医学百科全书临床医学皮肤病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367-368
[5] 轩维锋,崔立刚.浅表组织超声与病理诊断[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8.
(原创文章,原创图片,侵权必究)
,掌握更多健康,情感心理科普知识,有健康,享未来!
吃中药调理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