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上将张爱萍开会时突然请假,周总理却拦下他要检查他口袋

英叡谈历史 2023-02-24 08:25:00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爱萍,等一下,我来看看。”

1964年的一次中央会议上,张爱萍上将因有事中途离场,却被周总理拦下搜查口袋。这次会议有什么特殊之处?张爱萍真的有问题吗?

张爱萍

有勇有谋的将军

1964年召开的这场会议,关系到新中国的一项重大军事成果试验工作。会议遵循高度保密原则,所有参会人员,均为该项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负责人。而且,会议现场经过检查,没有任何录音录像设备。

这场会议,与六十年代初期的一项决策息息相关。

当时中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空前僵化,中国政府也产生了空前的危机感。

毛主席身边的工作秘书,曾经回忆过那段高压的岁月。他说:“周总理总是三天两头地来到毛主席的办公室,两位领导人一谈就是大半天,有时候,毛主席办公室的灯可以亮到第二天凌晨。”

作为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和周总理都因为苏联单方面撕毁合作协议一事而焦头烂额。他们二人工作交谈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国如何建立起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军事体系。

周总理谈到了一个关键问题,核武器。

当时,美国和苏联引领着核工业和核武器的发展。我们国家本也打算通过与苏联的深度合作,借鉴他们的核工业开发模式,再请他们施以援手,从而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然而常言道,计划赶不上变化。预先做出规划的领导们也没有想到,两个曾经同气连枝的社会主义国家,竟然也会走到相看两厌的地步。

离开了苏联,我们就必须要终止对核武器的研制工作吗?当然不是,我们不仅要研究,还得尽量往高精尖的方向研究。

毛主席问周总理:“这项工作,谁来负责牵头更合适呢?”周总理当即想到了一个人,张爱萍将军。

张爱萍出生于1910年,在16岁的年纪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革命斗争过程中,他年岁虽然不大,经验却十分丰富,算得上不少同志的前辈。

毛主席曾经评价过张爱萍,说他不好惹,也不能惹。作为共同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战友,毛主席对他的脾性极为了解。

他为人刚猛,性格直率,率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1955年的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堪称他人生中的绝妙作品。

一江山岛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可以在空间位置上美国和台湾方面蒋介石的阴谋提供助力。我军所能解放一江山岛,帝国主义的阴谋也将会被粉碎。

因此,拿下一江山岛,成为了全军必须完成的任务。而位于前线指挥部的华东军区司令张爱萍,更是以军人身份做担保,保证完成任务。

这一次作战,张爱萍打算有条不紊地把整个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首先,是争夺制空权的阶段。解放一江山岛,不仅要从海域靠近,占据岛屿,还要注意与空中作战相配合。只有率先掌握制空权,才能保证没有敌对势力对海域作战产生影响。

而且,空中胜负的局面,还会直接影响海上作战的气势。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只有一举拿下制空权,解放军的胜率才会有所提升。

从1954年的3月开始,解放军就正式展开了夺取战区制空权的行动。敌军的先进战斗机,在我军先发制人的攻势之下,似乎变得不堪一击。

在攻击P47时,我军的空军飞行员还遇到了不少困难。这种类型的战斗力飞行速度快,而且航向的改变极为迅速。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我军的胜算并不大。

既然无法在质量上取胜,我们就只能从数量上想办法。前后夹击不行,那就三面环绕。性能再优越的战斗机,也没有办法同时兼顾来自三个方向的对手。

我军飞行员另辟蹊径,拿下了看似强大的P47。花费4个月的时间,经过多次激烈的交锋,战斗区域的制空权基本掌握在了我军的手中。

在制空权之后,需要解决的就是制海权的问题。空中已经没有多余的干扰,海上便能全力以赴,抛下所有后顾之忧。

相比起争夺制空权的战役来说,争夺制海权的战役正式开始的时间略有延后。当然,两者基本上还是保持着相同的步伐频率,并不存在后者开始于前者完全结束之后的认知误区。

1954年5月19日,我军飞行员尹宗茂不顾敌舰炮火封锁,在低空飞行的状态下,开始对着敌人的军舰扫射。这是极为危险的行为,战友本想要拦截,但却被张爱萍将军拦下了。

胆大心细,这是他对飞行员的判断。事实证明,他的认识没有错,尹宗茂开创了海军航空兵歼击机首次低空袭击敌舰的战例。

而后,张爱萍做出指示:“把火炮安装在舰艇之上,海军舰艇配合陆军行动,以陆军的登陆为首要目标。”

身经百战的他,用出色的指挥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的阴谋。1955年2月,我军在一江山岛解放战役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这一战役,是张爱萍将军军事生涯中极为辉煌的一笔功绩,但这绝对不是唯一的荣耀。他在新中国国防建设领域做出的贡献,不胜枚举。

肩负重负

1955年,张爱萍将军也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也因过去的种种经历,正因自己对张爱萍足够了解,周总理才会第一时间推荐他担任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牵头人。

周总理的推荐,毛主席也非常认可。主席说:“我看他能行,而且他又一股钻研劲儿,或许真能带着大家把事做成。”

在与毛主席商定之后,周总理就去到张爱萍上将的工作单位,专程找他进行了一次绝密谈话。

中央领导认为,原子弹可以作为核武器研究工作的开头。

张爱萍将军皱着眉头,认认真真地听完了周总理的每一句话。他想,既然国家愿意把如此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那自己必当全力以赴。

他的第一步,是组建工作团队,并对高度保密的原则一再做出强调。

而后,团队成员共同制作针对物理学、动力学、核动力学以及机械专业专家的调查问卷。问卷上包括原子弹研制工作所需资源的具体情况调查、工作结构和流程的调查、必要性及可能性调查等诸多方面。

看着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回来的一组组数据,张爱萍还是不放心。数据是死的,但工作是活的。要想确定原子弹研发的成功几率,他必须亲自进行实地勘测。

于是,针对诸位专家问卷中提及到的具有潜力的研发地点,他带着团队成员一一进行了现场勘探。

专家们提出的地点,多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这里黄沙漫天,戈壁蜿蜒,颇有王维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气派。

虽然环境条件有些恶劣,但不可否认的是,原子弹爆炸试验只有在这些荒芜之地才能够顺利进行。而在张爱萍看来,我国的地理资源绝对可以承担原子弹开发的压力。

他把自己得到的一系列分析结果整合完毕,并制作了逻辑严密的报告,第一时间提交给了党中央。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见到了放在办公桌上的报告,并认真研读了相关内容。这份报告传递出来的中心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专业领域人才和实地调研团队的综合考量之下,大家一致认为,原子弹研发计划可以顺利实施。

经过又一番讨论,党中央正式发布了决定,我国将自主研发原子弹。当然,这项决定具有绝密性,只有实际参与工作的成员才得以知晓。

在张爱萍家人的眼中,他好像突然就忙了起来。

从前负责国防安全建设时,他虽然也忙,但忙得很有规律。而且,家人都大概知道他某一个阶段在做些什么,尽管对其中的关窍也并不分明。

可是现在,他好像在没日没夜地忙碌着。而且,无论亲朋好友怎么询问,他都只是回答,自己只是在因为正常的工作流程而忙碌。

大约从1963年开始,他就不怎么回家了。原子弹的研发工作此时正进入到关键时刻,作为牵头人,他也时刻在实验场所和试验场地关注着情况的变化。

虽然他不是理工类的专家,但耳濡目染之下,他经常能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引导专家学者对研发工作做出进一步的改善。而每当他守在现场时,大家用总会觉得内心更加安定。

1964年下旬,在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地努力之下,原子弹终于成型。

这并不意味着我国成为了原子弹拥有国,只有原子弹试爆试验成功,我国政府才有底气说出这样充满力量的话语。

以身作则

1964年9月23日,针对原子弹试爆工作的情况,党中央主持召开了一场秘密会议。原子弹研发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和负责人,都亲自到场,参与会议。

张爱萍上将,当然也在参会行列当中。

这次会议由周总理亲自主持,他邀请与会专家对原子弹试爆工作发表意见。

一位专家提出,原子弹试爆应根据天气情况,提前择定时间。高温暴晒的环境,是绝对不适宜试爆的,因为环境温度会直接影响原子弹的动力系统和火力系统。阴雨天气当然更不可能,这并不符合常理。

多云干燥的气候条件,是最适合原子弹试爆工作进行的。在选择时间时,应当尤其关注气候情况这一问题。

另一位专家说:“在位置选择上,我们初步确定的是沙漠地带的戈壁滩。我们要尽量减少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核辐射的影响,更不能打扰到西北地区民众的正常生活。”

针对一些细节问题,大家一一做出探讨。身为牵头人的张爱萍上将,也在积极与各位专家讨论。

然而说着说着,他突然意识到自己遗漏了一项重要工作。

当时的他除了负责原子弹研发工作之外,还需要处理一些常规的国防军事工作。很不巧的是,常规工作当中的一项任务非常紧急,他必须立即完成。

正好,会议研讨也接近尾声,重点要点他已经明晰,所以现在离开也不会无谓耽误。

由于会议由周总理主持,所以他向周总理请假,并说出了详细的理由。周总理点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不过,在他刚走到门口时,身后就传开了周总理的声音。他说:“爱萍,等一等,等一等,让我看看。”

张爱萍转过身,满脸疑惑,不知总理口中的“看看”具体指什么。

只见周总理三两步走到他的面前,把手伸进了他的衣服口袋,竟像是在搜查什么似的。

等了一时半刻,周总理亲自搜完了张爱萍身上所有的口袋。与此同时,他也明白了总理如此做法的用意。

借此机会,周总理再一次向大家强调了保密工作的纪律问题。任何一个参与了会议的成员,都必须确保自己没有带出任何与会议有关的纸质材料。

像张爱萍上将这样中途离席之人,则更需要被仔细检查。

这并非意味着上级领导对于各位成员的不信任,而是意味着大家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为了缓和气氛,周总理还特意开玩笑说:“你可别怪我啊,这是咱们的原则,就连邓大姐都不知道我们的这些事情呢。”大家听了这话,也忍不住笑起来。

张爱萍得以顺利离场,留在会议现场的众人也对刚才发生的一幕印象深刻。

总理和将军两人,以自身为表率,给原子弹研发工作的所有参与者们起到了带头作用。一个小小的搜查口袋的举动,代表的是他们对工作高度的负责。

也正因有了这样一批伟大的先行者,1964年10月,中国的第一朵“蘑菇云”才能在戈壁滩上空冉冉升起。

手握利剑,东方雄狮将不惧任何威胁。

大家还知道哪些关于我国核武器研发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故事和看法。

0 阅读:3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