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校园霸凌最多打两下踹两脚,现在为何动不动杀人了

安尔法 2024-03-20 14:50:37

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记得过去八九十年代那会学校有人被欺负最多也就是打几下,踹两脚而已,谁如果欺负了同学被老师和家长发现,在学校首先被老师骂一顿然后回家被家长打一顿。

最近邯郸三个初中生生生用铁锹拍死自己的同学引起了全网的公愤,让人更加无语的是让这群恶魔动手的原因竟然是区区191元钱。

而且这三名初中生根本不像一个十来岁出头的孩子,更像一个厚黑的恶棍,在他们犯下恶行之后,三人马上串供,提供多次虚假信息误导搜救队。

警方调查期间,凶手的家长为了逃避警方的询问,居然2个小时不给警察开门,理由是怕孩子被吓到。

最让人气愤的是,被抓之后,一个睡大觉另一个翘着二郎腿笑着看采访镜头。

这哪是初中生,简直就是现世恶魔。

家庭是如何把孩子教育成恶魔

校园霸凌导致的恶性事件,一直层出不穷。

几个月前,福建刚一所中学,就有学生被同学逼迫吃粪便。

2016年,一位15岁的少年,在网吧被6名同学殴打4小时,命丧黄泉。

2017年,云南,五名学生把两个小学生的手脚捆住,并脱下他们的裤子,拿滚烫的开水从腰部拦下,造成大面积烫伤。

……

联合国一项报告显示:

全世界每3个学生中就有一个曾遭受过同学的欺凌。

据调查,校园暴力案件中:

11% 的受害人死亡,31% 重伤,38% 轻伤。

还记得那个搞笑段子呢?

“七岁的小男孩是地球上最可怕的生物,他们有好奇心、行动力、破坏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

可如果,有些恶童的内心早已成年呢?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霸凌行为往往源于施暴者内心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

他们通过欺负弱者来获取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以此来掩盖自己内心的不足。

这种心理扭曲不仅影响了施暴者的健康成长,也给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埋下了隐患。

而被霸凌者则往往因为恐惧、无助和羞耻感而长期忍受痛苦,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创伤。这三名犯罪的孩子父母都是在外打工,他们可以说是留守儿童,从小和爷爷奶奶长大,从小对其关注缺失。

事实上,很多小孩子犯错是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记得之前李玫瑾在讲述一个教育视频时有这样一段故事:

有个小女孩,帮妈妈晾衣服,本来好好的,但晾完衣服后就倒地嗷嗷大哭,可妈妈发现这个小女孩一边哭却一边看自己。

李玫瑾分析认为这个小孩哭是为了引起妈妈注意,让妈妈夸自己干活了。

在《孩子·挑战》一书中,德雷克斯指出,孩子的天生需求是竭尽全力寻找归属感。

当他觉得被遗弃,觉得自己不被重视的时候,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大声喊叫,让父母注意到他。哪怕是犯错,哪怕是父母的责备,这都没关系,只要被看到。

被看到的时候,他才觉得自己是存在的。

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忽视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愤怒,他们会通过各种方法让父母不舒服和伤心,所以心理学家总结了4种孩子寻求关注的错误模式:过度寻求关注、顶撞父母、报复父母、自暴自弃、犯罪。

但看到这里,我们理解了很多孩子犯罪的动机后,那么就可以看到为何当下越来越多的问题少年出现了。

教育最大的危险是在孩子需要管教的时候给予了过度自由

当下心理学很重视原生家庭的教育,可分析原生家庭的时候我们从来都不是为了放纵孩子。

过度溺爱同样会造成孩子的心理创伤,李玫瑾教授在《圆桌派》中说过: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叛逆难管,就是因为孩子小时候犯错时,父母舍不得打、舍不得骂,从来没有好好惩罚过他。

那么,怎样惩罚孩子,才能培养孩子的“敬畏之心”呢?

知乎上的高赞回答就一个字——“打”。

当然,如果我们把问题全然归罪于父母和孩子很简单,可本质问题或许永远不会得到解决,当下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所以两会有代表提议,加速推进0至3岁普惠性托育服务。

但事实可能也无法从根本解决,

这是网上流传的某寄宿学校,当然这还只是小学。

我想从父母本身来说,只管生不管教的现象会更加愈演愈烈,那么如何社会提供一些机会让这些孩子能够在父母身边,这才是我们全社会更加该关注的问题。

也许只有有一天那些没人管的孩子得到了真正的教育,这种悲剧才能越来越少的发生。

0 阅读:0

安尔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