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服装色彩可以用来辨识身份等级。
红楼梦的美女们都穿什么颜色呢?
这是个很有价值的话题,从中你能看到作者的真实爱憎。
卓语前文解析了黛玉和宝钗,今天解析两个特殊的丫鬟。通过对比,你将更清楚宝钗的角色定位。
01 奴婢=贱色在解析角色之前,需要先搞清楚一个背景:
贾府奴婢有统一的工作装,并非影视剧里那样花里胡哨。
高等丫鬟穿红绫袄、青缎子掐牙背心,低等丫鬟穿她们淘汰的旧衣服。
鸳鸯、琥珀、金钏、袭人、紫鹃,都曾亲自演示。她们出场都穿青缎子背心,万年不变。唯一不同的是里面的袄,颜色略有差异,有藕荷色、银红色、水红色等。
请注意,这些简称为红,但都不是正红,是间色。
前文科普过,由【正色】混合衍生的颜色是【间色】,亦称【贱色】。正色为贵,间色为贱。
古代的奴婢、隶卒、优伶都属于贱民,按照法律规定,他们不能用正色,只能用贱色来标识身份。
黛玉进府那天,看见“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此处的红和绿,就是贾府的工装,是各种杂红+青缎子背心。
所谓青缎子背心,是墨绿色的无袖短款坎肩。很丑,但是很耐脏。
类似版
虽然很丑,但这已经是奴婢界的香奈儿了!
为什么呢?
因为清代对服饰原料也有严格规定,奴婢不准用纺、丝、绸、绢、缎、纱、绫、罗及各种细毛服饰(冬季皮草)。
乾隆二十年再次重申:各衙门与隶等役及民间奴仆长随,不得用缎、纱及各种细皮,违者治罪。
而她们的袄是“绫”,坎肩是“缎”,远远超规格。其他还有什么纱制裙、绫制内衣等,都不应该属于奴婢。
历史上真实的奴婢装,大多是褐(粗糙的麻、毛编织品)制的。丫鬟多穿黑色、深紫色、深蓝色,无纹饰的短衫。
绫罗绸缎为达官贵人专用,平民尚且高攀不上,何况奴婢?
此外,奴婢还不准化妆,不准做发型,不准戴任何头饰、手镯、戒指等,绝不是影视里那么美哒哒的。
贾府奴婢可以穿鲜艳色,可以用高级面料,这在阶级社会里非常罕见。
由此,贾府的无限豪奢才被彰显得淋漓尽致!许多大家千金,都比不上贾府奴婢。
02 晴雯:血红色丫鬟能穿杂红色,原本已经很稀罕了,但是有一个人更加稀罕。
她和黛玉一样,也是以正红为象征色!
她就是晴雯。
晴雯是全书唯一不穿工装的丫鬟,绝绝子!
王善保家的告状时,很重要的一条是【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王夫人怒斥她时说【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花红柳绿,肯定不是工装啦。王夫人既然斥责晴雯僭越,恰恰证明她身上穿的是正色,不是杂红。
我之前有专门解读晴雯的系列,已经指出:
一切有关红楼梦的影视戏剧作品,从未正确塑造过晴雯。她的特殊远远超出想象,甚至超出历史框架,达到让导演无法塑造的地步。
她养着比后宫娘娘更金贵、更精致的长甲,裹着三寸金莲,穿着红睡鞋,全身小姐装。
但是这一切都是贾母特许的,否则借给她一百个胆,她也不敢啊。何况,那成群的管家婆娘吃干饭的吗?早就来纠正她了。
第70回描写怡红院3个丫鬟晨起的样子:
宝玉听了,忙披上灰鼠袄子出来一瞧,只见他三人被褥尚未叠起,大衣也未穿。晴雯只穿葱绿院绸小袄,红小衣红睡鞋,披着头发,骑在雄奴身上。
这段里出现了很多色彩。按照晴雯的一贯特性,她的【红鞋、红小衣】应该都是正色。
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发现:
麝月穿抹胸,芳官穿紧身儿,还裤袜乱飞。只有晴雯全身整齐,袄裤鞋全遮体。(小衣就是睡裤)
可见,无论任何时候,她都是穿衣最严谨的那个,不会露肉给宝玉看。作者给她冰清玉洁的评价,不是白来的啊!
到晴雯将死时,她把【红指甲】剪下来,和【红绫袄】一起交给宝玉。宝玉还给她倒茶喝,那杯茶恰恰也是【绛红色】的。
注:绛色就是大红色的别称。
在那个昏暗惨白的破屋里,将死的晴雯,仍然有那么多鲜艳夺目的大红色!可见曹公爱晴雯,爱得多么深沉啊!
晴雯死后,宝玉穿了一条【血点般大红裤子】,麝月一眼认出,那是晴雯的针线。
所有这些色彩都是生命的呐喊,亦是对黑恶势力的控诉!
很多读者对《芙蓉女儿诔》不以为然,认为一个丫鬟配不上那么高规格的诔文,其实你们都错了!
晴雯是黛玉的副角不假,但她有自己的独立价值。曹公从未把她当做丫鬟,她的个体价值远远超越很多千金小姐。
前文也科普过,正红色何其尊贵,那是除黄色以外,最高不可攀的象征。
作者让身为奴婢的晴雯突破阶级规则,让她始终与正红色挂钩,就是要标榜她灵魂高贵、为人正派,是正统文化的代言人。
让她穿衣严谨,仍然是标榜她灵魂高贵、为人正派。
红楼梦是双面镜,书里的话真假参半。道德口碑都是假的,尤其是那些下层人的评价。
而那些无声的语言,如色彩、服装、器物档次,反而是真的,那才是作者的真实爱憎。
晴雯一生被红色包围,而与此同时,很多千金却是无色的、苍白的。
晴雯留给世界最后的颜色是血红色,比正红色更多一层含义。那就是她热血的性情、炽烈的爱憎、鲜艳的一生,对这世界血泪的控诉!
03 香菱:石榴红香菱是过了明路的妾,按照古代观念,桃红色最符合她。但是曹公偏不走寻常路,他从未给香菱用过桃红色。
香菱的服装出镜很少,只有一条石榴裙令人印象深刻。所以这条裙子很值得研究。
石榴红,色彩度很饱满,无限接近大红色。作者把它赋予香菱,也是寓意颇深。
1、代表颜值
石榴裙是唐代年轻女子极为青睐的服饰色,很多唐诗里都有提及,使它成为美丽动人的代名词。
这证明香菱容颜极为娇美,绝大部分千金小姐都不能与之媲美。
实际上,书中被夸赞颜值次数最多的角色,第一是晴雯,第二是香菱。
她们都得到多角度、多层面、多场合下的颜值赞美。甚至连敌人提到她们,也先说颜值。
曹公果然是个颜控。晴雯和香菱,皆是黛玉的副角,都美的不像话。
黛玉的名作《五美吟》,她俩也都在其中。详见文后链接2
2、暗示坎坷经历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么几句:“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所谓血色罗裙,即石榴裙。
《琵琶行》是千古名篇,因而石榴裙从此便有了女艺人的暗示。
香菱是被人贩子拐走,当做奇货养大贩卖,其实就类似于扬州瘦马。
虽然书上从未写过香菱会什么才艺,但那很可能是作者出于怜悯,不忍写之。放在现实里,她一定被刻意培养才艺,才能卖出天价。
红楼梦里一共出现两个被买来的女人,一是香菱,二是嫣红。不是互相映射吗?
嫣红可是被写明了的扬州瘦马啊。
有意思的是,嫣红其名,恰恰也是红色话题。给一个都没正式出场的小角色赋予这名字,你说曹公何意?难道不是为了香菱?
3、暗示死因
石榴红色无比鲜艳,甚至比正红色更显艳丽。如此突出,能在恶浊的世界上存活吗?
“眉黛夺将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有关石榴裙的诗歌,总是离不开那个“妒”字。
香菱正是因为被嫉妒而害死。
如果说晴雯被嫉妒,还有锋芒毕露可以被非议,那么香菱被嫉妒,你可挑不出她什么毛病。
她是那么的人畜无害,丝毫锋芒都没有,但结果不是和晴雯一样?甚至比晴雯更惨!
香菱和晴雯,几乎同时下线,她们如出一辙,互相映射。
香菱的死,是对普天下非议晴雯者的最大打脸!
4、双倍的价值
石榴裙原本是两条,一条给了香菱,一条给了袭人。
这是袭人全书唯一一次跟无限接近正红色。不幸的是,她当时老妈刚死。红裙子出现于此时,难道不是讽刺吗?
袭人得到这裙子也白得,不是她的终究不是她的。两条实际上都属于香菱。
两条就是双倍。
从俗世角度,香菱是个失败者,她既没有高级名份,也没有优渥的待遇。一生都是雨打浮萍,凄凄惨惨。
但是从灵魂角度,她却是作者心目中的胜利者。因为她灵魂高贵,她努力完美自我,她在最贫瘠的土壤里开出最美的花。
她的美是双倍的,她的价值也是双倍的。在薛家,她是灵魂最高贵的那个;在贾家,在宝玉心中,她也是灵魂最高贵的那个。
04 小结红楼梦于细微处见真意。有些人看似花团锦簇、左右逢源,但是一到关键节点,就被作者讽刺。
而有些人看似不被世容,却能得到作者的无限拔高。
身为丫鬟,被赋予高贵色,这在古代绝对不合理。但作者就喜欢这样。
那个被后世吹捧成宇宙第一的薛宝钗,却从未穿过一次正色。甚至,她似乎与贵色势不两立,专喜欢穿杂毛色。
薛宝钗在书中所得到的一切赞美,都源于王家势力的崛起。人们阿谀是势力,不是她。
作者一面让她狐假虎威,一面又暗中将她打回原形。赋予她最差的服装色,连丫鬟都能吊打她。
她和黛玉比,是云泥之别。和晴雯、香菱比,竟然也是云泥之别。
注:了解了古代色彩等级,你就知道自己被影视剧骗得有多惨了。详见文后链接1
【相关链接】
[吐舌头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