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斯身份已变,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两大经济政策料主导选情

凝竹说社会 2024-08-27 20:25:25

随着11月大选日的临近,哈里斯突然变身成为民主党候选人,让美国大选的选情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逆转。其提出的住房保障和医疗减负等经济政策,能否真正赢得选民的支持和信任,还有待观察。

哈里斯的转身之谜:从副总统到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蜕变

谁能想到,昔日默默无闻的副总统哈里斯,如今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民主党的"当家花旦"?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说起哈里斯,大家对她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去年。那时的她,虽然身居副总统高位,但似乎总是躲在拜登的背后,很少抛头露面。不过,她倒是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对特朗普政府的种种政策进行抨击。只是,这些批评的声音,在喧嚣的政坛上显得有点微不足道。

转折点出现在今年7月。拜登突然宣布因健康原因退出大选,这无疑给民主党阵营当头一棒。众目睽睽之下,哈里斯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但问题是,她真的有实力担此大任吗?

要知道,在民主党初选期间,哈里斯的表现可谓是平平无奇。她在辩论中的发挥,远不如桑德斯和布蒂吉格等人出彩。民调支持率也一直在个位数徘徊,直到最后时刻才勉强挤进前十。如果不是拜登临阵"退赛",哈里斯恐怕连副总统候选人都当不上。

那么,是什么让哈里斯突然觉醒,决心向最高宝座发起冲击呢?有人说,这是民主党高层的授意,为的是借哈里斯的女性和少数族裔身份,吸引更多选票。也有人猜测,这是哈里斯个人野心的驱使,她早就对总统之位虎视眈眈。

无论真相如何,哈里斯的身份转变,无疑给本就胶着的大选局势,再添一把火。特朗普阵营已经把矛头对准了这位"空降"的对手,指责她资历不足,经验不够。而哈里斯能否用自己的表现,打破质疑,赢得选民的信任,还有待时间检验。

眼下,距离11月3日的大选,只剩下不到80天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哈里斯无疑是一匹黑马。她的每一步棋,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而这个身份蜕变的谜题,恐怕也要等到选举结果揭晓的那一刻,才能真正解开。

从尼克松到戈尔巴乔夫:哈里斯的经济政策会重蹈覆辙吗?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当哈里斯信誓旦旦地推出住房补贴、医疗减负等一系列"救市良方"时,忍不住让人想起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最后却黯然收场的政治家们。

翻开尘封的历史档案,尼克松总统在1971年推出的石油价格管制政策赫然在目。为了遏制通胀,他强令冻结石油价格长达8个月之久。结果可想而知,石油供应严重短缺,民众排队加油的长龙一度绵延数公里。到头来,不仅通胀问题没解决,经济还陷入了滞胀的泥潭。

再看看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他在上台之初也曾雄心勃勃地推行"休克疗法",号称要让苏联经济焕发第二春。他取消价格管制,鼓励私有化,甚至允许外资进入。乍一看,这些改革措施似乎颇具开明与进步色彩。谁知道,由于配套措施跟不上,市场秩序大乱,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苏联解体的悲剧。

回到哈里斯的政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为了降低民众的生活成本,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没那么简单。以住房补贴为例,如果不对申请人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很容易被不法分子钻空子,导致政府的钱打了水漂。而限制房东涨租金的做法,更有可能引发房源供应萎缩,加剧住房短缺。

至于医疗方面,哈里斯许诺要让政府来买单,为民众免除数百亿美元的医疗债务。这听起来真是太拉好感了!可是,政府的钱从哪里来?无非是加税或者借债。加税无疑会增加社会负担,借债又会推高利率,最终还是会反噬到普通百姓头上。

更何况,美国不是计划经济国家,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往往弊大于利。尼克松和戈尔巴乔夫的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哈里斯的经济政策如果贸然推行,会不会重蹈他们的覆辙呢?

对此,经济学家们可谓忧心忡忡。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就直言不讳地指出,哈里斯的政策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在现实中很难奏效,反而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和风险。

当然,谁也不能否认,眼下美国经济正处在十字路口,民众的生活压力确实不小。但是,解决问题的良方,绝不是简单地把钱撒向市场,而是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下猛药、动大手术。

从尼克松到戈尔巴乔夫:哈里斯的经济政策会重蹈覆辙吗?

说到美国总统大选,经济政策向来是候选人们的必答题。只不过,今年的考题似乎有点"虐"——在后疫情时代,如何重振经济,成了一道让人头疼的难题。

作为民主党的"救世主",哈里斯拿出了自己的"锦囊妙计":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放宽失业救济,还要对富人加税,给穷人发钱。乍一听,这不就是罗宾汉再世吗?可是,历史告诉我们,类似的"妙计",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尼克松就栽在了价格管制上。1971年8月,他一声令下,冻结了工资、房租等关键价格90天,还限制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结果呢?商品供应减少,黑市交易猖獗,通胀非但没控制住,反而变本加厉。

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也没能逃脱改革的魔咒。1985年上台后,他大刀阔斧搞经济体制改革,放开价格,鼓励私有化。起初,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可到了1991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民不聊生,最终酿成了"8·19事件",苏联也就此土崩瓦解。

这两位前辈的惨痛教训,哈里斯真的吸取了吗?她信誓旦旦要把最低时薪从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听起来解决了低收入者的燃眉之急,可是,企业的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只会导致裁员和倒闭。失业率上升,市场消费萎缩,经济还怎么增长?

再说救济金发放,本意是帮助失业者渡过难关,缓解疫情冲击。哈里斯却要把每周400多美元的失业金,延长到明年9月。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谁还愿意出去找工作?久而久之,劳动力市场萎缩,产业空心化,美国还怎么在全球竞争?

最让人不安的,是哈里斯要对年收入40万美元以上的"富人"加税,最高税率要从37%提高到39.6%。这简直就是在惩罚勤劳致富,打击企业家精神啊!要知道,这些"富人",其中不乏创新科技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如今被政策一棒子打死,只怕是宁愿坐享其成,也不会再冒风险搞创新了。

2008年金融海啸后,奥巴马靠量化宽松、财政刺激,好歹把经济拉出了低谷。今天,疫情阴霾未散,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哈里斯的这些"妙计",真的能重振美国经济吗?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度干预市场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从尼克松到戈尔巴乔夫,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哈里斯的经济政策,是否会重蹈他们的覆辙?这不禁让人心生忧虑。

结语:

哈里斯能否凭借经济政策逆袭成功,还是难逃中途夭折的命运?美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如何,对中美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

无论谁当选,都希望新总统能够以务实理性的态度,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 阅读:42

凝竹说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