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最美中师生们

我来也2020 2024-09-10 13:45:21

二、三十余年前的中师生,堪称时代洪流中最为卓越的群体。彼时,他们作为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需以超越高中生的更为优异的成绩,方能迈入师范学府之门。

这些中师生毕业后,扎根基层教育事业,其展现出的强劲动力、非凡风采以及在课程教学中的多面才华,有力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无论是在文化传承层面,还是社会效益方面,皆为全国 “脱盲” 事业提供了坚实保障。他们遍布中华大地的乡村角落,那些从偏远乡村走向城市定居之人,那些从山沟中走出、圆了大学梦之人,乃至那些祖辈在家、年轻人外出打工的家庭,无疑都是乡村基础教育改变了他们的认知维度与人生轨迹,这无不彰显出中师生的卓越贡献。

当时的师范学校不分科目,对中师生的学业要求是全面发展与全才培养。从语数英等基础学科,到音体美等艺术熏陶,再到歌唱、舞蹈、乐器等多元领域,他们无一不通。故而,中师毕业生既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又具非凡的音乐才情,还掌握着成熟的育人之法,怀揣着炽热奔放的教育情怀,充满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正能量,使其在未来的教育舞台上如鱼得水。因此,步入工作岗位后,他们每门学科皆可教授,每堂课皆能胜任,为中华教育事业奏响一曲又一曲青春激昂的乐章。

诚然,当年的他们成绩斐然,涉猎广泛,课程充实。作为基础教育的开拓者,他们肩负着一代代学子的启蒙重任,推动着知识的更新与传递。他们或许也是素质卓越的代表,以知识武装头脑,用乐观磨砺意志,持续进行自我高学历研修。他们灌输理念,培育文化,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学生呕心沥血铺设成长之路。在朝朝暮暮中陪伴一届又一届学子,培育出一代又一代迈向高等学府的希望,铸就出人世间最为壮丽的华彩篇章。

送人玫瑰,余韵袅袅;赠人知识,人生改写;教人习惯,成功塑造;辅人精神,三观培育。

认知与理念有别,时代与年纪碰撞,品质卓越的中师生们,芳华虽逝,余韵悠长。

他们在当时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水平落后的背景下,毅然投身于基层教育的广阔天地,在时代中辗转,在洪流中奋进,用青春和热血播撒知识的种子,承载着基础教育的稳健发展。年少时雄心万丈,虽随岁月流逝,在即将谢幕时的 “落伍” 中,他们依旧默默承受、默默奉献、默默坚守、默默期望。当每届学生家长满怀激动、面带喜悦来校领取喜报时,他们默默不语;当看到曾经教育过的学子屹立于万众瞩目之高光处,他们依然默默。只因,他们在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中,执着于对教育事业的那份深沉热爱。

历年来,国家及省教育厅始终关注一线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与变革更新,组织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学习与基层学校的领导能力培养。而今,在河南省 “万名中小学校长培训” 中,众多当年的中师生踊跃参与,绝大多数依旧坚守在农村教育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与价值。我欣慰、我感慨,从未踏入的河南大学校园,竟以如此方式迎来了它的新一届 “老学生” 们,给予我们深造的机会,也圆了我们的大学梦!

踏入河南大学郑州校区的那一刻,激动与忐忑之情交织蔓延。观大学风貌之宏伟、书香氛围之浓郁,为之激动;想到年纪渐长来参加培训,又忐忑跟不上学习进度。

大学里,绿草如茵,树木繁茂,学堂建筑,多为复古风格。翘檐飞壁,黛瓦覆顶,丹梁红底,木窗饰墙,多为五六层,尽显一百多年的人文底蕴和学术气息。心境豁然开朗,誓要拿出十二分的精力助力个人成长,不负韶华。

青春奉献无悔,激情延续不断,初心始终保持,未来充满期待,这便是中师生们唯一的信念。

我们研读书籍,我们嗅着芬芳,我们领悟真理,我们思考育人,奔跑在追逐梦想的路上,继续于自我成长的学习中,最美的中师生们,你,准备好了吗!

2024年9月9日   随笔   张小伟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