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的遗书路上被抢,强盗看完后跪地痛哭,一路护送对方逃亡

扈峻天 2022-05-14 15:24:45

提起林徽因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是民国第一文艺女青年,身上有着一股特别的书香与傲骨,而她这份傲骨来自家族的气韵。

而她的家族则是大有来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三位都出自林徽因家族,其中她的叔叔林觉民,也就是高中语文课本里的《与妻书》作者,那更是一名碧血丹心的赤子。

据说也就是这篇文章,曾经让一行强盗都为之痛哭流涕,不仅没有抢夺财物,还一路护送这封诀别信到达目的地。

林觉民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文中,来深入了解一下《与妻书》作者林觉民的故事。

01

少年不望万户侯

1887年,林觉民出生在福建福州,因为他的叔父林孝颖没有孩子,他的爸爸林孝觊就将林觉民过继给了他。

幸运的是林孝颖是当地的有名之士,才华横溢,饱读诗书,他不仅在日常生活里非常疼爱林觉民,对他的教育也是非常用心,平日里只要一有空就亲自教导林觉民读书习字。

林孝颖的妻子是一个性情温厚的女人,她不仅把林觉民视如己出,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还经常告诉他一些人生道理,教导他做一个善良的人。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之下,林觉民也没有让林孝颖失望,幼时就表现出了不符合他这个年龄段的聪慧,按旁人的话来说,那就是神童。

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个称呼而沾沾自喜,相反他非常的刻苦认真。

在那样一个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对很多人来说是唯一的出路,所以林孝颖在林觉民幼年时期就给他灌输科举考试的重要性。

于是在林孝颖的期待下,13岁的林觉民被迫参加科举童生考试,因为林觉民志不在此,于是在试卷上潇洒写下了"少年不望万户侯",接着就交了白卷离开了。

知道林觉民的所作所为后,林孝颖并没有如林觉民想象中那样大发雷霆,反而表现得异常平静,他也觉得自己的儿子非常有想法,于是尊重了林觉民的意思,将他转到了新式学堂求学。

在新式学堂里,林觉民像一只自由的小鸟,他沉浸于自由平等的美好愿望里,沉浸在老师口中的新中国里。在这里他疯狂地汲取知识,建立起了自己的知识储备。

林觉民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被大家推选为领袖,举办游行活动,传播西方文化。还登上来演讲台,呼吁广大青年奋发自强,寻找我们国家的生存之道。

这段自由自在,努力挣脱封建束缚的日子,大概就是支撑林觉民英勇就义的动力。

02

包办婚姻,情投意合

随着林觉民年纪增长,父亲林孝颖私自为他定下了一门亲事,得知此事的林觉民非常不理解,他崇尚的是自由恋爱,对包办婚姻是异常排斥的。

于是在1905年的某一天,林觉民为了摆脱封建束缚,逃婚来到了厦门街头。

到达厦门后,林觉民并没有因为成功逃离了家而感到喜悦,反而担心起了脾气急躁的父亲,害怕他气急攻心伤了身体。

于是在得知父亲一直在厦门挨个旅馆寻找他的消息后,他心软了,接着就跟随着父亲踏上了归途,与素未谋面的妻子完婚。

这时候的林觉民并不知道他会和这位什么都没见过的妻子擦出怎样的火花,更不会知道,多年后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下了被誉为中国最美情书的《与妻书》。

陈意映出生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家族,父亲是清朝末年的举人,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家闺秀。

林觉民虽然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订的婚姻并不满意,但是却与妻子陈意映一见倾心,陈意映的气质、性格、学识,对林觉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 。

林觉民的相貌和谈吐也给陈意映带来了不错的印象,一段轰轰烈烈的恋爱传奇在此开始上演了。

婚后林觉民和陈意映居住在双栖楼,他们冬天一起赏雪,春天一起赏花,经常一起牵手散步在不同的公园,十分恩爱,见过的人也无不感叹他们的感情十分可贵。

谁也没想到,他们这种包办式婚姻,夫妻感情竟也非常融洽,夫唱妇随始终琴瑟和鸣。

在空闲之余,林觉民在家中创办了女子学堂,由他来担任老师给姑娘们上课,一开始的学生只有他的妻子陈意映和家中的姐妹。

在陈意映的支持和号召下,她的闺中姐妹也都纷纷赶过来上课,慢慢的名声越来越大,很多外地的姑娘也都慕名而来。

在课上,林觉民开拓了这些姑娘的视野,抨击了封建礼教,告诉她们男女是平等的,裹脚是一种封建恶俗,是对女性的伤害。

在他的教导下,姑娘们纷纷回家说服父母不再裹脚,并认真学习文化知识,考入了福州女子师范大学。

03

英勇就义,与妻诀别

1907年,林觉民决定自费去日本庆应大学留学,主要攻读哲学,同时兼修英语和德语。林觉民刚开始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他的亲属都不同意。

他们觉得林觉民目前婚姻美满,孩子也要出生了,为什么要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在所有人的反对声中,唯有陈意映支持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那个时候的陈意映已经怀胎数月。

她明白自己的丈夫不同于等闲之辈,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她不愿意用儿女情长牵绊丈夫的心,思虑再三,她决定支持丈夫。

在妻子的不舍与支持下,林觉民坐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刚到日本不久,他就认识了很多爱国志士,在大家的影响下,林觉民义无反顾地踏上了革命之路,并加入了同盟会。

也就是在日本留学的过程中,让他对中国的现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为了改变中国现状,宣传革命思想,唤醒国人的革命精神,他还多次发表文章。

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没过多久,林觉民就成了同盟会的骨干人员。

1911年,林觉民谎称学校樱花节放假回国,其实是回家和亲人告别。因为他准备去参加广州起义,此去不知是生是死,他想好好地陪伴家人几天。

虽然丈夫回国,陈意映心中十分喜悦,但是她冥冥之中感觉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丈夫回家的这几日,经常早出晚归,和一些神秘的人会面。

但是尽管她一直追问,林觉民始终不透露半个字,陈意映也只好作罢。

4月17日,林觉民和一群爱国志士奔赴广州,住在滨江楼上。晚上林觉民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在大家都睡后,他起身点灯,抱着牺牲的决心,提笔写下了这封《与妻书》。

这封诀别信中有着对妻子非常细腻的留恋和不舍,字里行间充斥着对妻子的爱。

但这些并没有让他回心转意,他还是决定抛弃父母妻子和孩子去赴死,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死会有不同的意义。

天亮后,林觉民将书信交给沈仲英,告知:如果他死后,这诀别信就由他来转达。

三日后,林觉民不幸被俘,在面对酷刑逼供的时候,林觉民并没有妥协,他勇敢的谴责腐败的清政府,“大清要我的命,我诛大清的心。”

还用中文和执法官交流。执法的官员被林觉民的才华所震撼,他希望能留下林觉民的性命,为清政府所用,但是林觉民坚决不屈从。

他们觉得林觉民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为清政府效力,那么去哪里都是一个威胁,于是林觉民被判处死刑。

一个有为青年,大可以有为于天下,但为了理想,最终只留下来一场革命和一纸与妻书。

1911年4月,辛亥革命爆发多日后,一个革命志士受到沈仲英的托付将这些信件交给一个叫陈意映的女士。

收到信件的那一刻,陈意映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她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信件后,发现了两封信,一封是《与父书》,一封是《与妻书》,那熟悉的字迹正是她日思夜想的丈夫林觉民的。

她将《与父书》交给公公后,便急切地打开了丈夫写在手帕上的《与妻书》。

他怕妻子想不开自杀,于是特意强调他们的两个孩子需要人来照顾,要告诉孩子们以他为骄傲,日后可以为她分担解忧。

陈意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打开信件以后竟然是丈夫的遗书,她接受不了这种沉重的打击,瞬间眼前一黑晕了过去。在床上接连卧病多日,不能下床。

甚至还有了自杀的想法,想要追随林觉民而去,但是又想到肚子里未出生的孩子和尚且年幼的大儿子无人照顾。

此后,陈意映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整日以泪洗面,在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忧思成疾郁郁而终。

去世的时候年仅23岁,正值青春年华。他们的第一个儿子也在八岁的时候不幸夭折。

于是他的遗书也转由父亲林孝颖、二儿子林仲新保存下来。对于林仲新来说,父亲的遗书对他来说是一种安慰,就像父母一直没有离开,陪伴在他身边一样。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决定西迁,林仲新担心在路途中为将遗书丢失,就千叮咛万嘱咐自己的堂弟林性奎将遗书带回福州保存起来。

林性奎在赶往目的地的半途中,一直小心翼翼护着这封遗书,然而在快到目的地的时候,被一行强盗拦住了去路。

他们非常粗鲁的翻箱倒柜,企图找出所有的财物,林性奎见情况非常不好担心遗书被摧毁,情急之下大声说道:“各位壮士手下留情,这可是林觉民的遗书啊!”

强盗一听竟然是林觉民,纷纷震惊。因为林觉民的事迹早已经遍布全国,大家都对这个爱国烈士十分佩服尊重,连强盗也不例外。

强盗首领打开遗书一看,果然是林觉民的亲笔,读完不禁痛哭流涕。他们不仅将所有的东西悉数归还给林性奎,还承诺要一路护送他到达目的地。

连强盗这样的人,都能深刻理解林觉民这些爱国志士的伟大。

就算他已知以寡敌众万难成功,但为了信守诺言以及唤醒同胞,依然坚持起义。

林觉民烈士字字泣血的名篇《与妻书》,不仅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还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

其实林觉民也只是文弱书生,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是每次民族的觉醒,都是一个个有骨气的文弱书生带头的。他们可能不强壮,但他们慎思明辨,他们有信仰,有坚持。

他们不是因为看见民革成功的希望,所以坚持,相反,他们是知道自己会牺牲,但他们仍然坚持命革。没有他们的牺牲与坚持,后来的人就很难看见胜利的希望。

动荡的年代,正在觉醒的民族,那时的爱情是奢侈的。林觉民与陈意映的爱情也逃不脱这个定论,国家与爱情难以两全。他自己也深刻地认识到世间难得的两全法。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国家与爱情,他决绝地选择了国家,不仅是因为从小扎根于心底的抱负,更是因为他深爱着陈意映。

所谓国破家亡,他不畏惧死亡,但是他怕国家走向灭亡,人民流离失所,更怕陈意映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美好纯粹的爱情,不仅推动着他想要为国尽自己的一份心,也激发了他需要保护家人和孩子之情。

也正是这些爱国志士,前赴后继地为国抛头颅洒热血,才能有今日之中国。才能让我们不禁感慨何其幸而生于今日之中国。

如此优秀的人牺牲了,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种昏暗的时代,又是怎样一番事业,让他甘愿赴死。当我们每一次的痛心和思考,都是这种意义的升华。

1 阅读:30

扈峻天

简介: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