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流不足长江十分之一,黄河何以撑起中华文明?

给女儿讲史地 2024-10-06 16:34:34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在讨论「母亲河」时,往往潜意识里面首先想到的是黄河而非长江,毕竟,就河流本身而言,长江无论流量还是通航里程都可以吊打黄河,即使是黄河最拿的出手的长度,也不及长江。

所以问题来了,黄河是如何撑得起早期的中华文明?难道是河流版的南慕容?

当然不是!我个人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长江更像是父亲,前者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基础稳定,后者决定了我们的上限很高。

中华文明的底色,更多的来源于黄河,其本质是,以平原上的农耕文化为基础,在与草原、戈壁、雪域高山的文化不断地互动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文明。

黄河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性格。

普通的黄河

从全球来看,除了长度之外,黄河的几乎所有正向指标都排不进前二十,流量(黄河径流量600亿m³ 左右)甚至是三十开外,在全球超过4000km的河流中,黄河的流量是最小的,不足长江的十分之一。

图/世界超过4000KM河流

在国内,别说和珠江、黑龙江比,就连长江的支流岷江、湘江、嘉陵江等径流量也是领先黄河。航运就更不用提了,几乎不通航,在三门峡、小浪底水利工程建设以前,中下游时常断水。

黄河水含泥沙量却是冠绝全球,不断沉积下游成了地上河,历史上多次改道决堤,大平原形成的同时两岸百姓困苦不堪。

总之,看起来,母亲河真的不怎么样,太一般了,甚至有点拉胯。但,如果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像所有母亲一样,黄河也许偶尔脾气不好,也许看起来「普通」,但是她哺育我们的时候,也是倾其所有。

因为,没有黄河,大概率就没有中华民族。

勾勒华夏的骨架

黄河从青藏高原到大海,在中国的北方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几」字形,北抵阴山,南至秦岭,这让东西流向的黄河,大大的增加了南北跨度。

这种东西南北的格局,巧妙地将雪域高原、西域、漠北、中原连接起来,这构成了古代中原王朝的基本盘(关中-中原)和进取范围(草原和戈壁)。

黄河的几个支流,洮水、湟水、渭水、汾水、洛水,则在被黄河串联起来的地理单元中,进一步刻出诸多盆地和平原,像一个个榫卯,紧固了这种链接。例如,汾河谷地,就连接着草原和中原,而湟水谷地,同样连接着高原与平地(湟水谷地有早期的农耕文化)。

同时,长江流域的地理单元由于南方丘陵和山地的割裂,相对碎片化。所以在古代中国,黄河流域具有更强的统一性(关中地区和华北平原作为基础)和战斗力(长期和游牧民族互动),当北方统一后,会逐步拿下南方的分散区域。

是中国历代王朝统一天下的基础,黄河勾勒中国最初的样子。

塑造民族的性格

发生在黄河流域千年的民族融合,以游牧和农耕的反复拉锯为主线。这种互动,一方面让身居农耕区的汉人有危机意识和进取精神,而让在草原游牧的族群具有远超其它地区的政治水平。

另一方面,黄河的肆意改道和洪涝,让华夏先民形成了坚忍的性格,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是中国人共同的精神财富。

于是,我们与邻为善,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敢于战斗,你要欺负我,我跟你玩命。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