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随着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逐渐提升,养猪利润也会逐渐回归至微利水平。在养殖微利背景下,猪场之间竞争的根本是效率,成本领先便是激烈竞争中决胜的杀手锏。但是养猪成本到底如何去降?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降?还有多大的降低空间?如果养猪人能抓住牛鼻子,解决关键问题,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4月29日晚,由宁波三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三生生物)特别策划的“1天不浪费拯救900元”惊雷行动直播专场第二场在“宁波三生生物”视频号进行。武汉华多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总监杨华威博士和宁波三生生物高级技术服务经理任广辉老师分别从宏观层次和实操层面围绕猪场“提质、增效、降本”主题进行了深度分享与解读,切实帮助养殖户朋友攻克降本难题。
升维思考、降维执行、多维降本在本次直播中,杨华威博士就《养猪企业在混沌形势下的应对策略》这一主题具体剖析猪场成本难降的原因以及实现低成本养殖的方法。
杨华威博士开篇便指出,每个产业发展的背后都有相似的发展规律可循,一般来说,一个行业的发展会经历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整合期、涅槃期、收获期和变革期几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呈现出的竞争态势也是不一样的。而当前的养猪业正处于成熟期之前的发展期,这一阶段的重要表现就是“质量提升和成本领先”,所以当下对于猪场发展来说,持续降低成本仍是必修功课。
但为何许多猪场成本难降呢?这是因为很多人的降本方案太简单粗暴,盲目的从“压缩采购、减少饲料、清空猪舍、裁员降薪、弱化管理”等方面减少支出,结果反而导致“效益低下、管理混乱、人员不稳、疾病爆发、成本高企”等问题加剧,最终被淘汰出局。
要想有效降低成本,首先要明确影响猪场生产性能的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在“饲料营养、种猪基因、员工技能、环控和硬件、健康水平、生产节律”等要素上,究竟哪个才是短板?须知水桶理论同样适用于养猪业。
杨华威博士认为猪场提质增效有三个层次,即“生产效率、运营效率、结构效率”,其中,结构效率是对顶层结构的变革和创新,也是猪场“增效”最有发挥空间的方向。
就生产效率来说包括繁殖效率、育肥效率、饲料利用效率等各个方面。对于繁殖效率来说,后备母猪管理是母猪场高效生产的保障;对于育肥而言,疾病控制、健康管理等都是重要手段。对于饲料利用率的提升需要把控好生理浪费、病理浪费和物理浪费。
在运营效率层面,需要把握好资金成本的运营计算、掌握好出栏时机、做好生物安全风险的防控等。经过杨博士测算,银行利率每提升1%,则对应肥猪出栏增加7元/头。对于不同的饲料供应模式成本也不尽相同,如果采用代加工模式,饲料单吨价格可节省80元左右(每头猪可节约饲料成本30元)。此外非瘟、蓝耳、腹泻等重大疾病的影响对猪场损失影响巨大,这些都是猪场营运层面应该考虑的问题。
就结构效率来说,猪场建设模式、生物资产更新模式、合伙人模式、饲料配方结构、区域优势、原料使用等都将对猪场效率带来直接影响。而对于所有的影响因素来说,杨华威博士认为——人是养猪的核心,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抓住了人才就抓住了关键!
直播中,杨博士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当前猪场低成本养猪的实现路径和效率提升的模型,为直播间的朋友们带来了养猪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母猪生产一天不浪费,拯救900元宁波三生生物高级技术服务经理任广辉老师带来《一天不浪费——母猪高效利用》的主题分享。
“220之翼”可实现降本760元
任广辉老师提到,目前大部分猪场在补入后备母猪时存在入群日龄控制不当、缺乏情期管理等问题,造成了母猪产能利用率低、失配率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猪场整体效益。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种猪的性能改善,种猪达到100kg的日龄已降至约160日龄,使得后备母猪在220日龄参配成为可能。
难得的是,如果后备母猪入群日龄由之前的250日龄缩短至220日龄,即提早30天,不但不会影响母猪繁殖性能和使用年限,且更有利于提高母猪的整体利用率。
其中,对于早期精准入群来说,要特别注意的是,母猪初情期的管理十分必要。后备母猪在入群前需建立初情期,有初情期的后备母猪其整体利用率和繁殖性能更优。通过对7个引种批次(约6700头后备母猪)初情期流程处理后,与之前(4个引种批次,2595头后备母猪)对比,结果表明,后备母猪的参配率提升8.60%、受胎率提升5.62%、后备母猪群利用率提升11.93%;且初情期越早有利于提高三胎母猪留存率和增加母猪的使用年限。
任广辉老师指出,后备母猪能否开配,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指标即:开配日龄210~220日龄;开配体重125kg~135kg;开配情期2~3个情期。猪场还需要根据配种计划制定引种计划,如果后备配种日龄设定为220日龄,则最大引种日龄为150日龄。
任广辉老师通过实践数据得出,猪场使用“220之翼”后备母猪精准的入群方案后,后备母猪在180-190日龄,通过初情期管理技术和精准入群技术,使其建立初情,实现后备母猪提前入群,将入群日龄由之前的250日龄缩短至220日龄,提前30天入群,利用率提高6%,入群成本降低760元左右。
后备母猪早期入群固然好,但是早期入群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任广辉老师在分享中为养猪人总结出了几条早期入群方案实操注意事项:
1、参配体重,后备母猪220日龄至少达到125~130kg方可执行早期入群。
2、后备母猪早期入群情期管理十分必要。
3、合理、精确的引种计划是实现后备母猪早期配种的基础。后备母猪引种时需要引种多个批次场区,需做好引种日龄梯度规划, 避免多个批次后备母猪都是同一日龄。
“保宫计划”可实现投入回报率1:30
此外,产房问题也是猪场成本损失的“重灾区”。产房炎症、分娩跨度大、弱仔护理、生物安全、白死胎(夜间)作为产房管理面临的五大痛点,制约着产房效益的提升。宁波三生生物提供的“保宫计划”方案,可以让母猪平均产程缩短80分钟,窝均死胎率降低48%,产后炎症降低50%,断奶7天复配率提升10%,受胎率提升3.45%,母猪白天分娩率达95%以上,窝断奶成本降低140元左右。以5000头母猪场,18天批次生产为例,可实现投入回报率1:30。
总的来看,使用“220之翼+保宫计划”可以综合降低成本900元/头。
直播间精选问题答疑Q1:杨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猪场运营风险>种猪性能”,那么规模猪场的运营风险有哪些?规模猪场之间最能拉开成本差距的是哪几个方面?
杨华威博士:最大的风险来源于非瘟后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现在很多疫苗毒带来的后果就是清群。第二,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紧跟趋势,及时调整节奏很重要。第三个风险是人才的风险,以后的养猪企业需要能掌控智能设备的人才,这是竞争的核心。此外非瘟、蓝耳、腹泻这几大猪场重大疾病的风险对猪场成本影响很大,企业是否具备净化的能力很重要!
Q2:220日龄后备母猪精准入群目前在国内的应用情况和实践表现如何?
任广辉老师:当下很多猪场都有220日龄入群的比例,但是比较难以做到平均220日龄入群,很多公司是在220日龄之前开配,开配后是陆陆续续入群,更多的入群时间在240-250日龄之间入群,但是最近几年随着成本的净增,一些大的集团公司也在向低日龄阶段入群靠拢,经过验证的猪场,效果和效率是更好的!
Q3:杨老师在刚刚的分享中提到了关于二次育肥的内容,那么杨老师对当下的二次育肥市场怎么判断?二育是未来中小养殖户更好的出路吗?
杨华威博士: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根据每个猪场的饲料消耗,人工,水电及财务费用等现状核算,饲料成本3.6元/kg,可以算出肥猪在不同上市体重,不同毛猪价格下的边际效益。应根据市场价格和自身成本控制能力,来决定何时出栏肥猪更具性价比。
Q4:如果将后备母猪的入群时间提前至220日龄,对应的免疫程序需要怎样调整?
任广辉老师:是的。随着配种时间的提前,后备母猪的疫苗接种时间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前移。例如适当缩短疫苗与疫苗间的免疫间隔时间,使用多种疫苗的联合免疫等等来调整后备母猪疫苗接种时间。但是猪场在做引种规划时,对种源的品质把控也非常重要!
Q5:猪场的超期不发情后备母猪比例较高,PG600处理效果也不好,怎么制定有效的处理方案来提高配种效率?
任广辉老师:针对这类问题根本原则是减少这类母猪的比例。那么现有的超期猪如何处理?需要先了解母猪的情期,母猪的情期是21天时间,有12-14天的黄体期和几天时间的卵泡期,在黄体期用任何药物干预都不会有任何发情,所以用药物处理的时间点非常重要。
如果不知道处于情期的哪个阶段可以用定时输精的方式先找到情期,让其处于卵泡期再进行处理。
当下,生猪行业整体行情较为低迷,全行业都在“深挖生产潜力、着力增效降本”,对于养猪人来讲,降本也是一项必修课,本场直播两位老师为猪场提质增效运营提供了更多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