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在历史事件中,所表现的是追随时代变革独立性所强调的意义在于,思维的主动性和不受本体主观意识外因素的影响。之所以强调独立性,其根本的意义在于坚持独立而自由的思想,这一概念本身所具备的价值。不可否认,人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受到冲击和影响,不断进行自我扬弃和自我修正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也许会存在思维定式,或者沦为他人思想代言人的尴尬角色,但只要这一思想本身是有自主选择权,是能够自主发声的,那么这一思想性质的界定依然是独立的,客观上所表现出他人思想代言人效应的,也当看作是对他人思想一定程度的认同而已。
与独立性相背离的,则是丧失了主观态度,把思想完全或半完全寄托,或依赖于本体以外的思想,一旦脱离了寄主便无从立足,便陷入混乱与荒芜境地的思维状态。
而独立性批判,便是一种建立在主观态度基础上的思考能力,这一独立性批判不仅涵括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精神,同时也包括情感意志倾向上的批判态度。
这种独立性批判不唯天不唯地,犹如儒家所崇尚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不会因一时成败荣辱而卑躬屈膝,也不会成为“墙头草,风来两边倒”,它是圆满精神个体得以茁壮发展的根基,它是“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得以充盈壮大的养料,它具有孟夫子所倡导的“浩然正气”至大至刚的决绝和刚毅。
在哲学上,独立性批判是哲学思维的基石,是诸多哲学体系得以建立的前提,只有具备独立性批判意识的人,才可能获得哲学形而上的体悟,并将这种体悟以形而下,具体可观的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哲学思维相较普泛意义的认知、思考、情感、意识、精神而言,更离不开独立性批判这一特质。
梁启超文学教育思想中独立性批判特点,一直伴随着梁氏思想发展的始终,正是因其一直秉持独立性批判的理念,他的文学教育思想才会不断的实现突破,才会一直走在时代脉搏的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独立性批判思想特质,成就了梁启超近代思想大师的历史地位。
梁启超第一次思想转折是在1890年秋。在与陈通甫“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后,梁启超开始接触“陆王心学”和“史学西学之梗概”。同时,决然舍去旧学,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
在梁启超看来,其“生平知有学自兹始”第二次思想转折,应该定位在1902年。在这一年,康、梁在革命排满、民主共和等问题上发生了分歧。这一次思想转折的根本原因,是受到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其赴欧洲游历后,梁启超的思想又产生了变化。
其第三次思想转折,应该定位在欧游结束归国以后。自欧洲游返的梁启超“决意在言论界有所积极主张”。其主张的结晶有《清代学术概论》、《墨经校释》、《欧游心影录》等等。在梁启超看来,“今日一年之变,率视前此一世纪犹或过之”。这一次,世变催动了梁氏思想之变化。
从三次转折中,我们不难看出,梁启超对于学问的热情,以及支撑着他一路前行,得以不断进步的独立性批判思想,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在遇到康有为之前,梁启超是个传统的儒家士子,遇到康有为以后,便彻底唯康有为马首是瞻,这并不是梁启超丧失了独立性批判意识,而是在自我认知体系外忽然遇到另一个思想新大陆,经过独立性批判,毅然决然舍弃旧有思想,深深陶醉于新思想。
但当他不断的接触到西方先进思想文化时,他的独立性批判特质,又促使其对康有为思想进行重新审视,当他发现与时代潮流并不契合的时候,他又再一次坚持了自己的判断,虽然这一次坚持自己的判断,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酝酿才实现突破。
当他正对西方先进思想文化,表示由衷的热爱并大量接受、传播和研究西方思想文化,甚至亲赴欧洲进行实地漫游考察后,他的独立性批判思想,再一次发生了思想引擎的功效。
通过对比和思考,梁启超发现西方文明本身,也是有诸多瑕疵的,也是不足以成万世经典的,于是当他归国以后,便不再如前一阶段那般,唯西方化的大肆推介西学,而是转而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中。
在古今中外对比中,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尤其是他通过对先秦思想流派内在观点的比较,从而为近代化过程中混乱的中国教育事业,指明了人才培养的方向,“三达德”教育理念的提出,恰恰是针对现实中,填鸭式功利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次批判。
如果没有独立性批判思想,梁启超不会在第一次相遇康有为时,表现的那么热烈而坚定,如果没有独立性批判思想的指引,梁启超不可能在唯忠臣孝子道德观、为社会主流价值的统御下,有勇气背叛师门与康有为决裂。
如果不是作为始作俑者的梁启超,独立性批判思想,他也无法实现从古今中外,宏观视角去审视中西方文化中的不足,也就不可能提出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思想,独立性批判,成就了梁启超在近代思想史上大师的地位,在这一层面而言,应当说是真正的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