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本人镜头里的北京绒线胡同:穷孩子、富孩子和日本孩子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6-16 11:54:38

1938年3月,北平沦陷七个多月后的,一个名叫石的侵华日军摄影师来到北京街头,准备前往绒线胡同拍摄。

拍摄

身穿鬼子军装的日本摄影师石手持相机,正在北新华街拍摄街头景象。

日本女子

绒线胡同位于天安门和西单之间,地处北平的中心地带。图为胡同口附近的街道,两名衣着华丽的日本女人正在悠闲地逛街。

学校

绒线胡同里的小学校,门前挂着两块牌子,分别写着“北京市立绒线胡同短期小学”和“北京市立绒线胡同实验小学”。可能有人疑问为什么是“北京”而不是“北平”,原因是1937年12月13日日寇扶植汉奸在北平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之后,便将“北平”重新更名为“北京”。这两块牌子也是刚刚做成不久。

校园内

两个小女孩搭着背站在宣传栏前观看黑板上贴着药方,在旁边用粉笔写着:小朋友们,左边贴的是避瘟良法,简单而神效,你们可把他抄写下来广为宣传,既救己又救人。

写字课

教室内,小学生们正在老师的监督下练习写字,所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毛笔。毕竟是北京中心位置的学校,早在80多年前,教室内的课桌凳便非常完备,且为单人单桌。

课间

课间时间,学生们在校园的健身器械前游戏,这是一种类似跷跷板的器具,两个孩子用手抓着一上一下地配合着玩耍。

四女孩

放学了,绒线胡同实验小学的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那时候能上起学的人家都不普通,图中这些四个女孩子穿着都很体面,手臂上挎的书包也很有特色。

长衫

旧时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里,穿长衫是读书人的象征,看图中的这些孩子,基本上都穿着长棉袍,这与中国古人恪守“中庸”的思想有关,平凡中透着儒雅之气。

玩耍

距离学校不远的路边, 两个穷孩子正在把别人家门前的台阶斜坡当做滑梯玩耍,“滑梯”很短,他们的欢乐也不长,但是乐此不疲。

街景

走在街边的三个女学生,统一的长袍,统一的短发,说明当时绒线胡同小学已经很严格地要求孩子的穿衣打扮了。学校毕竟是学习的地方,不是选美的场所。可惜直到今天,还有一些人想不通这个浅显的道理,对学校要求孩子穿着统一服装指指点点,横加干涉。

补习班

曾经的一座大宅门,门槛很高,门廊两边竖着两只石抱鼓。此时已经被一个叫久松的日本商人侵占,日本人在这里开了一个补习班,教授日语和英语。与今天不同的是,在这里补习的都是一些成年人。

男孩和女孩

图中的小女孩在前面的图中已经出现过一次,因为长相甜美吸引住了鬼子摄影师的注意。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学生的穿衣打扮似乎更有品味也更有气质。前提条件是:家庭出身必须好,要么有钱,要么有权势。

小贩

穷人家的孩子是另外一种情形,没有华丽的衣服,也无学可上,每天挎着竹筐走街串巷的叫卖,换取一点微薄的收入补贴家中,维持着穷困的生活。这个穷人家的孩子走累了,正坐在路边休息,袖着手,满眼羡慕地看着从面前经过的学生。

穷孩子

与小贩对比,这名拾荒的男孩生活更加贫困。背着硕大的箩筐,身上的破棉袄到处绽着棉花。他站在一座大木门前,偷偷观看着不远处的一辆小轿车。那时候,小轿车是日本人或权贵之家才能坐得起的交通工具,他做梦也不会想到,几十年以后,汽车成了最普通的代步工具,北京的汽车多得只能限号出行。

同伴

没有跨阶层的朋友,穷人的孩子只能和穷人成为伙伴。不过,这名伙伴的家庭条件应该比他家好一些,起码外套没有太多破洞。

日本学校

日本摄影师石来到绒线胡同小学不远的一座日本学校拍摄。和前面的中国孩子相比,最鲜明的区别就是日本女孩子的衣服穿得比较单薄,这不单单是习惯问题,说明那时候日本孩子的体质远远胜过中国的孩子。

课间活动

小编没有查到这所日本学校的相关材料,不知是战前便有了,还是沦陷后才开办的。但从图片背景的教室可以看出,日本孩子所在学校的条件明显比中国孩子要好太多。

听故事

一群日本孩子正在围着一个鬼子兵,听他讲战争故事。中国人眼里的恶魔,在这群孩子眼里成了慈祥的大叔,日本人所犯下的罪恶,成为了这些孩子眼里的英勇事迹。

0 阅读:6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