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7月的北京:古老的城门,破烂的街道,衣衫不整的百姓

老照片聊历史 2024-05-19 22:29:01

1912年7月,法国摄影师帕塞特·斯特凡(Passet, Stéphane)乘坐京奉铁路火车从沈阳来到北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民国元年北京城的景象。

街景

1912年夏,斯特凡站在城墙上看到的城下景象,满眼都是平房。画面中可见几名男子正在“三义铁厂”的门前打铁,不远处还有两个男子站在门前闲聊。

百姓

站在紫禁城的西北角楼附近的百姓。此时,民国已经成立几个月的时间了,一部分人剪去了辫子,但大多数的人还都留着。大家依旧过着贫穷的日子,生活似乎没有什么改变。

旅馆

一名男子站在一座客栈的大门前,旁边的地上摆放着很多东西,好像是一个小贩。两只木箱子靠墙放着,箱子上贴着“春”字和“福”字。

鼓楼

鼓楼是古代京城的报时台,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原名齐政楼,后数次毁于火灾或雷击,又数次重建重修。注意看鼓楼前面打着伞的人,可以参照出鼓楼的高大程度。

钟楼

钟楼的形制比鼓楼小,单看时依旧非常的高大壮观。旧时用刻漏计时,时辰一到鼓楼上的鼓手便会击鼓定更,鼓声传到钟楼后,立刻有专门的人撞钟报时。比起鼓声,钟声传播的距离更远。

东岳庙

坐落在东岳庙门前的牌楼,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砖石琉璃牌楼。始建于万历三十五年(1067年),由当时宫内的太监集资捐建。

廊房头条

廊坊头条东端街景,这条胡同位于前门大街西侧,往西可以直通煤市街。当年名震京城的企业劝业场便在这个胡同内。

宣武门大街

宣武门大街上的商铺,门前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沙缸和铜盆,看样子当年占道经营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精美的瓷器则放在店内,另外,店铺还售卖广东潮安县一带出产的“潮烟”。

朝阳门大街

一列拉着棉花包的大车队正停在朝阳门大街上休息,当年城内街道是比较平坦的土路,看情况是刚刚整修过不久,路边种了一些小树,树下有一条下水的阳沟。

朝阳门外

这是当年朝阳门外的情况,高大的箭楼静静矗立,靠近城门的道路还比较平整,道路下面就一言难尽了,地面坑洼不平,污水横流。

朝外大街

朝阳门旧称齐化门,早在元代,此街便是齐化门关厢主街道,已经热闹了几百年。图为一些挑着箩筐的挑夫正从牌楼下经过。

烂街

似乎刚刚下过一场雨,朝阳门外大街的这一段路变得非常烂,低洼的地方满是积水,几乎让人无处下脚。

牌楼

位于今日坛公园附近的景升街,当年街头竖着一座三跨间的木牌楼,牌楼后是装着木栅栏的马车行。

车行内

马车行内部景象,几辆马车停在院子里,卸下的马匹正在旁边吃料或休息。以牌楼作为大门,这家车行也真够气派的。

永定门

永定门外的景象,箭楼外墙贴着“仁丹”广告,一座方形桥洞的石桥横跨在护城河上,河水潺潺流淌,几个人正蹲在河边洗衣服。一个小男孩垂手站立在镜头前。

东便门

东便门是一座小城门,位置在北京外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箭楼门为拱门,城门为方形门。图中的城门箭楼已经残破变形,到了1958年,城门被拆除。

左安门

左安门建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是北京外城南之左(东)门,图为左安门箭楼前面的景象。箭楼的屋顶也已经残损。

卖陶器

城下的露天陶器摊,商人坐在板凳上,周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陶罐、沙缸、瓦盆和夜壶。阵仗很大,只不知到了晚上这些东西是如何收拾起来的?

城墙外

北京城墙外的马车和人力车,马车上盖着遮阳的布棚,人力车还是大木轮,一个袒胸露腹的小伙子叉着腰看着镜头,颇为威风。

东北角

北京古城墙的东北角,几名男子坐在大石头垒砌的高台上,正在护城河内用扳网捕鱼。河对岸有两间小屋,不知是谁的家。炎炎夏日,河岸边的荒草正疯长着。

0 阅读:2

老照片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