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医案1:短期内的高血压,不用吃降压药,中成药就能解决!

惜灵谈健康 2024-04-28 06:07:38

张某,男,34岁,保险公司业务员,2016年3月16日就诊。

主诉:间断性头懵半年,加重3天。

半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懵(如戴帽状)伴气喘、乏力,发病时无头痛、耳鸣、恶心、呕吐、心慌、胸闷、胸痛等症状,在当地医院测血压最高 180/105mmHg曾在当地诊所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一般,3 天前,再次出现头懵症状,伴心慌。

在我院查心电图示:房性早搏6次、室性早搏3次,短阵房速6次,部分导联T波改变。

后至我门诊就诊,一般情况:头懵、心慌、纳可眠差、大便溏,小便调,舌暗红苔微黄,有齿痕,脉左滑右弦,测血压:190/110mmHg。

中医诊断:眩晕

证型:肝郁脾虚,阴虚阳亢

西医诊断:

1.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

2.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

治法:疏肝健脾,滋阴清热。

方药:解郁丸,4 丸/次,3次/天;川芎清脑颗粒,1 包/次,3 次/天;芪参胶囊,4 粒/次,3 次/天;百乐眠胶囊,4 粒/次,3 次/天。

2016年4月1日复诊,患者诉头懵症状明显较前好转,纳可,眠差较前稍好转,大便次数多,小便稍黄,舌暗红,苔薄,脉沉弦。血压:140/95mmHg。

上方去川芎清脑颗粒, 加养血清脑颗粒。

2016年5月4日复诊,头懵、头胀较前好转,现自感全身乏力、嗜睡,精神不佳,多梦,醒后自感乏力,纳可,便溏,舌红苔薄,脉左 弦右滑。血压:120/90mmHg。

上方去解郁丸、芪参胶囊,加丹栀逍遥胶囊,芪参益气滴丸。

2016年6月8日复诊,患者诉诸症好转,未诉乏力、头晕,纳眠可, 二便调,舌红苔薄,脉左弦右沉,血压 130/90mmHg,上方继服 20 天。

随访一切好转。

按:本例患者病程短,主要矛盾为肝郁脾虚,患者为保险推销员 ,平时工作压力大,易导致肝气郁结。

因平素饮食不规律,脾易虚,脾虚土乘, 致使脾气更虚,故便溏,苔有齿痕,身乏力,嗜睡,精神不佳,脾虚则失于运化,中焦气虚,清窍失养,加之运化失调,津液失于运化,则生痰,上蒙清窍,故头懵如戴帽状,有齿痕,脉左滑右弦;

脾虚则血虚,血虚则神失所养,故眠差,同时肝气郁结,易化火伤阴,或上扰清窍发为眩晕,或扰乱心神,而致失眠;气虚、气滞、阴亏又可导致血行停滞,而致瘀血,但病程半年尚短,仅表现为舌暗。

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健脾为主,兼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患者拒绝服用汤药,故给予解郁丸、川芎清脑颗粒、芪参胶囊、百乐眠胶囊联合口服治疗。

由于中药,特别是汤剂服用的相对繁琐和不便,使患者的依从性大大降低,但口服中成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我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时在坚持辨态、 辨证论治的原则下,结合患者病情及自身的情况,充分考虑患者依从性、 经济条件, 审证析理,以理立法,以法统药,对高血压病的复杂状态,巧妙的联合运用中成药,利用中成药之间的相互叠加作用、协同作用,使各中成药之间相辅相成,互根互用,达到系统的相互叠加与制约的作用。

方中解郁丸成分为逍遥散和甘麦大枣汤,具有疏肝解郁,养心安神的功效。

百乐眠胶囊滋阴清热, 养心安神。

川芎清脑颗粒中多为辛散疏风之药,辛能散肝郁, 燥湿健脾,升散中寓有清降,标本兼治。

芪参胶囊益气活血, 具有行气化瘀的功效。

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 滋阴清热、 养心安神、活血化瘀的功效。

因川芎清脑颗粒方中多为辛散疏风之药,故不宜多服,待饮食好转即可改为养血清脑颗粒,防止耗伤阴液,如若疏肝力度过大,出现气虚之象可去解郁丸、芪参胶囊,加服丹栀逍遥胶囊, 芪参益气滴丸。

最后温馨提示大家,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同样的病,也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舌象、脉象、高矮胖瘦不同,落到每个人的头上方子就同。

换而言之,中药不像西药,是没有统一的,所以还是建议大家,任何用药都要谨遵医嘱!

0 阅读:9

惜灵谈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