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UNI-Z凭借相对年轻运动的设计,加上友好的价格,俘获了一些年轻人的芳心。然而现在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不少车型均在价格上拿出了“诚意”,其中不乏一些设计同样年轻运动的车型,就拿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来说,以启辰大V DD-i超混动 2023款 110KM iT版为例,目前成都地区已经降到了13.49万。对此,你更加青睐谁的设计风格呢?下面,我们就以启辰大V DD-i超混动 2023款 110KM iT版和长安UNI-Z 2025款 1.5T DCT尊贵型为例进行综合对比,两台车均是顶配版本车型。
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外观上:从前脸来看,配有大尺寸的进气格栅和分体式大灯。其中,日行灯的灯光效果呈羽翼状,中间填充了一段灯带,视觉效果比较前卫,加上前保险杠位置的贯穿式进气格栅,整体看上去显得大气时尚、年轻运动。从侧面来看,双色的车身各处遍布了凌厉线条,轮眉位置运用了折痕和护板的双重点缀,整体看上去层次感比较不错,而且略显个性。
内饰上:两块12.3英寸的屏幕相互连接,组成了双联屏的样式,带来了不错的科技感。换挡采用了推挡式的换挡拨片设计,加上操控台简化了传统的功能按键布局,使得前排空间看上去更加清爽,内饰显得更加大气。而在人机交互体验方面,支持连续性语音识别功能,使得在人机交互过程中,不需要中断对话来为车机系统提供响应时间,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表现,并支持包括5项主动安全预警和自动泊车入位在内的多项辅助驾驶功能。
动力上:搭载了由1.5T十佳发动机+一台驱动电机组成的HIS 智能电混系统 。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162Ps),扭矩达到230N·m,电机功率150kW(204Ps)。匹配E-CVT无级变速箱,0-100km/h加速7.8秒,WLTC综合油耗1.3L/100km,使用92号汽油。并配有18.4kWh的磷酸铁锂电池,NEDC纯电续航110km,综合续航超1100km。而底盘则配有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五连杆式独立悬挂,其中,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的连杆数量达到5根,拥有更加有力的支撑性和更加可观的滤震能力,提高了车辆的乘坐体验,在电机的加持下,这台车的加速猛,得益于E-CVT变速箱,带来平顺的驾驶感受,急加速也比较快,0-100km/h加速时间为7.8秒。
长安UNI-Z外观上:从前脸来看,同样配有大尺寸的进气格栅,但大灯采用了一体式的设计,灯光效果呈矩阵状,视觉效果比较一般。从侧面来看,车身采用了同色的设计,虽然各处遍布线条,轮眉位置也加入了折痕作为点缀,但和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相比,由于轮眉位置缺少护板等点缀,加上同色的车身,整体看上去缺少一抹层次感和个性,符合大部分人心中传统SUV的摸样,更加饱满,更加圆润。
内饰上:车内配有10.25英寸的仪表盘和14.6英寸的中控屏,均采用了悬浮式的设计,科技感营造的比较可观。不过换挡采用了挡把的设计,虽然贴合了传统,但前排空间看上去略显复杂,加上内饰的饱和度较高,以大面积的棕色为主,搭配黑色,和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相比,显得没有那么年轻,没有那么青春,呈现出的视觉效果比较成熟大气一些。而在人机交互体验方面,支持语音识别功能,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是需要偶尔的中断对话来为车机系统提供处理问题的时间,车辆的智能化表现比较一般,不过5项主动安全预警等多项辅助驾驶功能,但不包括自动泊车入位功能在内。
动力上
动力方面,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138kW(188Ps)、最大扭矩300N·m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7挡双离合变速箱,零百加速同样做到了7秒级,WLTC综合油耗6.87L/100km,使用92号汽油。而底盘则同样配有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和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也提升了一定的乘坐体验,并拥有比较不错的滤震能力和支撑性。
笔者有幸试驾过这两台车,启辰大V DD-i超混动驾驶感受表现稍好一点,毕竟启辰大V DD-i超混动后悬挂采用五连杆结构,加上又是日产旗下的子品牌,座椅的乘坐舒适性表现不俗,在驱动电机和E-CVT变速箱的加持,该车起步轻快,油门响应及时,并且开着十分顺畅顺心,在急加速时,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并联驱动,动力来的十分猛,能实现7.8秒破百的加速成绩,对于10万级别的车,这样的加速度算是比较快的类型,当然长安UNI-Z驾驶感受也不错,毕竟长安在调校技术方面做的比较好,燃油经济性和综合续航方面自然启辰大V DD-i超混动要好一点,毕竟是一台插混新能源汽车。
总结: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和长安UNI-Z在外观和内饰上均采用了偏向于年轻化、运动化、电气化的设计风格。乘坐感受和驾驶感受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表现稍好一点,毕竟是日产旗下产品,有着舒适的座椅,得益于插混动力系统,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的提速比较快,急加速时动力比较猛,同时E-CVT变速箱开着比较顺,乘坐不容易发生晕车现象,两台车各有千秋,个人觉得启辰大V DD-i插混加特林更贴合年轻消费者,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