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带你快速认识脑电图

寒珊康康 2024-02-11 11:29:17

脑电图根据电极放置于颅内或颅外,可分为头皮电极脑电图、颅内电极脑电图。这里讲的是大家经常接触到的头皮电极脑电图。脑电图跟心电图、肌电图一样,是利用仪器来记录电活动。

头皮电极脑电图是从头皮上将脑部的自发性电活动加以放大记录而获得的图形。脑电信号经过放大器(因为脑电信号非常微弱,为 mv 或 uv 级别,而且得经过颅骨和头皮的衰减,所以需要经过数百万倍的放大才能显示出来)、滤波器(减少干扰)最后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形。

基本脑电图的波形

脑电图与心电图不一样,一般没有格子,走纸速度和敏感性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正规的脑电图右下角都会有标尺(类似地图上的比例尺),标尺是为了说明其走纸速度及敏感性,通过标尺告诉你横轴多长是 1s,纵轴多长是多少 uv。

脑电图一般采用的走纸速度为(走纸速度对应的是横轴)30 mm/s,也就是说 30 mm = 1s。脑电图的敏感性(纵轴)单位为 uv/mm,敏感性一般采用的是 10uv/mm,也就是说 1 mm = 10uv。

在正常情况下,脑电图的基本波形有α波、β波、θ波、δ波4种:

α波:频率为8~13Hz,波幅为20~100LV,在成年人清醒、安静、闭眼时出现,睁开眼睛或接受其他刺激时,α波立即消失转而出现β波,这一现象称为α波阻断(a-block)。此时被试者再安静闭眼,则α波又重现。

β波:频率为14~30Hz,波幅为5~20uV,当受试者睁眼视物或接受其他刺激时出现,是大脑皮层处于紧张激动状态的标志。

θ波:频率为4~7Hz,波幅为100~150uV,在成人困倦时可以出现。在幼儿时期,脑电波频率比成人慢,常见到θ波,青春期开始时才出现成人型心波。

δ波:频率为0.5~3Hz,波幅为20~200uV。成人在清醒状态下,几乎没有δ波,但在睡眠期间、极度疲劳或麻醉时可出现。在婴儿时期,脑电频率比幼儿更慢,常可见到δ波。一般认为,高振幅的慢波(θ波或δ波)可能是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电活动的主要表现。

脑电波随大脑皮层活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当有许多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趋于一致时,就出现低频率高振幅的波形,称为同步化;当皮层神经元的电活动不一致时,就出现高频率低振幅的波形,称为去同步化。癫痫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如肿瘤等)的患者可出现异常的高频高幅脑电波,或在高频高幅波后跟随一个慢波的综合波形。临床上可根据脑电波的改变特征,帮助诊断癫痫或探索肿瘤所在的部位。

脑电波的形成机制

脑电波是由大量神经元同步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经总和后形成的。锥体细胞在皮层排列整齐,其顶树突相互平行并垂直于皮层表面,因此其同步电活动易总和而形成强大电场,从而改变皮层表面电位。大量皮层神经元的同步电活动可能与丘脑非特异投射核的同步化EPSP和IPSP交替出现有关。

0 阅读:0

寒珊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