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虫遮天蔽日,庄稼颗粒无收,明朝开封府蝗灾之下百姓如何生存?

振华振兴近代史 2023-09-23 14:04:00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古代有三大自然灾害,瘟疫、旱涝、蝗灾,明朝末年可谓灾害频发。崇祯时期,先是大旱、接着是蝗灾、最后是瘟疫,饿殍遍野,人相食。

明朝末期的官僚体制本身就很腐败了,再加上这等天灾,可谓天要亡大明,从万历至崇祯年间发生的蝗灾是明朝历史上的高峰期。

明朝初期也曾遭受过一些蝗灾,不过规模与社会影响力均远不及明朝末年,其中北方的蝗灾比南方更为严重,而北方众多地区又以中原地区为重灾区!

开封府作为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核心经济带,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北宋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府,《东京梦华录》记录了当时的繁华,这片土地创造了令后世为之敬仰的文化艺术。

但鲜有人知的是开封府,也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地区,千百年这片土地上的百姓,不知因小小的蝗虫而遭受了多少的人间惨剧!

今天笔者就以明朝时期的开封府为一个窗口,浅谈一下蝗灾之下的中国古代百姓的真实生存状态,不正之处望诸君指出。

蝗灾所造成的的人间惨状,究竟有多恐怖

据开封府地方县志记载:

“嘉靖十九年钧州新郑密县皆蝗,食禾稼草木俱尽,所至蔽日,碍人马不能行,填坑堑皆盈,饥民捕蝗以为食,或曝干而积至,又罄,则人相食。”

看着满天的蝗虫,开封新郑密县的灾民都以蝗虫为食物,吃完蝗虫,无食果腹,就出现了吃人肉的惨状,说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会疑惑。

既然灾民可以吃蝗虫,那么蝗虫也不至于成灾吧,毕竟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人民解决不了的,实则非也!

蝗虫虽然可以吃,甚至现在某些地方都有吃蝗虫这道地方特色菜,但如果遮天蔽日的蝗虫从头顶飞过,足以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逆转的毁灭!

打个最浅显的比方,当蝗虫吃了一斤的麦苗时,农民损失的不是一斤麦苗,而是这一斤麦苗完全成熟后的五斤粮食,相当于农业生产的进程被蝗虫打破了。

尤其每当旱灾过后,蝗虫往往会大量出现,扑打、网捕、效果都不是很明显,在蝗灾发生的初期,人们或许还能靠着存粮或捕捉蝗虫为食物。

可当粮食吃光了,蝗虫也吃完了的时候,人们就只能吃树皮了,甚至吃观音土的都有,大批大批的百姓被饿死,路上尸体到处都是。

有力气的往外迁徙,到别处找条活路,寻口吃的,没力气走不动的,直接就倒下了,沦为豺狼甚至同伴的食物。

这时候别说有没有蝗虫吃了,只要是活物,除了人之外,基本都是拿来吃的,至于什么吃耗子肉、吃田蛙肉,那都是极其幸运的了,放眼望去四周一片光秃秃的,大夏天的就跟快要入冬似的,除了黄土,没有一点颜色!

蝗灾直接作用于农民的庄稼粮食,粮食欠收所造成的饥荒,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

如果饥荒严重时,尸行遍野,会进一步导致瘟疫,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都是毁灭性打击,明朝的覆灭就有这一方面的因素。

嘉靖、万历、崇祯三朝——开封府蝗灾的高发期

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蝗灾,是明朝自建国以来较为严重的,旱灾、蝗灾交替进行,山东、河南、山西皆受蝗灾。

当时的百姓称嘉靖一朝是“家家皆净”,嘉靖在位46年,开封府发生蝗灾的年份有19次。

万历时期的情况与嘉靖差不多,万历在位48年,开封府发生蝗灾19次,其中崇祯在位时,开封府的蝗灾,直接达到历史最高峰!

虽然崇祯在位只有17年,开封府发生蝗灾的年次只有10次,但崇祯时期的蝗灾比万历和嘉靖时期都要严重得多!

开封府发生蝗灾的县次数量,从嘉靖时期的62次、万历时期的70次,直接飙升到了崇祯时期的95次,这里的县次意为一个县发生一次蝗灾,这样统计的。

明朝时期,开封府下属30多个县,发生蝗灾县次却在60多次,甚至90多次,这说明有些县区是反复多次发生蝗灾的。

尤其是崇祯时期,加上当时的瘟疫流行,旱灾后蝗灾、蝗灾后瘟疫,地方政府运转陷入瘫痪,再加上明朝末年的官僚的腐败,中央对地方也逐渐失去了有效的控制力!

明朝初期虽有蝗灾发生,但也不至于如此大规模,开封府的蝗灾之所以在明朝中后期,成为动摇地方统治的根基,其原因有二。

一是天气的影响,明朝中后期全球气候转入小冰期,水滴都结成冰块封起来了,海陆水循环自然也就放缓了。

雨水不足导致各地出现大面积的干旱,干旱过后的土壤,特别适合蝗虫卵的孵化,大旱生蝗灾,民不聊生。

二是明朝官僚体制自身的腐败,明朝自土木堡之变后,便开始走下坡路,文官集团拉帮结派,宦官专权弄政,中央与地方的监察体制大大失效,官僚阶级对百姓的盘剥,日甚一日!

在大旱、蝗灾来临时,地方政府对于百姓的盘剥,无异于伤口撒盐。明朝崇祯末年的朝政腐败是众所周知的,加之要对付北方的游牧民族威胁,军费开支巨大。

不得不对百姓加大了税收力度,当时的百姓称崇祯一朝为“重征”,当蝗灾发生时,中央朝廷都已经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哪还有心思管那些被蝗虫侵扰的百姓。

明政府末期的天灾不是王朝覆灭的挡箭牌,开封府的百姓忍饥挨饿,也不完全是天灾,地方政府的盘剥,朝廷的不当举措,都是一场场蝗灾反复发生的催化剂。

一场天灾往往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的客观标准,平时无论当局政府如何吹嘘太平盛世,可当真正的灾难来临时,政府的各种无脑操作,官僚体制的贪腐,都会暴露无遗。

这一条检验执政标准的铁律,适用于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政党,在保证政局足够清明的情况下,也要从根源解决蝗灾问题,从科学治理的角度入手。

气候特征、地理环境、农作物结构,开封府蝗灾的三大诱因

明朝开封府之所以容易发生蝗灾,原因有三。一是当地的农业结构,刚好迎合东亚飞蝗的胃口,玉米、小麦、高粱、稷等禾本科植物,都是东亚飞蝗非常喜欢的食物。

二是开封府辖区内,河网密布,其流经水量大多有雨水补给,但随着明朝中后期全球小冰期的来临,海陆水循环受到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像开封府这种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到的影响更大。

所以每当旱灾或洪灾过后,河床上极容易形成浅滩荒地,这些浅滩荒地恰恰又是沙秋科植物的最佳生长土壤。

大量的浅滩荒地不仅为东亚飞蝗的产卵提供了适合的环境,浅滩上野蛮生长的沙秋科植物,也是东亚飞蝗喜欢的食物。

三是开封府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本身就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就是汛期来临时,河道水位猛涨,汛期过后水位又极速下降,忽高忽低的水位很容易形成浅滩荒地!

加之,上中游的黄河频繁改道,这就导致下游的开封府内的河道更加不稳定,水位的极速变化致使农田被淹,大水过后就是一片大荒地,这些荒地成为了东亚飞蝗的天堂!

据《明实录》记载:

洪武八年春正月,河决开封城;洪武二十年河溢,冲汴梁;崇祯十五年,河决开封;崇祯十六年秋九月,河决入涡河。

开封府的农作物结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三者均完全满足了东亚飞蝗的生长繁殖条件,在加上当时全球的小冰河气候影响,开封府的蝗灾就更加频繁了。

从开封府蝗灾的频繁发生中,智慧的中国人民也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法!

一是兴修水利,这是从根源上减少蝗虫的产卵场所,只要河道不泛滥,浅滩荒地的少了,蝗虫的产卵场所就少了。

二是开垦荒地,如果已经形成了浅滩荒地,应该立马开垦,将“蝗土地”变为“黄土地”!

三是改变农作物结构,这一条实行起来难度比较大,因为中国各地的粮食作物基本上都是千百年来的总结,基本上已经是做到了土地利用率的最优化。

也就是说这片土地上,只能种这种作物,除非在改变作物结构的前提下还能实现经济收益的增长,不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贸然改变其农业结构的,这个风险农民很难承担。

再说了,大规模的蝗灾也不是经常有,小量的蝗虫对于农作物的经济损失,远低于改变农业结构所带来的损失,因此“改变农业结构”以治理蝗虫的措施,可以认为是纸上谈兵,可行性不大。

四是积极保护有益生物,自然界的所有动物都是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蝗虫的克星大多是鸟类、蛙类、小型肉食昆虫。

因此保护好自然的生态平衡,也相当于在抑制蝗虫的极端繁殖。

中国蝗灾的高发区一般是在山东、河南、河北,也就是黄河泛滥的主要区域,还有就是蒙古草原地区。

由于黄河水的经常泛滥,造成了河道两岸极容易形成大面积浅滩荒地,其中开封府的兴衰更是与黄河息息相关。

1938年蒋介石下令炸毁河南黄河花园口,而开封府直辖下的大片区域恰恰就是位于黄河花园口下游,滚滚的黄河之水泛滥成灾,给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造成许多人间惨剧!

果不其然,就在黄河花园口被炸毁的第四年,河南爆发了1942大饥荒,这一年河南大旱,之前泛滥的黄河浅滩荒地,一下子就变成了蝗虫繁殖的温床。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这句古话又被应验了,只是这次的蝗灾多多少少都有蒋委员长的责任,之前炸毁的黄河花园口,此时的副作用凸显出来了。

蒋委员长当时的饮鸩止渴,在现在看来无异于拿百姓的生计去堵日军的枪口。

卖草席出身的刘备大军撤退时,尚且知道要带着百姓一起走,自称文章天下第一的蒋委员长却不知道!

与明朝崇祯末年发生的饥荒一样,国民政府在处理河南饥荒上,也是存在官僚贪污腐败的情况,使得本来就糟糕的灾情,又进一步扩大!

崇祯时期是内忧外患,国民政府时期也是内忧外患,二者处理大旱饥荒时的表现,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历史的车轮在这一刻又转回了原点,开封地区的百姓又遭受了一次人间惨剧。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我党和政府对于农业的生产是极为重视的,针对于我国的蝗虫泛滥重灾区,即黄河泛滥区域、蒙古草原区域,我国都设置了大大小小的蝗虫监控指挥部。

时刻监控蝗虫的种群数量,当发生蝗灾时,就立马派遣飞机喷洒特制的蝗虫农药,以达到杀蝗而不伤农的效果。

在党和政府的英明治理下,曾经泛滥的黄河水也变成了真正的生命之水。

开封府地区的百姓又重新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日子,如今的河南开封已经是中国华夏文明的象征,各种古建筑和文化祠堂静静诉说着“天下第一府”曾经的荣耀。

现今的开封已是全国著名的文化旅游名城,是河南众多文化名片中的一张,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有着坚韧的品性,他们战胜了旱灾、消灭了蝗灾,传承着五千年的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中国飞蝗生物学》

《河南蝗虫灾害史》

《明史》

《明实录》

0 阅读:0

振华振兴近代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