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毛主席接见了华东军区后勤部的一位部长,他是搞生产的,名叫“王勋”。
而回到家后,他的妻子徐寄萍却有了疑惑,丈夫就是一名普通干部,毛主席为何要见他?
于是,她向丈夫询问这是怎么一回事,丈夫才讲起了自己最近办成的一件事。
他恢复了自己的原名“毛泽全”,他还说自己其实是毛主席的堂弟,只不过各种原因,他们已经12年没见了。
徐寄萍同志与他结婚8年,到这会儿才知道,丈夫与毛主席是亲戚,这令她惊讶不已。
不过,他周围的战友、同事,这些年也更不知道王勋同志的真实情况。
那么,毛主席和这位堂弟之间有什么交往,后来又是因为什么事12年没有联系。
相别12年
毛主席对于这个堂弟印象很深刻,因为他所做出的成果,担任的职务,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多年以后,在一场宴席上,主席曾对席上的做客的乡亲们说,让他们多向一些人学习。
他说,这些同志都是靠自己,靠组织一步步走出来的,其中就提到了毛泽全同志。
毛泽全同志改名为“王勋”后,他离开了延安,抵达繁昌兵站,做起了指挥员。
他与妻子徐寄萍也是在这一期间认识的,1942年,应组织要求,他到苏中新四军1师2旅,在供给部工作。
他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认识了在同一个部门工作,担任会计一职的徐寄萍同志。
两人产生感情后,逐步走入了婚姻,所以一直以来,他的妻子对他更为熟悉的是两人在供给部工作的经历。
在工作中,他的同事、战友都非常欣赏他。因为他为人低调、谦虚,生活上也朴素到了极点。
更重要的是,在后勤工作上,他很有心得,帮助同事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但由于他从来不提老家的事,大家都不知道,他的亲属关系,自然更不知道他与毛主席是堂兄弟关系。
时间飞逝,1949年全国人民得到了解放,而毛泽全同志调到南京军区做后勤工作,当着祖国的“粮草官”。
他们一家有了三个孩子,生活稳定、幸福,带着对新中国未来的向往,他向组织申请,恢复了原来的名字。
那时,他在华东军区,负责后勤部的生产工作,一次,他得空后,带着6岁小女儿,回了趟老家韶山。
看着家乡焕然一新,大家安居乐业,他心中无比自豪,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想起了自家堂兄毛主席。
上次他们谈话,还是在延安的时候,那次一别,他们已经12年没见了。
毛主席那边,对他的情况更是一无所知,他的这个堂弟从来没有找他帮忙。
1950年,毛泽全同志到北京开会,他就借着这个机会,同毛主席写了一封信,表示想见一面。
毛主席得到消息后很高兴,立马请他来做客,他对这个堂弟印象深刻,革命时期曾做了不少工作,为人低调。
两人一见面,简单寒暄一番,主席就问起他离开延安之后的经历。
到这个时候,主席才知道,堂弟给自己改了名字叫“王勋”,一直在大后方当“粮草官”。
毛主席听完他的叙述后,很高兴,还颇为幽默地分析起他的名字。
主席说,“王”这个字好,长得端正,不像“毛”字下面还拖着个尾巴。
就在两人叙旧时,陈毅将军也来到主席的处所,他同将军介绍了自己的堂弟。
陈毅将军一看,这人不是自己的老部下吗,他乐呵呵道:“我知道,在皖南还有新四军军部,我们早就见过面啰!”
可见,当年在新四军工作时,毛泽全同志的表现是相当不错的。
这一年后,过了2年,这年夫妻俩都调到了北京,于是一家人都搬了过去。
得知堂弟近况,毛主席特地请他们一家人过来,一起过中秋节。
作为一名普通干部,徐寄萍同志得知要见主席,还要跟他一起吃饭,心中紧张不已。
不过,等他们一家人到主席的住所后,她有些意外,真实的毛主席比想象中的更加平易近人。
在饭桌上,他们聊起了战争时期的事,关于毛泽全同志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为何改名,一家人都有了答案。
少年的榜样
1952年中秋,毛主席的家里来了特别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他的亲戚,曾在他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而且从未找他帮忙,这位客人就是毛主席的堂弟毛泽全。
在饭桌上,他们谈及了当年革命时的事,堂弟后来改名,阔别12年的事,也有了答案。
新中国之初的中秋节,虽然大家都很穷,但好不容易过上了和平日子,大多数人家还是尽全力办得热闹。
但毛主席的居所里没有一点节日的氛围,屋檐和房梁柱都是褪色的模样,没有修缮的打算。
毛泽全同志一看见主席,就朝他打招呼,喊着“三哥”。毛主席听见后,站起来同他热情地打招呼。
主席看出她有些紧张,就先同她聊了几句,询问了过往经历和家庭情况。
当年,徐同志是投笔从戎,1941年与同学们约好,一路跋涉来到苏北,找到新四军1军参军,后来就到后勤当了会计。
她的父亲是一名教授,只不过已因病去世,母亲健在,她还有两个妹妹,同她一样都是共产党员。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前,她们都曾参与过情报工作。
毛主席微笑听着,他向来欣赏像徐同志这样,积极投身革命的家庭。
正是有了他们这样的人民,革命才得以胜利,祖国才有了新生。
紧接着,毛主席又打趣道:“徐寄萍同志,你是上海的高中生,怎么看上泽全这个放牛种田娃的?”
徐同志没有说话,只是笑着,夫妻两人还相互对视了一眼。
主席一看心中了然,他说:“好啊,泽全是工农分子,你是革命知识分子,这很好啊,我们就是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嘛!”
在饭桌上,大家聊着天,而最为活跃的话题就是,毛泽全同志当年是怎么决定革命的,后来为什么要改名。
毛泽全比主席小了16岁,毛主席大了他一轮多,也就是说,主席出去读书的时候,他才刚刚出生。
虽然两家距离很近,主席老家在上屋场,他们家在东茅塘,相距2、3里,不过因为年龄,两人最初没有什么交集。
但就是这样一位兄长,却在后来成了他踏上革命的榜样。
等他长大一点后,虽从没见过堂兄,但家里经常会讲到他,由此他也心生向往,想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长到少年时期,他向家里提出想要读书写字,然而,他的家庭情况并不乐观。
早年,他父亲已经去世,整个家里就靠着母亲一人支撑。
他母亲何尝不想让他去读书,奈何拿不出稻米给先生,他最终没能读成书。
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基本上在农田里穿梭度过,他也曾按家里的安排,安心做一个普通农民。
比如,家里给他定过娃娃亲,他听了家里的话,和对方结为了夫妻。
但很快,夫妻两人发现过不下去,兴趣爱好都不一样,经常会产生矛盾。
那时,他的心里已经酝酿起了一个愿望,他也要像堂兄那样,走出大山,要去革命。
思来想去,他最后决定离开韶山,他出走后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南京。
那里有他的堂叔毛宪,这位堂叔那时在当局工作,担任调查专员一职。
堂叔帮了忙,把他安排做了收发员,他就这样暂时在南京安定下来了。
只不过,抗战爆发后,他的堂叔因病去世,他听闻堂兄在延安建立起了根据地,正积极搞革命。
1937年,他的另一个亲戚,毛远耀同志,在韶山乔装成教书先生,带着他还有另一位堂叔,毛泽青,前往了延安。
他们走的这一路十分坎坷,这年7月份,他们先到了南京,而后才转往武汉。
紧接着,又从广西、四川往延安走,那时,他们没有车,只能靠两只脚走。
除了路途遥远,还要躲避敌人的检查,一路上充满了各种考验。
3个月后,毛主席才见到了,来延安决心搞革命的亲人们,从这里,他正式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么,在后面的日子里,毛泽全同志又是为了什么改掉了自己的姓名?
真挚的情感
1937年,毛泽全同志做了个影响一生的决定,去延安搞革命。
而在前往新四军工作后,他改掉了自己的名字,与主席失去了12年的联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1937年10月,毛主席在延安迎接了前来革命的亲人,他心中非常高兴。
随后,主席安排他们到党校学习,也是在这里,毛泽全同志学习了文化知识,还见识到了许多先进思想。
学习满1年后,他顺利毕业,组织安排他到新四军岩寺兵站工作。
就任后,他积极工作,为军部做出了不少贡献,后方的支援井井有条了不少。
有一天,他刚给大家开完会,时任政治部主任的袁国平同志找到了他。
这段时间里,他的工作大家都看在眼里,组织上很认可他的工作成果。
那时,不少同志还知道,军部里来了个新同志叫毛泽全,工作能力特别强。
值得一提的是,那时正值国共合作期间,不少国民党人士也知道他是毛主席的堂弟。
但奇怪的是,这个堂弟一点关系都没靠,也没做大官,甚至还认为岩寺是新四军内部的一个重要机关。
事实上,这群人只是在染缸里待久了,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实际上,在组织内部,不存在他们那些利益勾结,大家都是为了革命而工作。
不过,袁主任得知情况后,心中有些担忧。
虽然双方处于合作期间,但那时明里暗里发生“摩擦”屡见不鲜。
为了保护毛泽全同志,还有机关,袁主任建议他改名,降低影响。
他深以为然,立刻将名字改为了“王勋”,并在组织的安排下去了繁昌工作。
说起来,他实际上就只见了堂兄一面,但在延安那一次短暂的谈话,却对他的一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自那以后,他更加低调做人,绝不靠关系,踏踏实实地工作。
中秋做客后,毛主席与这位堂弟有了更多的联系。
而在毛泽全一家人眼中的毛主席,与普罗大众看到的那个“主席”更加不同。
据徐寄萍同志回忆,他们第一次见面聊天的时候,说到身体健康问题,徐同志说她经常头痛。
毛主席跟她说,有的时候头痛可能是因为耳朵上有疾病,建议她可以去看看耳朵。
不久,她就去医院看了耳朵,进行了治疗,这件事就被她抛之脑后了。
但没想到的是,三年后,1956年4月晚上,他们一家第三次到毛主席家做客时,主席竟还记得这件事。
他问徐同志:“现在头疼应该好些了吧!我看你气色好了不少。”
毛主席一辈子与家人的合照很少,这次见面,他就想起了徐同志上次提议的,大家一起拍合影。
于是,他叫来工作人员,和大家一起拍照,后来还把这张照片寄给了毛泽全一家,而这也成了他们一家最珍贵的纪念之一。
毛主席如此细心,几年前的小事他都记得如此清晰,他对每一位家人都是非常用心的。
再说到毛泽全他们一家,毛泽全同志本人一直坚守原则,绝不靠堂兄的关系,认真工作。
他对自家孩子的教育也是一样,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靠组织才是正道。
他的大女儿远慧对此印象深刻,她在北京上小学,一周5天住学校,到了周末家长来接小孩。
他们那所学校有很多首长的孩子,因此,一到周末,学校门口停满了小轿车,还有吉普车,排场很大。
她的父亲也是一位部长,但每次来接她的时候,总是骑着一辆自行车。
那个时候,小孩子不懂,只知道人家有四轮车,自家只有两轮车,多少有种失落感。
她憋了很久才跟父亲讲了这件事,不过,毛泽全同志心中早有预料。
他很严肃地跟孩子讲道理,他说自行车不差,一样也能载人回家。
他还讲到了自己以前的事,说延安那会儿,他和大家都是靠两条腿,走路过去的。
说完这个,他给女儿讲了自己说这些的目的。他认为,在学校,大家比的是学习,而不是别的东西。
他希望以后女儿要和别人比,就比谁的成绩优异,谁学到了东西,这个才是有意义的。
父亲的这番谈话,深刻影响了她后来的人生轨迹。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全一家人越难见到毛主席了,到了后面打电话也写信也很困难。
他们最后一次通信,是他去内蒙古工作那次,他想要一张主席的全家福。
主席回信说他没有全家福,但给了他一张自己的相片,并叮嘱他好好工作。
自那以后,他们就很难联系上了,再见面已经是1976年9月18日,他们一家设法前去瞻仰毛主席的遗容。
那天大会结束时,毛泽全同志伤心到昏了过去,在医院住了1个月才好。
在后面的32年里,他继续认真工作,帮助困难的同志,努力践行着自己的原则
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思想,从不靠主席,只靠自己,靠组织,这也为后来的人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