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大臣家水井能喷酒,皇帝前去观看,半路发现异常:灭他全家

胡不喜 2022-05-28 23:18:26

古代的开国功臣都逃不了一个“走狗烹”的下场,胡惟庸从一无名之辈,到位至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以说风光极了!

可胡惟庸但凡像他的名字一样知足守庸,便也不会落得被斩杀得惨烈下场。

胡惟庸是明朝朱元璋的心腹大臣,据野史记载,胡惟庸觊觎皇帝宝座,企图造反杀朱元璋,便设计哄骗皇帝,只见他恭敬忠诚地跪在地上,磕头进言:

朱元璋

“皇上!我们家的水井发掘出了醴泉,这是祥瑞之兆呀!还请皇上移步寒舍,一品醴泉的甘甜。”

醴泉自古就是神话传说的祥瑞,朱元璋听了特别开心,想着莫不是我治理天下有功,上天赏赐?古代的皇帝嘛,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迷信的。

朱元璋下了朝,赶紧让人栓了马车,准备前往胡府一探究竟。可就在皇帝悠哉悠哉坐着车撵赶到西华门的时候,突然冲出来一个小太监,拦着皇帝的马车死活不让走。

这个小太监叫云奇,为了拦下马车,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根本就说不出来话,但就是死命拽着马车的绳子,不让皇帝再往前走。

胡惟庸

朱元璋见了非常愤怒,左右两边的侍卫赶紧拖拽着他的衣服,乱棍齐下快要把小太监给打死了,可小太监却用手死命指着一个方向,嘴里大口吐着鲜血。

这怪异的画面,终于让朱元璋察觉到猫腻,他心里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顺着云奇指的方向正是宰相胡惟庸的家里。

朱元璋赶紧登上了西华门的高楼,在古代是不允许随意建高台,而君王建高台阁楼是为了更方便观察到大臣家中的情况。

很快,朱元璋便看见了胡惟庸家中的异样,他家里的门后和墙道里竟藏着大批的将士,拿着刀剑,像是在等待什么时机。

朱元

朱元璋和徐达

璋这下才发现胡惟庸的狼子野心,帝王一怒,伏尸百万,朱元璋立即下令处死了胡惟庸。

这样的讲述只在野史中记载,很多人都说野史不可信,后代的学者也在考究下认为“云奇告变”只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胡惟庸被杀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甚至还有学者为胡惟庸翻案,说是朱元璋为了废除宰相这一官职,故意拿胡惟庸开刀。而那些“奸臣”“贪官”的帽子,也是朱元璋故意泼下的脏水。

但无论怎么翻案,在历史上的胡惟庸依旧没有洗脱“奸臣造反”的罪名,而当年大明朝,胡惟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自他往后,历史上再无宰相一职?

胡惟庸出生在乡野之间,当初朱元璋攻打合州之时,他也是赶巧了,在朱元璋手底下捡到一份工作,混到了一个官位。

当时朱元璋的势力并不算雄厚,可没想到胡惟庸押对了宝,朱元璋虽出身卑微,却能登到大殿成为天下之主,胡惟庸作为较早投奔朱元璋的部下,自然有“从龙之功”,因此后来官位水涨船高。

况且胡惟庸也是有些本事在身的,朱元璋交代下去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漂亮,因此帝王也会注意到这位“后起之秀”。

自己有本事,帝王给重视,胡惟庸距离宰相的位置,还差一个人脉给搭桥牵线。

而这个重要的中间人,就是当时的宰相李善长,胡惟庸和他是同乡,古代官场上更愿意提携自家同乡的人,而当时李善长年岁已高,早就有了回家养老享福的打算。

有老前辈的提携和帮助,胡惟庸的宰相之路顺利多了。

胡惟庸

但李善长到死恐怕也想不到,后来自己会被胡惟庸害得家破人亡!

胡惟庸成为宰相之后,更加靠近皇权中心,手里的权利和声名威望也与日俱增,如果说一开始他还兢兢业业不负帝王所托,可权利的腐蚀和欲望的膨胀,渐渐让他大了胆子野了心。

胡惟庸自从取得朱元璋的宠信之后,私底下的小动作是越来越多了,有些时候对官员和案件的处理,是升迁还是贬谪,是下狱还是斩杀,胡惟庸不报备皇帝,自己直接处理。

时间久了,朝上就会有官员弹劾胡惟庸,胡惟庸便将大臣的折子直接扣下,甚至悄无声息地把人贬谪出京。对于那些投靠自己羽翼下的投机小人,胡惟庸便是一副看钱不看贤的嘴脸。

一些犯了错的大臣,如果想免除处罚,也会带着金银珠宝来投靠胡惟庸,一时之间,宰相权利的炽热,烧灼了人眼。

朱元璋

最嚣张的时候,朝廷里一旦有弹劾胡惟庸的人,都被私下里解决掉了,刘基就是最不幸的一个官员。

他因为弹劾宰相,被胡惟庸记在了黑名单上,有一次刘基生病,胡惟庸去看他,并送上一副药,亲眼看着刘基喝下去才罢休。

结果胡惟庸前脚刚走出府门,刘基就死在床上。

这桩案子,胡惟庸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但在明朝却只是成为了一桩悬案。胡惟庸不但没有受到惩罚和警示,甚至更加受到朱元璋的宠信。

于是,胡惟庸更加得意了,京城之中,无人权利比他高,真可谓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渐渐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胡惟庸对上也变得猖狂起来,甚至心里觉得:

他朱元璋一个走投无路、当过臭和尚的穷鬼,都能登上皇帝的宝座,我胡惟庸又差给他多少,逮着机会了,何不从这一人之下的宰相地位上,一跃成为天下之主!

胡惟庸的大逆不道,不禁在心里产生念头,在行动上更是开始招兵买马筹划起来,不愧是当宰相的人,胡惟庸规划起来可谓心机深沉,步步为营。

自己是文官,想要造反,肯定要获得武将的支持,刚好当时朱元璋贬斥了两位武将陆仲亨和费聚,这两位原本是开国功臣,一直居功自傲,受到斥责心里自然憋着火气。

胡惟庸顿时有了“收买”他们的念头,便趁机将两人请进府中,并暗中调查了两人私底下违法乱纪的事情,然后酒过三巡,大家喝得正面红耳赤时候,胡惟庸突然把两人的罪证都拿出来。

明朝军队

这可吓得陆仲亨和费聚顿时醒酒,忙说着一些好听的话,希望胡惟庸帮忙掩藏罪证。胡惟庸见吓唬得差不多了,便开始诱哄他们和自己上一条贼船:

何止你们有罪,我也有罪呀,可你说我们都干了很多违法之事,万一被皇帝发现了,我们该当如何?

胡惟庸眉眼一挑,慢慢地暗示自己的意思,陆仲亨和费聚和两人面面相觑对视了一眼,便从对方眼里读出相同的答案。

于是两人默契地向胡惟庸敬了一杯酒:从此以后,我们武将二人,肯定是为宰相是从呀!

胡惟庸见目的达到,笑得奸诈,便趁机给两人定下一个任务:招兵买马,以备“不时之需”。

有了兵马还不够,胡惟庸还需要得到外族人的支持,否则难以服众呀,于是胡惟庸便派心腹林贤“出海平寇”,说是平寇,但实际就是暗中和倭寇勾结,企图获取支持和帮助,事成之后免不了割地给好处。

此外,胡惟庸还派元朝的旧臣给蒙古人写信,让他们出兵协助自己占领大明天下。

好家伙!这可是妥妥的通敌叛国,无论放在哪个时期哪个国家,都是要被千刀万剐的罪过。

招兵买马有武将负责,外交上又获取了蒙古人和倭寇的“支持”,下一步胡惟庸想要收买朝中官员的信任。

这档子事中间,他还给对自己有提携之恩的老师李善长写了一封信,告知自己要“做大事”的计划,希望获取他的支持,并承诺以后事成,一定会将淮西之地都封给李善长。

李善长

想想自己拼死累活给朱元璋打工,结果也才获得了一些积攒的养老金,可这胡惟庸一出手就是整个淮西之地,但凡稍微被金钱利禄迷眼的人,都会忍不住去冒死“干一票大的”。

可这李善长没有答应,只是回了一封信说:我老了,干不动了,等我死了,你们好自为之。

听听这话,看似好像没有答应胡惟庸,这样看李善长也是一个坚忠不二的臣子,但实际呢?从得知胡惟庸要造反,到最后胡惟庸事败,李善长都没有透露给朱元璋一点风声。

但凡换个效忠的臣子,都一定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给朱元璋送口信,以免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大明江山再次生灵涂炭。

或许李善长是想明哲保身,毕竟自己的弟弟还在跟着胡惟庸做事。但是很多年后,李善长终究要为他当年愚蠢的决定买单!

而胡惟庸这边好不得意,事情顺利得超出他的想象,甚至无形之中,心里都在窃喜自己才是上天眷顾的真龙天子。

万事俱备,只欠那一场起事的“东风”。

只不过胡惟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有等来那一场“东风”,却先遭受到一个“霹雳”的打击。

他最疼爱的儿子死了,是在闹市中乘马车疾驰,慌乱中坠马而死的。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仗着老爹是宰相,在大街上闹事飙车,结果出车祸去见阎王了。

结果胡惟庸悲痛之下,迁怒马夫,直接当庭将他处死。

结果完犊子,这事激起了京城百姓的愤怒,闹着直接捅到了皇帝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大怒,斥责胡惟庸为车夫偿命,胡惟庸当然不干,便提出用钱财赔偿安抚车夫一家人。朱元璋没有答应,结果胡惟庸心里害怕了,他怕自己被皇帝推出去斩首,用他的死来堵住悠悠众口。

于是胡惟庸慌里慌张地跑回家,赶紧召集人去通知自己暗中勾结的朝廷官员,决定提前造反。

原本计划也是缜密布置的,结果临时被一个叫涂节的人给搅黄了。

好巧不巧,当时朱元璋正在查一件罪证,最后追究到了涂节的头上,这一下子可是要被投进大狱,不死也没活头了。

涂节害怕了,便再三恳求人告诉朱元璋,自己可以“戴罪立功”,告诉皇帝朝中有一起造反计划。

李善长

朱元璋当时心一沉,脸就黑了下去,便让涂节先说出来。

涂节为了保命,赶紧抖落了胡惟庸要造反的事情来,但是由于胡惟庸密谋时做好了万全之策。

企图参与胡惟庸造反的人,都不清楚还有多少人参与其中,所以涂节只晓得胡惟庸要造反,但是对于胡惟庸私下招兵买马和通敌叛国的事情并不知道。

朱元璋当即大怒,好呀!天子脚下,都敢密谋造反的事情,真是狗熊吃了豹子胆,全都给朕“咔嚓”了!

涂节原本还想戴罪立功,结果不提还好,提了死得更快了。

不过好在黄泉路上并不孤单,一国宰相胡惟庸和他的九族亲人,都陪着涂节一起去见阎王了。

胡惟庸被杀

胡惟庸密谋多年的造反计划,就这样没有等来那一场东风,反而被涂节引火烧身,一败涂地。

胡惟庸一死,连带诛九族,这可吓坏了那些私底下还没暴露的,和胡惟庸一起谋划造反事情的人,尤其是武将陆仲亨和费聚,勾结倭寇的林贤、李善长的弟弟李存义。

这群人被吓得瑟瑟发抖,连续几个晚上睡觉不敢闭眼,就怕闭了眼,第二天就再也睁不开了,谁都不知道胡惟庸有没有留下什么只言片语,或者是留了什么纸条名单。

这要是被朱元璋知道了,大家哪里还有命活呀!可皇帝不发话,他们都还是要装得若无其事地上班打卡,就怕哪天朝廷会议上,皇帝多看自己一眼。

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半年过去了,一年过去了……

咦!一切都风平浪静,啥事也没有,诸位心里忍不住劫后余生嘿嘿笑了起来,看来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皇帝也不会再知道了。

但出来混总归是要还回去的,只要是做了亏心事,早晚都会有鬼敲门,逃不了的!

谁也没想到,就在胡惟庸案发的五年后,朱元璋接到举报,有人告发李存义就是当年胡惟庸的党羽,朱元璋原本想杀了以儆效尤,可是转念想起李善长劳苦功高,还是留这小子一条命吧!

于是李存义被流放到了崇明岛上……

可是这件事情就像是一个连锁反应,李存义的事情曝出来之后,第二年,又有人举报林贤曾经受到胡惟庸的命令,勾结海外的倭寇。

这下朱元璋可气着了,这个胡惟庸,人都死了还留下这么一手烂摊子没清理,于是林贤被灭了九族,跟着去黄泉投奔胡惟庸了。

可是你以为事情会这样结束吗?当然不!

连锁反应一旦开始,就不会轻易地结束,在洪武二十三年,蓝玉率兵北征,抓获了勾结蒙古人的封绩,这个时候大家才知道,原来封绩也是胡惟庸造反的党羽。

朱元璋

又过了两年,朱元璋无意之间竟发觉自己最信任的臣子李善长竟然也背叛了自己,虽然他不曾参与此事,但是胡惟庸造反前邀请过他,他知情不报论罪当斩。

这下子朱元璋真的是气坏了,想不到一个胡惟庸的案子,背后竟然牵连了那么多人,还有谁!朕要一个一个都找出来杀了!

李善长全家七十口人都被斩杀,李善长的背叛让朱元璋愤怒到了极点,他总觉得背后还有一批没有被挖出来的党羽。

果不其然,在后来的几年里,胡惟庸的党羽渐渐都浮出了水面:安侯陆仲亨、平凉侯费聚、南雄侯赵庸、荥阳侯郑遇春等,竟然有20余位侯爵都参与了谋反案。

朱元璋气得脸色发青,直接拿着刀大杀四方,几乎杀尽了朝中之人。

据后来统计,胡惟庸谋反一案,前后涉案被杀之人高达3万人,也就是说,在胡惟庸案件过去的五年后,一直都有人受牵连死亡。

而朱元璋也变得生性多疑起来,其中怨杀错杀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可以说胡惟庸人死了,却害得大明朝从建国开始就风波不断,还害得3万人陪着他共赴黄泉,真不知道此人在判官笔下该怎么书写生平罪名。

0 阅读:40

胡不喜

简介:尘封在旧光阴里的故事,揭开风月背后的一段深情与错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