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庆五年(660年)三月,百济倚仗高句丽撑腰,数次进犯新罗,新罗只得再次向大唐求援。
正苦于如何攻破高句丽的李治眼前一亮,思路顿时开阔起来。
以往攻打高句丽,陆路只能从辽东发起,距离遥远、山高谷深,逐点推进费时费力;海路因没有可供利用的前进基地,登陆后孤军深入、四面受敌,存有全军覆没风险。
假如在新罗配合下,集中兵力先灭掉百济,那么百济国土将会成为最佳前进基地,不仅可从后方威胁高句丽国都平壤,还可与从辽东方向进攻的唐军遥相呼应,对高句丽形成夹击之势,攻下高句丽就会易如反掌。
大唐自此将进攻高句丽的重心,由袭扰作战转变到歼灭百济上。
三月初十,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以神丘道行军大总管身份,奉命统率水陆十万大军讨伐百济。
为策应苏定方,高宗还任命新罗国王金春秋为嵎夷道行军总管,让其统率新罗军队配合唐军作战。
此时的苏定方刚刚擒获阿史那贺鲁,在李治心中他是除军神李世勣外,最为得力的统帅。
八月份,苏定方从成山(山东威海荣成县成山镇)编波渡海,千帆万舰直发百济。登陆后唐军迅速调整队形,向熊津城(今韩国忠清南道公州市,位首尔南,距离150公里)发起攻击,没多久熊津城被攻陷,百济战死数千人仓皇逃走。
苏定方指挥唐军从海、陆两个方向,直逼其国都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行军不过二十余里,百济集结全部主力出战,一番惨烈搏杀,百济战死上万人,唐军趁势进入外城。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携太子扶余隆逃向北境,唐军随即包围泗沘。国王次子扶余泰自立为王,率残部坚守。太子扶余隆之子扶余文思见大势已去,带左右亲信出城投降,城内众多百姓纷纷跟随前往,扶余泰无法阻止。
苏定方下令攻城,唐军将士迅速攀上城墙,大唐旗帜迎风飘扬,百济守军斗志全无,扔掉兵刃跪伏请降,扶余泰窘迫之下只得请求恕罪。逃往北境的扶余义慈、扶余隆,以及百济各地城主也先后请降。
百济原有五部,辖37郡、200城、76万户。高宗下诏,在百济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涟、德安五个都督府,分别任命其酋长为都督、刺史。
十一月,苏定方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府城,又安排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后班师凯旋。
高宗在东都洛阳举行了盛大的受俘仪式,将百济国王扶余义慈等全部释放。
(图片来自网络,未完待续)
往期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