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侄女提出一特殊要求,王震听后:这事得找邓公做主

英叡谈历史 2023-10-08 05:26:01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彭钢上诉

1978年,王震收到了彭德怀的侄女彭钢的一封信,然而信中的要求,还得找邓公做主。

彭老总一生没有子女,和侄女彭钢最为亲近,然而彭钢提出的要求,却让王震十分为难,只能请示邓公。

彭钢到底提了什么特殊要求?邓公最终是如何解决这件事的?

1976年,那场困了中国人民将近十年的困境,终于过去了。人们迎来了新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于是仅仅两年时间,许多老战士、老干部们的名誉都得到了恢复。

也是在这时,彭德怀的侄女彭钢,花了一晚上的功夫,写下了一封信。

她知道,兹事体大,必须要将信和文件,交给王震这样的可靠之人,才能让她所求之事有个圆满的结果。

原来,彭钢当时看到如此多身陷囹圄的人被平反,她心里也动了要给大伯彭德怀正名的冲动。

彭老总一生为人民,死后应当让他受到应有的尊重,而为他正名,迁入烈士陵园,才是大伯应有的待遇。

于是,彭钢整整熬了一夜。根本没有抽烟习惯的她,一夜之间却吸了一整盒的烟。她不安,但又想要尽力一试。

她庆幸,当年彭德怀给毛主席写下那封八万言书之前,曾经跟她详细地讲解过信中内容。

她记得,在那封信当中,大伯呕心沥血地描述了自己的一生,并且要求党中央彻查自己的生平,还自己一个清白。

只可惜,这封信没能让大伯从泥沼中挣脱出来。但现在,她或许可以利用这封信的内容,利用自己的记忆,重新为自己的大伯求一个清白。

于是,就在那一夜,她强打起精神,用香烟来保证自己的思路不断。最终,她完成了那封信,并且要求约见王震同志。

在见到王震之后,彭钢的目的非常明确。他开门见山地将信件交了出去,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诉求。

王震同志之前是彭德怀同志的部下,两人关系甚好。而当时,王震也是国务院副总理,在这件事情上他确实能够出把力。

但为彭德怀同志正名这件事情,干系重大,并不是他能够做主的。

看完彭钢信件的王震受到了很大触动,但他还是很快便冷静了下来。他向彭刚同志陈明利害,并且表示,在这件事情上,他所能提供的帮助十分地微末。

满怀希望的彭钢,仿佛被人兜头浇下了一盆冷水。与此同时,她甚至感到了一丝迷茫,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但好在,王震并没有袖手旁观。他在低头沉吟良久之后表示,他会将信件交给邓公,由邓公来决定。

虽然没有达到此行的目的,但是得到了王震的回复,彭钢依然欣喜若狂。她知道,她的目的,似乎有达成的可能了。

果然,不出彭钢所料,在邓公看完他的那封信件之后,感慨于彭老总的贡献。最终,1978年的年底十二月份,党中央为彭德怀元帅专门举行了一场大型的追悼会。

在这场追悼会当中,彭德怀的骨灰,被重新安葬在了八宝山。

2、彭老总遗愿

1978年12月,党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元帅举办了大型的追悼会。在追悼会上,邓小平同志亲自出席,并且献上了悼词。

同年,追悼会结束之后,彭德怀元帅的骨灰被正式安葬在了八宝山烈士陵园,接受所有人民祭奠。

但过了几年,彭钢再次向中央提出了诉求,希望完成彭德怀的遗愿。那么这次彭钢的诉求是什么呢?中央是否同意了呢?

1996年,彭钢再次向党中央提出诉求,而这一次,她希望可以完成大伯的遗愿,将他的骨灰带回湖南湘潭安葬。

中央在商议后,最终同意了彭钢的诉求,这个离家一生的人,终于英魂得归故里。

而彭钢也松了一口气,她终于完成了大伯的遗愿,此后不用再带着任何负累生活了。

而关于彭老总这个回乡安葬的诉求,以及当年那个八万字的长信,还要从1959年的庐山会议说起。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中国的整体重心,自然要转移到发展上来。只是,因为太过着急,导致了当时的发展政策,并不适合还需要休养生息的中国。

彭老总在这次会议上,严厉指责出了工作中的一些错误,但这与毛主席当时的意见有些不同。

而这件事,也成为了一个导火索,被有心人利用,让彭老总被许多人攻讦。

于是,在庐山会议结束之后,彭德怀很快便被免职了。而一直到彭老总去世,都没能恢复名誉。

1962年,党中央举办了7000人大会。在这次的会议当中,不少被错误对待的党员,都得到了正名。但可惜的是,彭老总并不在此列。

彭老总得知这一消息之后,自然满心愤慨。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也为了表达自己对共产党的忠心,彭老总呕心沥血地写了一封八万字的书信,并交给了党中央和毛主席。

在这封信当中,彭老总历数了自己的一生,并且反驳了他身上莫须有的罪名。同时,彭老总问心无愧,还要求党中央可以给他一次全面审查的机会。

1962年9月,毛主席专门成立了彭德怀专案审查委员会。但可惜的是,这次的审查并未给彭老总带来任何的转机。

甚至从那年起,他失去了参加党内会议的资格。彭老总深受打击,只能将自己备好的文件交给了自己十分信任的弟妹。

而这也成了彭钢为其平反的重要证据之一。

随后,时间就来到了1965年。彭老总还这一颗为国为民的心,担起了“大三线”的建设工作。这一干,就是整整8年。

1973年,彭老总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缠绵病榻近一年的他,早已形销骨立。

而这个征战沙场半辈子的老人,最放不下的还是他身上的污名。

但好在,一生无儿无女的彭老总还有个孝顺的侄女,彭钢。

她把彭老总的遗憾和遗愿深埋心底,一直想找机会完成。

最终,也是在她的努力下,彭老总终于得以安息。

彭钢固然孝顺,但她的所作所为,又何尝不是彭老总自己种下的善果呢?

3、叔侄情深

1978年,彭老总的侄女彭钢用一份当年彭老总写的长信,顺利恢复了彭老总的名誉。

而之所以彭钢对大伯这样上心,也是因为彭德怀对于彭钢来讲,不是父亲胜似父亲。

那么,彭钢与彭老总过去都发生了哪些事情,才让两人的关系如此紧密呢?

那时的彭钢,还叫彭玉兰,是彭老总三弟家的孩子。

新中国成立前,彭老总冲在抗日杀敌的第一线,彭家人自然也招来了不少人的恨意。

因此无论是彭德怀的三弟一家,还是二弟的妻女都一直在颠沛流离中生活,只为躲开敌人的追杀。

更何况除了彭老总以外,他的二弟、三弟都是地下党,因此都死在了反动派之手。年幼的彭钢,早早便失去了父亲。

彭德怀对家中小辈多有愧疚,自己有无儿无女,因此一直把这些子侄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

于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第二年,彭钢几人就被大伯接到了北京。也是在这段时间里,彭钢和大伯有了深厚的感情。

或许是膝下无子,打完了抗美援朝战役之后,彭德怀总是容易产生孤独的情绪,于是他和彭钢商量,让她不要再住校。

为此,彭老总还专门斥巨资给自己侄女添了台永久牌的自行车,以方便侄女上下学。

若是说到这对叔侄最大的一次冲突,那非彭钢决定参军的事情莫属了。

彭钢从小听着大伯的英勇事迹长大,自然对参军入伍有着很大的向往。但偏偏她大伯因为舍不得侄女儿吃苦,因此对她这样的想法很是反对。

虽然两人吵得针尖对麦芒,但是彭德怀依然还是狠不下心来真的断了自家侄女喜欢的未来。

于是,彭钢很快就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成功地考上了军校。并在入学前,按照大伯的嘱咐,给自己名字从彭玉兰改名为彭钢,意思是坚韧如铁。

1959年,军校开学,彭钢拎着大伯送的皮箱离开了大伯家,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而彭德怀也开始了古水无波的生活。

一直到1962年,彭钢被迫离开了学校,她再次的回到大伯身边。她知道,这时候的大伯满心愤慨,需要她的陪伴。

彭老总等来了自己最喜欢的侄女,也将她视为唯一可以倾诉的人。

甚至那封八万言书,彭老总也专门拿给彭钢阅读,并且期冀她能记得。

只是一个人能记住的事情实在太有限了。彭钢记住了那个像父母一样关爱他的大伯,也记住了那个帮自己洗脏衣服的大伯,更记住了每天早上准备好牛奶叫自己起床的大伯。

唯独那封八万言书,她没能完全记住。她甚至常常在想,若是自己当时记得再多一些,自己后来再勇敢一些,是不是就能更早帮大伯洗涮冤屈了呢?

彭钢不敢想,但她忘记了,历史虽然沉默但却不会掩埋一个人民英雄。而彭老总的一生,值得我们每个人铭记。

没有八万言书没有关系,被记载的彭老总,远不是这几万字就能概括的。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1 阅读:345
评论列表
  • 2023-10-08 12:37

    彭帅虽逝,英名永存!在国人的心中,那个一心为国、为民的彭帅,从未离开过!

  • 2023-11-02 07:39

    彭老总一生为民,忠烈千秋

英叡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