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无颜面对周总理,八十多岁才回国,却让总理惦念了一辈子!

谈谈旧历史 2024-08-28 12:30:35

前言

“你终于出现了,你让恩来找的好苦啊!”

“唉~ 我这是何德何能,让总理这般记挂我。”

这是周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上与一男子的对话。当邓颖超看到该男子时,情绪激动眼泛泪光的说道。

那么这个让周总理记挂了一辈子的人究竟是谁呢?他与总理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呢?

深厚的师生情谊

这个让周总理惦念了一辈子的人就是李默庵,是周总理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批学生,也是周总理最看好的一位学生。

李默庵出生在湖南山村里的一个贫苦人家,从小家境贫寒的他练就了吃苦耐劳的习惯。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家里穷就让他辍学,反而是让他在学校读书,后来又因他的堂兄帮忙使得李默庵才有些文字功底,同时也养成了善于动脑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家中本想着让他勤奋读书,在文学上谋求发展。可当时的国家局势并没有容许李默庵走这条路。辛亥革命后,是李默庵第一次见到战争对民众的伤害,百姓流离失所、逃荒避难,国家内忧外患、贼寇当前。这些都深深触动了李默庵的心,又碰巧军校派人到长沙招考学生,李默庵想都没想便报名考试,一考便成功被录取了。

也就是在这时,结识了陈赓、胡宗南等人成为同一批入学的同学。在校期间,老蒋多次在学生大会上强调他的政治理念,不仅表达了对共产主义的赞同,还说要效仿苏联,注重国共两党的的融合。并且推行了严格的军纪军法,这些严明的纪律影响了当时的李默庵,对老蒋的军纪政策非常认同。

不仅如此,他与陈赓在相处的过程中成为好友。他发现陈赓与自己所想象的和期盼的都是那样的一致,两人志同道合,情谊深厚。周恩来总理也发现了李默庵,他常常对陈赓说:“你们同乡来的那个小兄弟,是个机智的有想法的年轻人,他在军事上的做法让我很认同。你一定要多加注意他的动向,多做他的思想工作,如果他能加入我们共产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所以,陈赓不断找机会与李默庵谈话,跟他讲述共产党的理念与想法。李默庵也对共产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知道了周恩来总理也是共产党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加入了共产党。他是黄埔军校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学生,为此周总理对他很是重视,也很欣赏他的才华。

可命运再次给了李默庵一个两难的抉择。两党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学校里的两党学生之间的情绪越来越明显。常常因为两党之间的理念不合而大打出手。

对此,李默庵时常感到厌烦,他觉得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驱赶外敌,而不是我们自己人在这里争辩是非。他也曾尝试在两个党派之间进行调和,但却因此遭受到了批评,说他立场不坚定。这就让李默庵感到十分委屈,因为他只是热爱自己的国家仅此而已。面对误解,委屈的李默庵对党小组倍感失望。

在二十年代末,由于两党学生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老蒋便下令取消了当时的两个对立组织。随着事情的发展,李默庵在感情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以及老蒋的“好言相劝”,李默庵终是脱离了我党,转身加入了国民党的组织。这让得知消息的周恩来倍感心痛,他对李说:“你是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也是第一个退党的,我非常欣赏你的才华,你的决定让我感到很失望!”

李默庵对此也心中也十分的难受,因为他知道周总理是一个值得敬佩与尊敬的人。更何况周总理还是他的恩师,他从总理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能选择共产党的李默庵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叹息。

再次相见

周总理与李默庵的再次相见是在西安事变以后。正在办公室里研究战略局势的李默庵突然抬头看到周总理站在门外时惊喜万分,可转眼间又十分慌乱的把总理拉进房间内,关上了门。急切地问到:“总理,如今这么紧张的局势,您怎么跑到我这儿来了,这太危险了!我这就让人护送您离开。” 只见总理摆摆手:“无妨,都是为了国家,为了老百姓的安定幸福。”

李默庵在知晓周总理的安危后就放下心来。在总理说明了来意后,李默庵又显得有些局促,他因为当年的事情见到总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总理见状直言道:“虽然你退出我党,我感到很惋惜,但只要是你一心在大小鬼子除外患,在哪里都是一样的。”李默庵看着眼前的恩师,心里默默的感动着。随后,两人便进入了总理此次前来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商讨国共合作的事情。

周总理详细的把共产党想与国民党合作的诚心一一讲述给李默庵。同时也从李的口中得知了他对当下局势的看法和李自身对国共合作的态度。没想到,李默庵表示非常想与共产党合作,因为他知道,只有两党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外敌,才能够换来国家的太平。否则,国家只能是内忧外患分崩离析。

为此,周总理很是欣慰,他知道他没有看错人。李默庵还是他当年认识的李默庵。于是,总理便把国共两党合作的重大任务交给了李默庵,希望他能在国民党的内部推动国共两党的合作机会与契机,一起抵抗外敌。

李默庵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与周总理的对话让他深深的感受到了一个中国人的责任感,也对共产党有了新的认知。两人就这样酣畅淋漓的畅言了三四个小时,从当前战事到两党的合作方式以及重要布局等等。通过此次谈话,也让李默庵更加坚定了两党之间的合作,他仿佛看到了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弃暗投明,跟随我党

随着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随即结束。两党之间的内战便打的激烈。48年间,国民党的局势越来越低,共产党的气焰也越来越高,百姓们都跟随着共产党。李默庵也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他在想他当初的选择是否真的正确。

就在这种时刻,老蒋将李调到了程潜的身边,李知道这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人。程潜的一举一动都能够直接影响到湖南的局势。他深知程潜也是一位爱好和平的老将,于是他便几次三番的找到程潜商议局势,慢慢的两人形成了一定的默契。李默庵就想着与程潜一起以和平的方式解放湖南。

于是,两人便通过各种手段,说服了一位影响局势的决定性人物——白崇禧。在说服白崇禧之前,两人便找到了白的心腹陈明仁。两人不断地向陈说明着当前的局势,强调无休止的内战只会伤害百姓的安康和再一次将国家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陈也明白其中的道理,经过两人长时间真诚的说服,陈同意与他们二人一同起义。就这样几人商讨好了对策,在49年的8月4日,正式在湖南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经过几人不懈的努力,湖南实现了和平解放,百姓们避免了一场由战争带来的血雨腥风。

后来,李默庵更是在国共大战中帮助了共产党,跟随我党的脚步顺利解放了全中国。然而,在解放过后,他并没有因为老蒋的邀请跟随老蒋去往台湾,而是带着全家一起隐居到了香港。他终是厌倦了战争和争夺,在香港的日子里,他不问政治,不关心局势。只是自己在家读书写字,寻找心中的那片宁静。但他的心里一直都挂念着祖国,心中放不下的始终是他的恩师周总理。

后来,他几经辗转后移民到了美国,尽管此时已经是身处异国他乡,但他从未忘记过祖国的发展和政治趋势。他总是托人打听国内的局势走向。另一边,周总理也同样未曾忘记这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他为自己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也曾多次托付友人和手下,不断地打听这李默庵的消息,但最终都是了无音讯。这也成为了总理心中的一个遗憾,直至总理弥留之际,还曾多次向自己的妻子邓颖超提及李默庵,他的心里总归是放心不下他的。

直至北京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时,李默庵受到了祖国的邀请回来参加大会。在大会上他见到了总理的妻子,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李默庵也是眼含泪光,他深知自己没有脸面来见周总理,又怎能劳总理如此的挂念!早知总理如此挂念,他便早些来看他,也不至于到现在阴阳两隔,想到这儿李默庵便泪流不止。

回到祖国后的他,一心的扑在了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直到他离世,为我国的建设也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至此,一个英雄豪杰的事迹便已落幕。回顾李默庵的一生,虽然在最初的选择上有了些许的错误,但他没有做对不起国家的事情,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祖国的统一,百姓的幸福安康。他所做的一切都反映了他作为一名军人对保家卫国的决心和应有的责任。而他和周总理的师生情谊,也深深打动着所有人。这样的一名爱国将士应永远被人们铭记于心。

0 阅读:13

谈谈旧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