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尹烨的观点:三十六计不讲诚信,就是看谁没下限

杏坛事 2024-07-06 13:25:25

众所周知,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类别,那就是兵法。比如《六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大唐卫公李靖兵法》等,还有《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又被称为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成书于明清时期。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

在中国,估计《三十六计》比《孙子兵法》还出名,男女老幼都会说一句“三十六计走为上”,因为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打不过妖精时就会说。

作为传统文化,咱们中国人都是引以为荣的,感到古人智慧了不起。可是今天看到尹烨在一个视频里对三十六计给予多好评价,说三十六计就是看谁没下限。

尹烨说,他小时候也觉得三十六计了不起,可是现在觉得三十六计一半是不讲信用,就是比谁没下限,比如瞒天过海、借刀杀人、假途灭虢、美人计,甚至是三十六计走为上。

尹烨说,你可以说战争是肮脏的,但是这样对贵族精神没有提炼。然后他举个例子,说项羽当年为什么不过江东,说项羽逃跑了,就不是楚霸王了,就是没有一点点骨气了。

因此,尹烨总结说,士的精神,或者说是西方的贵族精神,依然是能够穿越幽暗岁月的最宝贵的东西,人要有气节,气节比生命更重要。很明显,尹烨在歌颂宁死不屈的精神。

士的精神,贵族精神,宁死不屈的精神,确实是宝贵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我认为,尹烨搞错了对象。士的精神也好,贵族精神也好,这都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但是三十六计主要用于两军作战。

当然,个人之间的争斗,包括商战,也可以用上三十六计。比如《三国演义》就很受企业老板的喜爱。但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三十六计,最初只是用于两军作战,用于两国交兵。

两国交兵,两军作战,这可不是一个士、一个贵族在那里表现个人气节的场合呀,这是关系到无数人乃至整个国家的生死存亡,这不是耍酷。即便是个人,在不失尊严时,也是能活下来就活下来的。

兵者,诡道也。两军作战还讲诚信,这就是书呆子。这在中国古代不是没有。春秋时期的泓水之战,宋襄公遵守“不排成打仗的阵列不能开始战斗”的陈旧观念,拒绝在楚军渡河时发起攻击,结果被楚军渡河后打败,宋襄公不仅失去称霸的机会,而且受重伤丢了命。

宋襄公的确有贵族精神,可是他的军队败了,死了多少人不得而知,但肯定很多很多,而他们原本是可以不死的,包括宋襄公也不会死。但是,他的贵族精神害人害己害国家。

如果两军作战还讲诚信,那弱势一方恐怕必败无疑,必死无疑,不要打了,直接投降,或者自杀。不对,投降又没有气节了,还只能自杀。那小国家、落后民族还要不要生存?

尹烨说项羽之所以不过江东,是有气节。可以这么说。项羽作为一个贵族,这方面的确不是刘邦可比的。刘邦为了逃命,连老婆孩子都不顾,连自己亲爹都不顾。可是结果呢?

刘邦一家都活了下来,刘邦做了皇帝,传下几百年家业,跟着他的人都做了官。而项羽呢,范增离开了、死了,跟着他的将士死了,甚至他连自己心爱虞姬都保护不了,乌骓马也不得不送人,自己也死了。

项羽如果过江东,就是没有气节吗?还有一种说法,叫作大丈夫能屈能伸。当然,我多年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评论项羽过江东的问题,认为过江东除了卷土重来的可能,也不排除陈胜的结局。

陈胜,正是第一个揭竿而起的人,一开始也是轰轰烈烈,一度称王,可是后来失败,在逃跑中被自己的车夫庄贾杀了降秦。当时项羽只剩下几十个人,穷途末路,被身边人杀掉投降刘邦,是可能的。那样的话,楚霸王的形象与声誉,还真要大打折扣了。

再退一步说,项羽讲信用吗?子婴表示不服,楚怀王表示不服,刘邦也表示不服。

士的精神,贵族精神,宁死不屈的精神,是对于一个人来说的。对于一个人来说,也确实是宝贵的。孟子说,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可是,当他面临的处境不属于个人时,他不能逞个人英雄主义,不能豁出去拼个人气节,而要顾全大局,考虑长远。

两国交兵,两军作战,不是逞个人英雄主义的时候,不是表现个人气节的时候,要以军队与国家的生死存亡为决策的出发点,要想方设法消灭敌人,救亡图存。个人气节是为国家、军队的生存而奉献的。不讲大局,个人气节就算个屁!

尹烨同志,三十六计不是你这样讲的呀!

0 阅读:13

杏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